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柔性充液的薄壁T型筋特征局部补强成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564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薄壁零件的成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柔性充液的薄壁T型筋特征局部补强成形方法,包括设置一种专用的充液模具,充液模具中设置有充液成形腔室;将铺贴有局部增强材料的薄壁构件铺放于充液模具中,利用压力机使充液模具内部产生合模压力,然后向充液成形腔室中注入柔性介质,直至薄壁构件与充液成形腔室的型面贴合;排出柔性介质,并启动压力机,消除充液模具内部的合模压力,然后取出薄壁构件。技术方案成功的在避免出现起皱缺陷的前提下,将柔性充液成形工艺运用到了薄壁构件的复杂结构成形过程中,可实现复杂薄壁构件的一步成形,有效降低了薄壁复杂构件的废品率以及生产成本,尤其适用于相应薄壁构件的批量成形。薄壁构件的批量成形。薄壁构件的批量成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柔性充液的薄壁T型筋特征局部补强成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薄壁零件的成形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柔性充液的薄壁T型筋特征局部补强成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纤维增强金属层板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轻量化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损伤容限、抗疲劳性能和机械/热性能,使其在航空航天、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应用日渐广泛。传统的辊弯成形、自成形和热压罐等成形手段,具有成形工序多、成形效率低、成形构件简单、构件易翘曲、废品率高等缺点,限制了纤维增强金属层板复合材料的推广使用。柔性介质成形工艺无需传统刚性凸模或凹模,可成形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大型薄板构件,且可以有效提高板材的成形性能。
[0003]但采用柔性充液成形工艺制造复杂结构构件时,由于薄壁坯料在成形过程中的流动效应而产生局部起皱缺陷,如存在“T”型成形结构时,“T”型结构处便容易出现起皱缺陷;另外,由于高压液室内的高压介质压力方向具有沿薄壁坯料法向传递的特性,当薄壁坯料产生起皱缺陷后难以矫正。因此,采用柔性充液成形工艺制造复杂结构构件时产生的废品率高,难以保证构件质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柔性充液的薄壁T型筋特征局部补强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期准备、铺设坯料、充液成形和泄压脱模;所述前期准备:基于薄壁构件含有“T”型筋特征的待成形结构,设置一种专用的充液模具,该充液模具中设置有与薄壁构件待成形结构对应的充液成形腔室;所述布设坯料:准备好局部铺贴有局部增强材料的待成形坯料作为薄壁构件,将薄壁构件铺放于充液模具中,利用压力机使充液模具内部产生合模压力;所述充液成形:将高压管路接入充液模具,然后基于高压管路向充液模具的充液成形腔室中注入柔性介质,直至薄壁构件与充液成形腔室的型面贴合;所述泄压脱模:通过高压管路将充液模具的中的柔性介质排出,并启动压力机,消除充液模具内部的合模压力,然后取出薄壁构件,并将局部增强材料从薄壁构件上取下来,即完成薄壁构件的T型筋特征局部补强成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柔性充液的薄壁T型筋特征局部补强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液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充液成形腔室由开设于下模具顶部的充液槽和开设于上模具底部的成形槽配合构成,下模具上设置有与充液槽相通的注液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柔性充液的薄壁T型筋特征局部补强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设坯料包括以下步骤:S11,制备待成形坯料;S12,利用模具清洗液擦拭下模具的顶部和上模具的底部;S13,将所述下模具安装于压力机的下平台上,将上模具安装于压力机的下压头上;S14,将待成形坯料铺放于下模具上,使待成形坯料覆盖整个充液槽;S15,启动压力机,对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挤压,使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产生合模压力,上模具与下模具相互配合对待成形坯料进行挤压,使充液槽和成形槽分别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门向南吴兆景陈林周雄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