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生产用带导电结构的四复合胎面压出预口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9405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生产用带导电结构的四复合胎面压出预口型,属于轮胎生产设备领域。导电胶通道只有一个,位于预口型中心;预口型的两个侧翼胶通道位于上前面的表面,两个上胎冠胶通道从正后面上部穿过预口型到正前面上部,两个下胎冠胶通道从正后面下部穿过预口型到正前面下部,过渡胶通道位于下前面的表面,导电胶通道位于下前面和正前面;两个侧翼胶通道、上胎冠胶通道、下胎冠胶通道、过渡胶和导电胶共用通道的所有入口都位于正后面,对应通道的所有出口都位于正前面;导电胶通道与过渡胶通道共用一个入口,导电胶通道出口与过渡胶通道出口组合呈“凸”字型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加工一个四复合胎面预口型,就可以实现带导电胶胎面的生产。电胶胎面的生产。电胶胎面的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生产用带导电结构的四复合胎面压出预口型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生产装置领域,详细地讲是一种轮胎生产用带导电结构的四复合胎面压出预口型。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目前随着轮胎行业的技术进步,轮胎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用户的差异化需求越来越多,轮胎产品的分类也越来越细,比如低滚阻轮胎、高抗湿滑轮胎、高速雪地轮胎、镶钉雪地轮胎、泥地轮胎等。以上提到的不同性能轮胎,按照目前的轮胎技术发展趋势,都需要在胎面配方中加入白炭黑,以实现降低滚动阻力、提高抗湿滑性能、改善雪地抓着性、保持轮胎的自洁性等。随着轮胎胎面中白炭黑用量增加,轮胎导电性变差,白炭黑含量越高,轮胎导电性越差。尤其在北方的秋冬干燥季节,若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静电不能及时通过轮胎顺利传导到地面,车体富集静电,则可能会给驾驶或乘坐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0003]为了适应轮胎行业发展趋势,满足轮胎特殊性能的需要,现在新建轮胎厂都会有专门的压出带有导电胶的胎面生产线。但是,对于目前轮胎厂的三复合或四复合普通胎面压出生产线,现有条件下很难实现带有导电胶胎面的生产,这就大大制约了新产品的开发速度,限制了现有设备发挥更大效率,无法为企业创造更大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轮胎生产用带导电结构的四复合胎面压出预口型,解决现有轮胎企业普遍存在的普通四复合胎面挤出生产线无法生产带导电功能胎面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胎生产用带导电结构的四复合胎面压出预口型,设有预口型,其特征在于,预口型包括两个侧翼胶通道、两个上胎冠胶通道、两个下胎冠胶通道、过渡胶通道、导电胶通道、一个过渡胶和导电胶共用通道,预口型同侧的侧翼胶通道、上胎冠胶通道、下胎冠胶通道、过渡胶通道和另一侧的侧翼胶通道、上胎冠胶通道、下胎冠胶通道、过渡胶通道对称排布,导电胶通道只有一个,位于预口型中心,预口型正后视方向的上、中、下、后共涉及四个面,分别定义为上前面、正前面、下前面、正后面;预口型的两个侧翼胶通道位于上前面的表面,两个上胎冠胶通道从正后面上部穿过预口型到正前面上部,两个下胎冠胶通道从正后面下部穿过预口型到正前面下部,过渡胶通道位于下前面的表面,导电胶通道位于下前面和正前面;两个侧翼胶通道、上胎冠胶通道、下胎冠胶通道、过渡胶和导电胶共用通道的所有入口都位于正后面,对应通道的所有出口都位于正前面;导电胶通道与过渡胶通道共用一个入口,导电胶通道出口与过渡胶通道出口组合呈“凸”字型结构。导电胶通道出口和过渡胶通道出口组合形成的“凸”字型特殊通道设计,可以将导电性能优良的部分过渡胶导引到胎面上方,形成烟囱状的导电胶,顺利实现导电胶胎面的压出。
[0006]所述的上胎冠胶通道、下胎冠胶通道、过渡胶通道中都有中间支撑体,上胎冠胶通道和下胎冠胶通道的中间支撑体上部与预口型正前面齐平,过渡胶通道的中间支撑体的上顶端距离预口型正前面大于15mm。
[0007]所述的上胎冠胶通道、下胎冠胶通道的出口在正前面被导电胶出口分割成左右对称的两个出口。
[0008]所述的上胎冠胶通道、下胎冠胶通道、过渡胶通道在正前面从上到下依次平行排布,其中上胎冠胶通道出口的上、下边间距10.0mm

20.0mm,下胎冠胶通道出口的上、下边间距3.0mm

6.0mm,过渡胶通道出口的上、下边间距2.5mm

5.0mm;上胎冠胶通道出口下边与下胎冠胶通道出口上边的间距0.5mm,下胎冠胶通道出口下边与过渡胶通道出口上边的间距0.5mm。
[0009]所述的导电胶通道为开放式,其大部分与过渡胶通道共用,少部分独立位于上胎冠胶通道和下胎冠胶通道的中间支撑体中,独立部分的外形呈喇叭口状;导电胶通道出口为长方形,长方形上边与上胎冠胶出口的上边齐平,导电胶通道出口水平宽度为2.0mm

