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琴管式液冷板固定装置、设计方法、电池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569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口琴管式液冷板固定装置、设计方法、电池及车辆。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卡扣、主固定支架、辅助固定支架和固定销;主固定支架的一端与口琴管式液冷板总成中口琴管的一端焊接,主固定支架的另一端通过固定销与电池箱体连接;辅助固定支架的一端与口琴管式液冷板总成中口琴管的一端焊接,辅助固定支架的另一端通过固定销与电池箱体连接;口琴管式液冷板总成底端的弹性元件与电池箱体接触;固定销的上端与固定卡扣啮合。本装置可以保证口琴管式液冷板在安装过程中限制Z向移动的最高高度,避免由于安装产线的晃动、工装小车的振动、人为操作等因素导致液冷板发生Z向的跳动,下端与电池箱体过盈配合,限制口琴管式液冷板总成的Z向移动。的Z向移动。的Z向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琴管式液冷板固定装置、设计方法、电池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的说是一种口琴管式液冷板固定装置、设计方法、电池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动力电池的热管理方式主要是液冷,因为液冷具备效率高、成本低、无噪音振动、冷却功率大等优点。液冷系统的主要零部件为液冷板和水管,液冷板主要有两种:冲压钎焊板和口琴管式液冷板。其中口琴管式液冷板因主体液冷板为口琴形状的多孔微通道的条形液冷板而得名,其具有轻量化、可通用化模块化设计、成本低、研发周期短等优势,在电池热管理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
[0003]口琴管式液冷板主要的方案组成部分为钎焊液冷板与弹性元件总成,在安装的过程中用液冷板上的固定孔数量≥2沿着Z向向下安装在电池下箱体的固定销中,这样就可以限制液冷板总成除Z向移动之外的5个自由度。然后用电池模组固定压紧液冷板,就可以限制Z向的移动,此时液冷板上部被模组压紧,下部收到弹性元件的反弹力,就可以实现液冷板的安装固定,实现液冷板与模组的紧密贴合。
[0004]但目前口琴管在安装时由于Z向没有固定,可能会由于安装产线的晃动、工装小车的振动、人为操作等因素导致液冷板发生Z向的跳动,导致口琴管式液冷板的固定孔脱离正确安装位置,搭接在固定销上,液冷板发生翘曲弯折等现象,有较大的安装固定隐患。
[0005]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1358394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液冷板的支撑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支撑板、夹具、固定箱本体、连接杆、第一滑板、固定杆、底座和液冷板,所述底座上表面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箱本体下表面焊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插接在固定杆的内部,所述固定箱本体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板,且第二滑板内部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夹具,且夹具的内部夹持有液冷板,所述夹具的前表面固定有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栓,所述液冷板的一侧外端面连通有进水管,且液冷板的另一侧外端面连通有出水管,所述第一滑板滑动连接在固定箱本体的一侧外端面,但是该装置结构复杂,只起到固定的作用,会造成导致液冷板发生Z向的跳动。
[0006]公开号为CN21287459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液冷管道的固定装置及电池包,属于电池冷却
液冷管道的固定装置包括集流管、导流管和多个支撑组件,其中,导流管与集流管间隔设置,并与集流管连通;每个支撑组件的一端均与集流管连接,每个支撑组件的另一端均与导流管连接,多个支撑组件均用于支撑导流管。电池包包括上述液冷板总成。本申请的液冷管道的固定装置及电池包,导流管通过支撑组件连接在集流管上,使液冷管道的固定装置形成一个独立整体,无需依靠箱壁进行安装,提高了安装便利性;无需箱壁及加强筋上打孔,以提高结构强度及密封性,避免漏液影响电池模组的使用安全性;导流管间隔连接在集流管上,提高了导流管和集流管的散热性,但装置结构复杂,只起到固定的作用,会造成导致液冷板发生Z向的跳动。
[0007]公开号为CN11194750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液冷板的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式,包括底座;通过可拆卸连接装置固定在所述述底座上的成型模芯;能够与所述成型模芯密封连接的限位密封板,所述限位密封板与所述成型模芯相连接的一侧开有凹槽,所述限位密封板未开有所述凹槽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连通的吹胀进气管,加工方式包括:工作平板激光切边;流道板吹胀成型;流道板激光切边;清洗、喷涂;部件组装、焊接;清洗、检测。本申请通过成型模芯和吹胀技术实现流道板流道成型,且流道成型过程中使用的底座可以共用,降低了模具成本,缩短开发周期,但在安装时由于Z向没有固定,可能会由于安装产线的晃动、工装小车的振动、人为操作等因素导致液冷板发生Z向的跳动,导致口琴管式液冷板的固定孔脱离正确安装位置,搭接在固定销上,液冷板发生翘曲弯折等现象,有较大的安装固定隐患。
