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汗渍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4988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防汗渍面料,包括表层防水层和贴身吸湿透气层,所述的表层防水层由涤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制成防水纱线织造而成,所述贴身的吸湿透气层由涤纶纤维、竹纤维和天丝纤维混纺制成吸湿透气纱线织造而成。表面具有高的抗水性,起到防汗液作用,贴身面吸湿性能优良,能快速、大量吸收人体表面的汗液,排除汗气,增强人体的舒适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汗渍面料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服装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汗渍面料。
技术背景
[0002]面料是用于制造成衣的重要原材料,现有的面料品种众多,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提供能满足不同人群需要的新品种。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不仅仅对服装款式、做工的要求,更多的是对服装品质的要求,功能性、舒适、环保、健康等面料的特征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0003]对于热爱运动的人们来说,对于服装面料要求更高,具有良好的防汗渍效果,现有的面料防汗渍效果不好,整理后织物会出现白印,加工后织物的手感偏硬。
[0004]CN111218760A公开了一种亲水速干针织面料,包括拒水纱线和吸湿速干纱线,所述面料为双层纱线编织结构,所述拒水纱线为外层纱线,所述吸湿速干纱线为里层纱线;一种亲水速干针织面料的织造方法,所述编织采用双面纬编大圆机,参数为:上针盘24针/25.4mm,下针筒8针/25.4mm,筒径762mm,路数48F,车速24m/min,且采用罗纹对针,设备上针盘与下针筒针距等分,比例为4-6:1;一种亲水速干针织面料及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织布

开幅定型

染整

柔软整理

后整理

成品。本专利技术通过拒水纱线和吸湿速干纱线得到的面料呈一面拒水、一面吸水效果,亲水面对应于人体贴身面,拒水面对应于外部环境,从而保证了面料贴肤的一面相对干爽,但是上述面料加工后织物手感偏硬,影响舒适感。
[000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面料防汗渍效果不好,整理后织物会出现白印,加工后织物的手感偏硬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防汗渍面料,包括表层防水层和贴身吸湿透气层,所述的表层防水层由涤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制成防水纱线织造而成,所述贴身的吸湿透气层由涤纶纤维、竹纤维和天丝纤维混纺制成吸湿透气纱线织造而成。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水纱线由涤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制备成,所述涤纶纤维占混纺纱线重量百分比的70%,所述棉纤维占混纺纱线重量百分比的30%。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湿透气纱线由涤纶纤维、竹纤维和天丝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竹纤维占吸湿速干纱线重量百分比的30%,所述涤纶纤维占吸湿速干纱线重量百分比的40%,所述天丝纤维占吸湿速干纱线重量百分比的30%。
[0009]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所述吸湿透气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1)、将竹纤维、天丝纤维进行预处理;
[0011](2)、将处理后的竹纤维与50%涤纶环锭细纱机上纺纱,得到半成品纱线1,
[0012](3)、将处理后的天丝纤维与50%涤纶丝在环锭细纱机上纺纱,得到半成品纱线2;
[0013](4)、将半成品纱线1与半成品纱线2进行混纺制成吸湿透气纱线;其中,吸水率较高的竹纤维包缠在吸水率较低天丝纤维上。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汗渍面料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织布