4.0mm。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于目前只有普通四复合胎面挤出生产线的轮胎企业,无需购买新设备,也无需改造现有生产线,只需加工一个四复合胎面预口型,就可以实现带导电胶胎面的生产,大大节约了设备采购和改造的成本,加快需要导电胶的高附加值轮胎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进度,发挥设备最大价值,提高企业效益。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
[0013]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4]图4是本技术的所有通道出口的平面示意图。
[0015]图5是本技术的所有通道入口的平面示意图。
[0016]图6是轮胎企业通用胎面外口型板结构示意图。
[0017]图7是带有导电胶的四复合胎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8是带有导电胶的四复合厚胎面的胎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9是带有导电胶的四复合厚过渡胶胎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侧翼胶通道,2.上胎冠胶通道,3.下胎冠胶通道,4.过渡胶通道,5.导电胶通道,6.中间支撑体,7.外口型板,8.外口型板开口,9.上前面,10.正前面,11.下前面,12.正后面,13.侧翼胶通道出口,14.上胎冠胶通道出口,15.导电胶通道出口,16.过渡胶通道出口,17.下胎冠胶通道出口,18.侧翼胶通道入口,19.上胎冠胶通道入口,20.下胎冠胶通道入口,21.过渡胶通道入口,22.侧翼胶,23.上胎冠胶,24.下胎冠胶,25.过渡胶,26.导电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预口型包括两个侧翼胶通道1、两个上胎冠胶通道
2、两个下胎冠胶通道3、两个过渡胶通道4、一个导电胶通道5。预口型同侧的侧翼胶通道1、上胎冠胶通道2、下胎冠胶通道3、过渡胶通道4与另一侧的侧翼胶通道1、上胎冠胶通道2、下胎冠胶通道3、过渡胶通道4对称排布,导电胶通道5只有一个,位于预口型中心位置。预口型正后视方向的上、中、下、后共涉及四个面,分别定义为上前面9、正前面10、下前面11、正后面12。预口型的两个侧翼胶通道1位于上前面的表面,两个上胎冠胶通道2从正后面上部穿过预口型到正前面上部,两个下胎冠胶通道3从正后面下部穿过预口型到正前面下部,过渡胶通道4位于下前面的表面,导电胶通道5大部分与过渡胶通道4共用,少部分独立位于上胎冠胶通道2和下胎冠胶通道2的中间支撑体内。两个侧翼胶通道1、两个上胎冠胶通道2、两个下胎冠胶通道3、过渡胶通道4、导电胶通道5的所有入口,即侧翼胶通道入口18、上胎冠胶通道入口19、下胎冠胶通道入口20、过渡胶通道入口21都位于正后面12。对应的所有出口,即侧翼胶通道出口13、上胎冠胶通道出口14、导电胶通道出口15、过渡胶通道出口16、下胎冠胶通道出口17都位于正前面10。
[0023]如图1、图2、图3所示,上胎冠胶通道2和下胎冠胶通道3的中间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生产用带导电结构的四复合胎面压出预口型,设有预口型,其特征在于,预口型包括两个侧翼胶通道、两个上胎冠胶通道、两个下胎冠胶通道、过渡胶通道、导电胶通道、一个过渡胶和导电胶共用通道,预口型同侧的侧翼胶通道、上胎冠胶通道、下胎冠胶通道、过渡胶通道和另一侧的侧翼胶通道、上胎冠胶通道、下胎冠胶通道、过渡胶通道对称排布,导电胶通道只有一个,位于预口型中心,预口型正后视方向的上、中、下、后共涉及四个面,分别定义为上前面、正前面、下前面、正后面;预口型的两个侧翼胶通道位于上前面的表面,两个上胎冠胶通道从正后面上部穿过预口型到正前面上部,两个下胎冠胶通道从正后面下部穿过预口型到正前面下部,过渡胶通道位于下前面的表面,导电胶通道位于下前面和正前面;两个侧翼胶通道、上胎冠胶通道、下胎冠胶通道、过渡胶和导电胶共用通道的所有入口都位于正后面,对应通道的所有出口都位于正前面;导电胶通道与过渡胶通道共用一个入口,导电胶通道出口与过渡胶通道出口组合呈“凸”字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轮胎生产用带导电结构的四复合胎面压出预口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胎冠胶通道、下胎冠胶通道、过渡胶通道中都有中间支撑体,上胎冠胶通道和下胎冠胶通道的中间支撑体上部与预口型正前面齐平,过渡胶通道的中间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木贾进义李威王大鹏韩玉瑶赵光芳
申请(专利权)人: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