[0008]公开号为CN113258399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导线压接装置及压接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支撑主体、模具盖、模具、涡流加热曲板、液压缸和吊梁,通过支撑主体上的液压缸控制模具进行合拢和分开,来实现对待压接导线的压接,通过涡流加热曲板对待压接导线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导线便于压接,能降低液压机的性能要求;液压方式简单,压接质量较优,通过吊梁连接的螺纹连杆和锁紧卡扣固定待压接导线,减少由于待压接导线与模具的位置错位导致压接产生的误差,提高压接质量,但是并不适用于口琴管式液冷板的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口琴管式液冷板固定装置、设计方法、电池及车辆,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法设计的本装置可以保证口琴管式液冷板在安装过程中限制Z向移动的最高高度,避免由于安装产线的晃动、工装小车的振动、人为操作等因素导致液冷板发生Z向的跳动,液冷板发生翘曲弯折的现象,提高了液冷板的安装效率,缩短了节拍,提升了工艺质量,解决了现有口琴管式液冷板在安装过程中存在的因Z向未固定导致可能发生翘曲的技术问题。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0011]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口琴管式液冷板安装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卡扣1、主固定支架201、辅助固定支架202和固定销3;所述主固定支架的一端与口琴管式液冷板总成2中口琴管203的一端焊接,主固定支架的另一端通过固定销3与电池箱体4连接;所述辅助固定支架202的一端与口琴管式液冷板总成2中口琴管203的一端焊接,辅助固定支架202的另一端通过固定销3与电池箱体4连接;所述口琴管式液冷板总成2底端的弹性元件204与电池箱体4接触;所述固定销3的上端与固定卡扣1啮合,下端与电池箱体4过盈配合,限制口琴管式液冷板总成2的Z向移动。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主固定支架201和辅助固定支架202的一端均呈能与口琴管203配合的圆弧形;所述主固定支架201的另一端开有与固定销3连接的圆形通孔;所述辅助固定支架202的开有与固定销3连接的长圆形通孔。
[001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销3的垂直度为≤φ0.6mm。
[001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销3包括螺栓部301和光杆部302;所述螺栓部301设置在固定销3的上部;所述光杆部302设置在固定销3的下部。
[0015]进一步的,所述螺栓部301的最低面的高度比口琴管式液冷板总成2在自由状态下
的主固定支架201和辅助固定支架202的高度高1.5

2.5mm。
[001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卡扣1一体铸塑成型,包括的顶盖101、啮合大齿102、啮合小齿103、侧板104、底座105和保护筋106;所述顶盖101位于固定卡扣1的顶部;所述侧板104设置在固定卡扣1的两侧,上端与顶盖101连接,下端与底座105连接;所述啮合大齿102焊接在侧板104上,与螺栓部301啮合;所述啮合小齿103的下端焊接在底座105上,保证固定销3的垂直度;所述侧板104和底座105交汇处设置有保护筋106。
[0017]进一步的,所述啮合大齿102有两个,啮合大齿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琴管式液冷板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卡扣(1)、主固定支架(201)、辅助固定支架(202)和固定销(3);所述主固定支架(201)的一端与口琴管式液冷板总成(2)中口琴管(203)的一端焊接,主固定支架的另一端通过固定销(3)与电池箱体(4)连接;所述辅助固定支架(202)的一端与口琴管式液冷板总成(2)中口琴管(203)的一端焊接,辅助固定支架(202)的另一端通过固定销(3)与电池箱体(4)连接;所述口琴管式液冷板总成(2)底端的弹性元件(204)与电池箱体(4)接触;所述固定销(3)的上端与固定卡扣(1)啮合,下端与电池箱体(4)过盈配合,限制口琴管式液冷板总成(2)的Z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琴管式液冷板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固定支架(201)和辅助固定支架(202)的一端均呈能与口琴管(203)配合的圆弧形;所述主固定支架(201)的另一端开有与固定销(3)连接的圆形通孔;所述辅助固定支架(202)的开有与固定销(3)连接的长圆形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琴管式液冷板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3)的垂直度为≤φ0.6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琴管式液冷板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3)包括螺栓部(301)和光杆部(302);所述螺栓部(301)设置在固定销(3)的上部;所述光杆部(302)设置在固定销(3)的下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琴管式液冷板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部(301)的最低面的高度比口琴管式液冷板总成(2)在自由状态下的主固定支架(201)和辅助固定支架(202)的高度高1.5

2.5mm。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口琴管式液冷板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扣(1)一体铸塑成型,包括的顶盖(101)、啮合大齿(102)、啮合小齿(103)、侧板(104)、底座(105)和保护筋(106);所述顶盖(101)位于固定卡扣(1)的顶部;所述侧板(104)设置在固定卡扣(1)的两侧,上端与顶盖(101)连接,下端与底座(105)连接;所述啮合大齿(102)焊接在侧板(104)上,与螺栓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军王德平孙焕丽于长虹许立超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