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和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536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07
压缩机(1)具有收纳于机壳(10)的内部的压缩机构(15)、形成有曲轴室(19)的机架(18)、以及将流入曲轴室(19)的润滑油向下方引导的第1回油通路(31)。在第1回油通路(31)设置有使润滑油缩流的回油引导件(32)。机壳(10)的上部构成从自压缩机构(15)喷出的高压制冷剂分离润滑油的油分离空间(S2)。压缩机(1)还具有将在油分离空间(S2)分离出的润滑油向下方引导的第2回油通路(33)。第2回油通路(33)的出口配置于回油引导件(32)的出口附近。于回油引导件(32)的出口附近。于回油引导件(32)的出口附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压缩机和制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和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压缩机中,利用由回旋流产生的离心力将喷出到顶部空间(位于压缩机构的上方的机壳内部的空间)的压缩制冷剂气体中包含的雾状的润滑油从制冷剂气体中呈液状分离,由此减少油喷出(油上
がり
)。
[0003]在该现有的压缩机的构造中,顶部空间的静压比马达上部空间(从压缩机构向下方喷出的高压制冷剂气体流入的机壳内部的空间)的静压低。因此,在顶部空间分离出的润滑油借助使从压缩机构流入马达上部空间的制冷剂气体缩流而产生的负压,从顶部空间经由马达上部空间返回到机壳底部的存油部。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1/09338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现有的压缩机中,使好不容易在顶部空间内从制冷剂气体中分离出的润滑油在马达上部空间中再次流入制冷剂气体的流动中。其结果是,油喷出的抑制效果被限定为基于顶部空间内的回旋流(旋流)的润滑油的分离量。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将顶部空间作为油分离空间的压缩机中,能够抑制油喷出。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是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具有:机壳10,其在底部贮留润滑油;压缩机构15,其收纳于所述机壳10的内部;机架18,其支承所述压缩机构15,并且形成有曲轴室19;以及第1回油通路31,其将流入所述曲轴室19的所述润滑油向下方引导,在所述第1回油通路31上设置有使所述润滑油缩流的回油引导件32,所述机壳10的上部构成油分离空间S2,所述油分离空间S2从自所述压缩机构15喷出的高压制冷剂分离所述润滑油,所述压缩机还具有第2回油通路33,所述第2回油通路33将在所述油分离空间S2分离出的所述润滑油向下方引导,所述第2回油通路33的出口配置于所述回油引导件32的出口附近。
[0012]在第1方式中,将在油分离空间S2分离出的润滑油的第2回油通路33的出口配置于回油引导件32的出口附近,因此,借助由于润滑油的缩流而产生的负压,通过第2回油通路33向下方引导分离油,能够抑制油喷出。
[0013]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的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式中,所述第2回油通路33由贯通所述机架18的管34构成。
[0014]在第2方式中,能够简单地构成第2回油通路33。
[0015]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式的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在第1或2方式中,所述压缩机还具有回油板35,所述回油板35被配置成在该回油板35与所述机壳10的内壁面之间包围所述第2回油通路33和所述回油引导件32各自的至少下部。
[0016]在第3方式中,能够抑制从第2回油通路33和回油引导件32的各出口送出的润滑油的飞散。
[0017]本专利技术的第4方式的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在第3方式中,被所述回油板35和所述机壳10的内壁面包围的空间从所述第2回油通路33和所述回油引导件32各自的出口附近朝向下方变窄。
[0018]在第4方式中,随着向下方行进,润滑油的流速增大,因此,能够高效地向下方引导润滑油。
[0019]本专利技术的第5方式是一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具有第1~4方式的任意一个压缩机1。
[0020]在第5方式中,具有第1~4方式的任意一个压缩机1,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油喷出。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具有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制冷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概略图。
[0022]图2是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0023]图3是图2所示的压缩机上部的详细的纵剖视图。
[0024]图4的(a)、(b)是分别从驱动轴侧、机壳侧观察构成图2所示的压缩机的回油引导件的立体图。
[0025]图5的(a)、(b)是分别从驱动轴侧、机壳侧观察构成图2所示的压缩机的回油板的立体图。
[0026]图6是构成图2所示的压缩机的压缩机构、机架和它们的周边的立体图(第2回油通路的安装前)。
[0027]图7是构成图2所示的压缩机的压缩机构、机架和它们的周边的立体图(第2回油通路的安装后)。
[0028]图8的(a)、(b)是分别从驱动轴侧、机壳侧观察构成图2所示的压缩机的内部制冷剂喷出管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本质上优选的例示,并不意图限制本专利技术、其应用物或其用途的范围。
[0030]<制冷装置的结构>
[0031]图1是具有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制冷装置100的制冷剂回路的概略图。
[0032]如图1所示,制冷装置100具有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冷凝器2、膨胀机构3和蒸发器4。制冷装置100利用图1所示的制冷剂回路进行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的运转动作。具体而言,从压缩机1的喷出管51喷出的制冷剂经由冷凝器2、膨胀机构3和蒸发器4被导入压缩机1的吸入管52。
[0033]<压缩机的结构>
[0034]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的纵剖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压缩机1的上部的详细的纵剖视图。压缩机1是彼此啮合的2个涡旋盘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回旋而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涡旋式压缩机。
[0035]如图2和图3所示,压缩机1的机壳10具有大致圆筒状的主体部11、气密状地焊接于主体部11的上端部的碗状的上壁部12、以及气密状地焊接于主体部11的下端部的碗状的底壁部13。机壳10由在压力和温度在机壳10内外变化的情况下不容易引起变形和破损的刚性部件来成型。机壳10被设置成主体部11的大致圆筒状的轴向沿着铅垂方向。在机壳10内收纳有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15、配置于压缩机构15的下方的驱动马达21、以及被配置成在机壳10内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驱动轴24等。制冷剂的喷出管51和吸入管52气密状地接合于机壳10。制冷剂通过吸入管52引导至机壳10的内部,在由压缩机构15压缩后,通过喷出管51向机壳10的外部喷出。
[0036]另外,在压缩机1中,将机壳10的内部的、压缩机构15与驱动马达21之间的空间称为马达上部空间S1,将机壳10的内部的、压缩机构15的上侧的空间称为油分离空间S2。
[0037]压缩机构15由静涡旋盘部件16和动涡旋盘部件17构成。静涡旋盘部件16和动涡旋盘部件17分别由端板、以及竖立形成于该端板的涡旋形状的涡旋齿构成。静涡旋盘部件16和动涡旋盘部件17的各涡旋齿彼此啮合,由此形成被各涡旋齿和各端板包围的压缩室。盖体41借助螺栓41a(参照图6、图7)紧固固定于静涡旋盘部件16的上表面。静涡旋盘部件16具有延伸到油分离空间S2的上部的内部制冷剂喷出管53。内部制冷剂喷出管53是如下的L字形状的管:从静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具有:机壳(10),其在底部贮留润滑油;压缩机构(15),其收纳于所述机壳(10)的内部;机架(18),其支承所述压缩机构(15),并且形成有曲轴室(19);以及第1回油通路(31),其将流入所述曲轴室(19)的所述润滑油向下方引导,在所述第1回油通路(31)上设置有使所述润滑油缩流的回油引导件(32),所述机壳(10)的上部构成油分离空间(S2),所述油分离空间(S2)从自所述压缩机构(15)喷出的高压制冷剂分离所述润滑油,所述压缩机还具有第2回油通路(33),所述第2回油通路(33)将在所述油分离空间(S2)分离出的所述润滑油向下方引导,所述第2回油通路(33)的出口配置于所述回油引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外山俊之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