一种行车大悬臂结构与路基接缝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6296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车大悬臂结构与路基接缝构造,包括铺装层、行车大悬臂结构、调平层、柔性垫片、路基土体和搭板,所述的行车大悬臂结构包括侧墙以及侧墙上的顶板和牛腿,所述的搭板水平搭在牛腿与路基土体上,且与侧墙接触,所述的柔性垫片位于侧墙和搭板的接缝上方,所述的调平层覆盖在柔性垫片上方,所述的搭板上设有水稳层,所述的铺装层覆盖在水稳层和调平层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路面连续无接缝,路面结构整体性好,施工和运维成本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车大悬臂结构与路基接缝构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与隧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行车大悬臂结构与路基接缝构造。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一种地下建筑物,主要类型有山岭隧道、水底隧道和地下隧道等。城市地下隧道是城市快速路或者主干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国内的城市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多。我国城市人多地少,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尤以特大城市更为严重,为实现城市的快速交通,通常采用地面或者高架快速道路的方式,但这些方式在施工建设中会引起城市环境、土地、景观等一系列问题。
[0003]地下交通系统,具有单向性和直达性等流通特点,同时具有减少能源消耗、节省地面土地、分流车辆、减少地面交通压力等优势,因此,在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当下,采用适应城市发展趋势,满足节能、环保、快捷等要求的地下快速道路系统具有越来越明显的优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传统的地下通道一般为全埋式地下通道,相对于地面快速路或者高架快速路,存在如造价较高、开挖支护风险较大的问题,此外,传统地下通道因通风消防的要求而产生较高的管理维护成本,而在驾驶体验中,特别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车大悬臂结构与路基接缝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装层(3)、行车大悬臂结构(5)、调平层(6)、柔性垫片(7)、路基土体(8)和搭板(9),所述的行车大悬臂结构(5)包括侧墙(5)以及侧墙(5)上的顶板(51)和牛腿(53),所述的搭板(9)水平搭在牛腿(53)与路基土体(8)上,且与侧墙(5)接触,所述的柔性垫片(7)位于侧墙(5)和搭板(9)的接缝上方,所述的调平层(6)覆盖在柔性垫片(7)上,所述的搭板(9)上设有水稳层(10),所述的铺装层(3)覆盖在水稳层(10)和调平层(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大悬臂结构与路基接缝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平层(6)内铺装有钢筋网片(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车大悬臂结构与路基接缝构造,其特征在于,位于柔性垫片(7)上方区域的钢筋网片(11)的铺装密度,大于没有位于柔性垫片(7)上方区域的钢筋网片(11)的铺装密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大悬臂结构与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彬陈宇缪乾徐璁叶志荣陆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