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油组件、电机和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95416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挡油组件、电机和压缩机,挡油组件包括:底板和圆筒壁,所述底板连接设置在所述圆筒壁的轴向一端上,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到电机转子上,所述圆筒壁的轴向另一端朝着远离所述电机转子的方向伸出;且所述圆筒壁的内周壁上设置有第一凸起和/或第一凹槽,和/或,所述圆筒壁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第二凸起和/或第二凹槽。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内外壁多个凹槽和凸起处形成一个个小旋流,从压缩机泵体部件以及电机组件间的孔隙中排出的制冷剂气体和小油滴进入此旋流,小油滴通过碰撞被分离并分两部分流回压缩机,提高油气分离的效果,更好的抑制冷冻油排出压缩机。更好的抑制冷冻油排出压缩机。更好的抑制冷冻油排出压缩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挡油组件、电机和压缩机


[0001]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涉及一种挡油组件、电机和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在旋转压缩机中,冷冻油的主要作用是润滑、密封等,压缩机在运行时,经压缩的高压气体在向上排出的过程中,部分冷冻机油会与高压气体混合形成油气混合物,随高压气体一起进入空调系统中,进入空调系统的冷冻油会在系统管壁上形成油膜,从而影响空调系统的换热效果,使空调的换热效果变差。另外,过多冷冻油进入空调系统会使压缩机内部润滑不足,也降低了压缩机的可靠性。
[0003]针对上述问题,为了降低压缩机排出气体中冷冻油的含量,通常会设置一个挡油帽,将冷冻油和气体分开。现有的挡油帽安装在电机转子的上端,带油气流先经过气隙然后再由挡油帽进行油气分离,这样只有一部分气体直接碰撞挡油帽,油气分离效果较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油气分离效果较好的一种挡油帽及采用其的压缩机。
[0004]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的挡油帽存在油气分离效果差,部分冷冻机油会与高压气体混合形成油气混合物,随高压气体一起进入空调系统中,从而影响空调系统的换热效果,使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油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圆筒壁(2),所述底板(1)连接设置在所述圆筒壁(2)的轴向一端上,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到电机转子(7)上,所述圆筒壁(2)的轴向另一端朝着远离所述电机转子(7)的方向伸出;且所述圆筒壁(2)的内周壁上设置有第一凸起和/或第一凹槽(4),和/或,所述圆筒壁(2)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第二凸起(3)和/或第二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油组件,其特征在于:当包括第一凸起时,所述第一凸起沿着所述圆筒壁(2)的径向方向向内凸出;当包括第一凹槽(4)时,所述第一凹槽沿着所述圆筒壁(2)的径向方向向外凹陷;当包括第二凸起(3)时,所述第二凸起(3)沿着所述圆筒壁(2)的径向方向向外凸出;当包括第二凹槽时,所述第二凹槽沿着所述圆筒壁(2)的径向方向向内凹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油组件,其特征在于:当包括第一凸起时,所述第一凸起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凸起沿着所述圆筒壁(2)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和/或,多个所述第一凸起沿着所述圆筒壁(2)的轴向方向间隔布置;当包括第一凹槽(4)时,所述第一凹槽(4)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凹槽(4)沿着所述圆筒壁(2)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和/或,多个所述第一凹槽(4)沿着所述圆筒壁(2)的轴向方向间隔布置;当包括第二凸起(3)时,所述第二凸起(3)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凸起(3)沿着所述圆筒壁(2)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和/或,多个所述第二凸起(3)沿着所述圆筒壁(2)的轴向方向间隔布置;当包括第二凹槽时,所述第二凹槽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凹槽沿着所述圆筒壁(2)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和/或,多个所述第二凹槽沿着所述圆筒壁(2)的轴向方向间隔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油组件,其特征在于:当包括第一凸起时,所述第一凸起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一边为弧形边其他边为直边的形状、两边为弧形边其他边为直边的形状、或圆形;当包括第一凹槽(4)时,所述第一凹槽(4)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腰形;当包括第二凸起(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树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