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短路预热的闪光焊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
,具体涉及一种短路预热的闪光焊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轨闪光对焊是通过导电电极等夹紧装置将两侧钢轨夹紧,通电后使钢轨端面接触,导通电流在接触点处产生电阻热,使得接触点迅速熔化,形成闪光并伴随强烈的飞溅,经过一定的闪光留量后施加一定的顶锻力,从而使钢轨在高温下重新结晶成形的一种焊接方法。
[0003]钢轨闪光焊接头属于整个线路的薄弱环节,其质量的好坏可直接影响铁路的安全性,而钢轨闪光焊接头中的焊接缺陷直接影响接头的焊接质量。目前的研究表明,由焊接工艺引起的钢轨闪光焊接头缺陷主要有灰斑、未焊合、过烧、过热等。大量的试验统计及研究结果表明,“灰斑”是钢轨闪光对焊中的主要固有缺陷,是钢轨落锤和静弯试验不合格的最主要因素。
[0004]在所有的国内外文献中,“灰斑”(“dark spot”、“flat spot”、“matt spot”或“marco flat”)缺陷被描述成“表面无金属光泽,与周围的金属基体相比成暗灰色,内部含有非金属夹杂氧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路预热的闪光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期闪平阶段、短路预热阶段、烧化闪光阶段、顶锻阶段和保压后热阶段;其中,所述短路预热阶段为在钢轨两端连续多次的施加短路电流,利用电阻热将钢轨加热,在钢轨纵向形成温度梯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预热阶段中:预热循环次数为7~12次,每次加热的时间为4.5s~5.1s,每次施加的压力为100.0kN~240.0kN,电压的相位控制参数为450
‰
~510
‰
,每次分开以进行热传导的时间为1.0s~1.6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期闪平阶段采用1~2个分阶段进行分段控制,对于每个分阶段:位移极限为5.0mm~6.0mm,电压的相位控制参数为800
‰
~850
‰
,闪光电流为10.0kA~11.0kA,最大闪光速度为3.0mm/s~6.0mm/s。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化闪光阶段采用3~5个分阶段进行分段控制,对于每个分阶段:位移极限为8.0mm~19.0mm,电压的相位控制参数为750
‰
~900
‰
,闪光电流为9.0kA~244.1kA,最大闪光速度为0.5mm/s~2.7mm/s。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锻阶段包括先后进行的第一顶锻阶段和第二顶锻阶段,其中,在所述第一顶锻阶段:顶锻时间极限为0.2s~0.5s,顶锻位移极限为20.0mm~25.0mm,电压的相位控制参数为260
‰
~275
‰
;在所述第二顶锻阶段:顶锻速度极限为2.6mm/s~3.0mm/s,顶锻时间极限为0.1s~0.6s,顶锻位移极限为30.0mm~38.0mm,顶锻压力为480.0kN~520.0kN,顶锻电流为30.0kA~32.0kA。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后热阶段采用1~2个分阶段进行分段控制,对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鑫,李大东,王若愚,白威,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