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泡沫混凝土景观修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道路工程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泡沫混凝土景观修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变,而随着交通网覆盖,拉近了各个地区的距离,加速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我国又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尤其是山区,经常发生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破坏道路交通的地质灾害,影响人们出行的同时破坏了沿路风景。
[0003]当这些破坏道路的地质灾害发生时,国家相关部门会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道路修复,除险加固,确保尽快通车及通车后的安全。传统的道路施工修复,主要针对通行道路的恢复,但施工时对灾毁路基稳定性影响大,极易出现二次灾害,同时受路基本身宽度的限制,难以对沿路景观进行修复。
[0004]因此,目前亟需寻求一种对路基边坡扰动小,结构稳固且景观修复效果好的泡沫混凝土景观修复结构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泡沫混凝土景观修复结构。
[0006]这种泡沫混凝土景观修复结构,包括原有路基、连接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沫混凝土景观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有路基(1)、连接筋(2)、钢板桩(3)、泡沫混凝土楔形挡墙(4)、生态袋(7)、绿化平台(8)、种植土(9)、绿色植物(10)、垂吊植物(11)、双向锚钉(12)、碎石层(14)、锚杆(15)、泡沫混凝土扇形挡墙(16)、抗滑桩(18)、竖向挡架(19)和钢丝格栅和土工布复合体(20),所述泡沫混凝土楔形挡墙(4)设置在原有路基(1)边坡侧,泡沫混凝土楔形挡墙(4)与边坡的楔形接触面通过双向锚钉(12)固定相连,所述钢板桩(3)设置在泡沫混凝土楔形挡墙(4)两侧,所述绿化平台(8)设置在泡沫混凝土楔形挡墙(4)外侧,所述生态袋(7)设置在绿化平台(8)上,所述抗滑桩(18)设置在原有路基(1)边坡内,所述竖向挡架(19)设置在抗滑桩(18)上,所述锚杆(15)下端设置在原有路基(1)内,锚杆(15)上端固定在竖向挡架(19)的顶部,所述锚杆(15)下侧和竖向挡架(19)内侧均设有钢丝格栅和土工布复合体(20),所述泡沫混凝土扇形挡墙(16)设置在锚杆(15)和竖向挡架(19)之间,泡沫混凝土扇形挡墙(16)底部通过双向锚钉(12)与原有路基(1)边坡固定相连,所述碎石层(14)设置在泡沫混凝土扇形挡墙(16)内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泉,刁红国,崔允亮,魏纲,于威,齐昌广,
申请(专利权)人:浙大城市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