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对发光二极管均匀灌胶的方法及对应的灌胶机技术

技术编号:3236137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对发光二极管均匀灌胶的方法及对应的灌胶机,包括机体(1)、活塞杆(4);机体(1)中包括储料孔(12)和下料孔(13),下料孔(13)位于储料孔(12)的下方;动力源连接所述活塞杆(4),机体侧面设置一孔口与机体顶部的入料导流孔相连通,储料孔(12)与活塞杆(4)套合;其中,所述机体(1)侧面上固定的阀板(2)内部设置有凹槽(21)和导管(22),所述导管(22)位于凹槽(2)的下方;阀板(2)移动至与凹槽(21)相匹配的储料孔(12)处,所述储料孔(12)与阀板(2)上的导管(22)错离,而与阀板(2)上的凹槽(21)相通;阀板(2)反方向移动后,所述储料孔(12)则与阀板(2)上的凹槽(21)错离,而与导管(22)和下料孔(13)相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保证LED灌胶部分胶体的均匀性,且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一体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对LED均匀灌胶的方 法和采用该方法及对应的灌胶机。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使用的LED灌胶机主要包括上盖体、致动杆、底座、上胶台。 其中,所述盖体布设有多数个入料导流孔,用于将胶料输入;致动杆,设有多 数个直向胶孔以及和所述直向胶孔相通的横向孔洞,并且于横向孔洞的孔端设 有一较宽的凹槽;底座,设有可供容致动杆的滑槽,槽底与槽侧也布设有多数 个下料孔与储料孔,每个储料孔均套合一对应的活塞杆;上胶台用于与底座配 合以供LED模具正确入位并灌胶,其中同样布设有凌t多个与底座下料孔同位 的送料孔。上述灌胶结构的主要缺点表现为灌胶缺乏稳定性,使得所述LED 模具上的所生成的LED很难全部到达生产指标。通过专利技术人的仔细研究发现, 导致此类不良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所述致动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器件之间的间 隙所致,间隙难以控制,直接影响所注胶的均匀性,进一步影响产品质量和生 产效率。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98213852.0对应的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 一种发光二 极管双层灌胶机,该灌胶机的侧边设置一电动机,该电动机利用联轴器与转杆 相互连动,该转杆是设置于灌胶机的内部。于呈圓柱形的转杆上形成有数组容 置槽,各容置槽于转杆的内部是呈L形相通,可将胶料及沈淀式扩散剂经由容 置槽而朝下滴漏至成形发光二极管的模具中。由于该灌胶机在采用呈圆柱形的 转杆进行注胶的过程中,因为其固有机械结构的限制,导致可供圆柱形的转杆 转动的底座与圆柱形的转杆之间的间隙很大,并且间隙精度难以控制,同样影 响到了所注胶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LED均匀灌胶的方法和采用该方 法的灌胶机。用于保证LED灌胶部分胶体的均匀性,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关于对LED均匀灌胶的方法包括 胶料通过所述入料导流孔流入至阀板中的凹槽,阀板移动至与凹槽相匹配的储 料孔处,凹槽与储料孔连通;所述储料孔与活塞杆套合,活塞杆拉伸一定距离, 将胶料从凹槽中抽入储料孔;阀板反方向移动,直至凹槽下方内嵌在阀板中的 导管同时与储料孔和下料孔相连通;活塞杆推压一定距离,将储放在储料孔中的胶料注入导管,胶料通过导管的上端入口流向导管的下端出口,胶料随下料 孔导流至与所述下料孔连接的送料孔。为了保证阀板与机体侧面良好的密封性,在阀板的板面上固定有弹性板, 用于压紧阀板。通过同时控制活塞杆和阀板作往复运动,将胶料从凹槽中的胶料抽入储料 孔;或将胶料从储料孔中压出储料孔。所述同时控制活塞杆和阀板作往复运动具体包括步骤31)阀板移动至与凹槽相匹配的储料孔处;32 )活塞杆拉伸一定距离,待活塞杆将储料孔中的胶料完全抽入储料孔后, 执行步骤33 );33)阀板反方向移动至与凹槽相匹配的入料导流孔的孔口处后,活塞杆推 压一定距离。其中,所压出的胶料量受控于所述活塞杆在储料孔中的推压距离。 该方法是通过利用步进电机的正转/反转来控制活塞杆的拉伸/推压。 所述胶料成分具体为环氧树脂。相对应地,本专利技术同样提供一种实现对发光二极管均匀灌胶的灌胶机,包 括机体、活塞杆;机体中包括储料孔和下料孔,下料孔位于储料孔的下方;动 力源连接所述活塞杆,机体侧面设置一孔口与机体顶部的入料导流孔相连通, 储料孔与活塞杆套合;其中,所述机体侧面上固定一阀板,该阀板内侧面设置 有凹槽和导管,所述导管位于凹槽的下方;阀板移动至与凹槽相匹配的储料孔 处,所述储料孔与阀板上的导管错离,而与阀板上的凹槽相通;阀板反方向移 动后,所述储料孔则与阀板上的凹槽错离,而与导管和下料孔相通。本专利技术同样也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结构原理的优选灌胶机,其中,动力源 连接两组并列的活塞杆;对应地,所述机体内部包含两组并列的储料孔,以及 两组并列的下料孔。所述阀板与机体接触的侧面内分别设置有位于上下位置的上方/下方凹 槽,所述上方/下方凹槽相互平行。