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887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电设备,充电设备包括整流模块、第一直流交流转换模块、第二直流交流转换模块、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第一交流直流转换模块以及第二交流直流转换模块,通过对交流电源输出交流电的变换输出处于不同电压范围的第二直流电和第三直流电,分别对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充电,实现了将不同类型车辆的充电器集成于一体,减轻了车辆的重量,避免了充电器对其他设备的干扰因素,同时也减少了控制车辆上原充电器的MCU的数量,只需要一个MCU控制充电设备即可,降低了车辆的成本,同时给用户充电带来了方便。同时给用户充电带来了方便。同时给用户充电带来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
,特别涉及一种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随着国内外电动汽车普,电动汽车及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目前是分离状态的,即电动汽车装载车载充电器,电动摩托车随车配送充电器,电动自行车随车配送充电器。现有技术中面临的问题是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因装载在车端,由于车载充电器寿命等问题影响用户体验,车载充电器行车时不使用但是车辆行驶过程中随车运行,车辆增加不需要的质量,影响电能(车辆运行质量增加)。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随车配送交流充电器,并且各种类型的车辆均需要配置不同的充电器,增加车辆制造成本,增加用户购买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同类型的电动车辆增加不同的充电器导致用户成本增加的问题。
[0004]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设备,所述充电设备包括:
[0005]整流模块,其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的电源端连接,用于对所述交流电源输出的第一交流电进行整流得到第一直流电;
[0006]第一直流交流转换模块,其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直流电进行直流交流转换后得到第一交流电;
[0007]第二直流交流转换模块,其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直流电进行直流交流转换后得到第二交流电;
[0008]第一变压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直流交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交流电进行变压后得到第三交流电;
[0009]第二变压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直流交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二交流电进行变压后得到第四交流电;
[0010]第一交流直流转换模块,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三交流电进行交流直流转换后得到第二直流电,并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其中,第二直流电的电压值大于预设值;
[0011]第二交流直流转换模块,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所述第四交流电进行交流直流转换后得到第三直流电,并对第二电池进行充电,其中,第三直流电的电压值不大于预设值。
[0012]进一步的,所述交流电源的正极端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交流电源的负极端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直流交流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直流交流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直流交流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直流交流转换模
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直流交流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直流交流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直流交流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直流交流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交流直流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交流直流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交流直流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端,所述第一交流直流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端,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交流直流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交流直流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交流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端,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的负极端。
[0013]进一步的,所述整流模块包括MOS管M1、MOS管M2、MOS管M3以及MOS管M4,所述MOS管M1的源极连接所述MOS管M3的漏极形成第一输入端,所述MOS管M2的源极连接所述MOS管M4的漏极形成第二输入端,所述MOS管M1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M2的漏极形成第一输出端,所述MOS管M3的源极连接所述MOS管M4的源极形成第二输出端。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直流交流转换模块包括MOS管M5、MOS管M6、MOS管M7以及MOS管M8,所述MOS管M5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M6的漏极形成第一输入端,所述MOS管M7的源极连接所述MOS管M8的源极形成第二输入端,所述MOS管M5的源极连接所述MOS管M7的漏极形成第一输出端,所述MOS管M6的源极连接所述MOS管M8的漏极形成第二输出端。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直流交流转换模块包括MOS管M9和MOS管M10,所述MOS管M9的漏极形成第一输入端,所述MOS管M10的源极形成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MOS管M9的源极连接所述MOS管M10的漏极形成输出端。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交流直流转换模块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以及二极管D4,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并构成第一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并构成第二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并构成第一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并构成第二输入端。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交流直流转换模块包括二极管D5和二极管D6,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构成第一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6的阳极构成第二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并构成输出端。
[0018]进一步的,所述充电还包括电容C2和电感L2,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直流交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感L2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
[0019]本技术提供一种充电设备,充电设备包括整流模块、第一直流交流转换模块、第二直流交流转换模块、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第一交流直流转换模块以及第二交流直流转换模块,通过对交流电源输出交流电的变换输出处于不同电压范围的第二直流电和第三直流电,分别对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充电,实现了将不同类型车辆的充电器集成于一体,减轻了车辆的重量,避免了充电器对其他设备的干扰因素,同时也减少了控制车辆上原充电器的MCU的数量,只需要一个MCU控制充电设备即可,降低了车辆的成本,同时给用户
充电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设备,所述充电设备包括:整流模块,其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的电源端连接,用于对所述交流电源输出的第一交流电进行整流得到第一直流电;第一直流交流转换模块,其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直流电进行直流交流转换后得到第一交流电;第二直流交流转换模块,其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直流电进行直流交流转换后得到第二交流电;第一变压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直流交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交流电进行变压后得到第三交流电;第二变压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直流交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二交流电进行变压后得到第四交流电;第一交流直流转换模块,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三交流电进行交流直流转换后得到第二直流电,并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第二交流直流转换模块,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所述第四交流电进行交流直流转换后得到第三直流电,并对第二电池进行充电;所述交流电源的正极端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交流电源的负极端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直流交流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直流交流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直流交流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直流交流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直流交流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直流交流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直流交流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直流交流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交流直流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交流直流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交流直流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端,所述第一交流直流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端,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交流直流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交流直流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交流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端,所述第二变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昭恒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