所述上方/下方凹槽的下方均设置有与所述上方/下方凹槽对应的上方/下 方导管。凹槽相通;阀板反方向移动后,所述两组并列的储料孔则分别与阀板上的上方阀板的外侧面上固定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具体为 一 个金属板。每组储料孔和下料孔均具有相同的孔数,并且与发光二极管模条上所设置 的胶孔数目相同。所述阀板为矩形结构。与所述灌胶机配合使用的铝船包含两组发光二极管模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包括首先,本专利技术对传统的致动杆结构进行了改进, 一个矩形结构的阀板取代 原本为柱形结构或圆柱形结构的致动杆替换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矩形结构 的阀板紧贴机体侧面作上下往复运动,阀板与机体侧面的有效接触面积小于以 往致动杆与底座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从而避免了原本为柱形结构或圓柱形结 构的致动杆在运动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间隙问题,间隙问题是影响注胶均匀性的 主要因素;并且,所提供的固定在阀板的板面上的弹性板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增 强了阀板与机体侧面之间良好的密封性。相对应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灌胶机,利用矩形结构的阀板取代原有的致动杆, 改善了原有潭胶机复杂结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传统灌胶机中间隙 控制的难度。另外,所述阀板的板面上的弹性板固定在阀板的板面上,可以提供垂直于 阀板板面的压力,进一步增强了阀板的板面与机体侧面之间的密封性。其次,阀板内具备分别位于上下位置的两个凹槽,均用于暂存胶料;对应 地,机体内部包含两组并列的储料孔,以及两组下料孔;通过以上改善,在保 证均匀注胶的前提下,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灌胶机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灌胶机处于抽胶工位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灌胶机处于注胶工位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灌胶机正视图4为灌胶机中动力源连接的活塞杆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优选灌胶机处于抽胶工位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优选灌胶机处于抽胶工位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优选灌胶机正视图8为优选灌胶机中动力源连接的两组活塞杆装置的俯视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优选灌胶机中发光二极管铝船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实现对发光二极管均匀灌胶的方法,请一并参阅图1 和图2,为所述灌胶机纵剖面图,该灌胶机包括一个机体1和阀板2,以及在 阀板2的板面上固定有一弹性板3,用于压紧阀板,保持阀板的板面与机体侧 面之间的密封性; 一组活塞杆4与步进电机的动力源连接,所述活塞杆4随动 力源往复运动,所述活塞杆4套合于机体1内的储料孔12中,机体上布设入 料导流孔,入料导流孔的另一端位于机体侧面;机体1侧面位置设置一个可上 下移动的阀板2,阀板2内部包含有凹槽21和导管22,所述导管22位于凹槽 21的下方;该阀板2在垂直方向作上下运动,具体表现为阀板2移动至与 凹槽21相匹.配的储料孔12处,所述储料孔12与阀板2上的导管22错离,而 与阀板2上的凹槽21相通,进一步,活塞杆4拉伸一定距离,将凹槽21中的 胶料抽入储料孔12中;随后,阀板2反方向移动后,所述储料孔12则与阀板 2上的凹槽21错离,而与导管22和下料孔13相通,进一步,活塞杆4推压 一定距离,将储放在储料孔12中的胶料注入导管22,胶料随下料孔13导流 至与所述下料孔13连接的送料孔5。对应地,本专利技术同样提供一种实现对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现对发光二极管均匀灌胶的方法,机体(1)上布设入料导流孔,其特征在于,胶料通过所述入料导流孔流入至阀板(2)中的凹槽(21),阀板(2)移动至与凹槽(21)相匹配的储料孔(12)处,凹槽(21)与储料孔(12)连通;所述储料孔(12)与活塞杆(4)套合,活塞杆(4)拉伸一定距离,将胶料从凹槽(21)中抽入储料孔(12);阀板(2)反方向移动,直至凹槽(21)下方内嵌在阀板(2)中的导管(22)同时与储料孔(12)和下料孔(13)相连通;活塞杆(4)推压一定距离,将储放在储料孔(12)中的胶料注入导管(22),胶料随下料孔(13)导流至与所述下料孔(13)连接的送料孔。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少辰韩金龙罗会才李新贵
申请(专利权)人:大赢数控设备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