前处理

染整

柔软整理

后整理

成品。
[0015]进一步,在所述前处理工艺中,将胚布分别进行氧漂、酸洗以及水洗工艺。
[0016]进一步,在所述染整工艺中,将处理后的坯布面料放入到反应釜中,加入分散剂与染料,进行染色处理。进一步,在所述染整工艺中:将处理之后的坯布面料放入到反应釜中,在浴比为1:8-12的室温条件下,加入染色剂,5分钟后加入醋酸,然后每2分钟升温1℃,加热至45-55℃保持10分钟后,每2分钟升温1℃,加热至70-75℃保持10分钟后,加入分散剂,每2分钟升温1℃,加热至100-110℃,保持20分钟后,再以每1分钟2℃降温速率降至室温,放水洗。。
[0017]进一步,在所述柔软整理工艺中,添加加入凉感助剂。
[0018]进一步,所述凉感助剂为木糖醇微胶囊。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防汗渍面料,表面具有高的抗水性,起到防汗液作用,贴身面吸湿性能优良,能快速、大量吸收人体表面的汗液,排除汗气,增强人体的舒适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0021]2、本专利技术在柔软整理过程中添加了柔软剂,提高了面料的穿着舒适感。
[0022]3、本专利技术对贴身吸湿层的纱线进行表面处理,提供了贴身层的吸湿性能,能够更高地起到防汗渍作用。
[0023]具体实施方法
[002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例介绍,凡依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作的等同的变化或变通都应视为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畴。
[0025]实施例1
[0026]一种新型防汗渍面料,包括表层防水层和贴身吸湿透气层,所述的表层防水层由涤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制成防水纱线织造而成,所述贴身的吸湿透气层由涤纶纤维、竹纤维和天丝纤维混纺制成吸湿透气纱线织造而成,所述面料为双层混纺纱交织而成双面珠地网眼结构。
[0027]所述防水纱线由涤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制备成,所述涤纶纤维占混纺纱线重量百分比的70%,所述棉纤维占混纺纱线重量百分比的30%。
[0028]所述吸湿透气纱线由涤纶纤维、竹纤维和天丝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竹纤维占吸湿速干纱线重量百分比的30%,所述涤纶纤维占吸湿速干纱线重量百分比的40%,所述天丝纤维占吸湿速干纱线重量百分比的30%;
[0029]所述吸湿透气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1)、将竹纤维、天丝纤维进行预处理:将竹纤维放置到乙氧基化羧酸化合物类树脂液中,浓度为30g/L,在50度的环境下浸泡30min,然后静置2h后进行温水清洗和烘干得到处理的竹纤维;将天丝纤维分别聚丙烯酸系树脂液中,浓度为20g/L,在50度的环境下浸泡20min,然后静置2h后进行温水清洗和烘干得到处理的天丝纤维;
[0031](2)、将处理后的竹纤维与50%涤纶环锭细纱机上纺纱,得到半成品纱线1,
[0032](3)、将处理后的天丝纤维与50%涤纶丝在环锭细纱机上纺纱,得到半成品纱线2;
[0033](4)、将半成品纱线1与半成品纱线2进行混纺制成吸湿透气纱线;其中,吸水率较高的纤维包缠在吸水率较低纤维上。
[0034]其中,半成品纱线1的吸水率为80-90%,半成品纱线2的吸水率为60-70%。
[0035]进一步,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汗渍面料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织布

前处理

染整

柔软整理

后整理

成品。
[0036]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0037]A)、织布:采用双面纬编大圆机将防水纱线与吸湿透气纱线编织成坯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汗渍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层防水层和贴身吸湿透气层,所述的表层防水层由涤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制成防水纱线织造而成,所述贴身的吸湿透气层由涤纶纤维、竹纤维和天丝纤维混纺制成吸湿透气纱线织造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汗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纱线由涤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制备成,所述涤纶纤维占混纺纱线重量百分比的70%,所述棉纤维占混纺纱线重量百分比的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汗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透气纱线由涤纶纤维、竹纤维和天丝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竹纤维占吸湿速干纱线重量百分比的30%,所述涤纶纤维占吸湿速干纱线重量百分比的40%,所述天丝纤维占吸湿速干纱线重量百分比的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汗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透气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竹纤维、天丝纤维进行预处理;(2)、将处理后的竹纤维与50%涤纶环锭细纱机上纺纱,得到半成品纱线1,(3)、将处理后的天丝纤维与50%涤纶丝在环锭细纱机上纺纱,得到半成品纱线2;(4)、将半成品纱线1与半成品纱线2进行混纺制成吸湿透气纱线;其中,吸水率较高的纤维包缠在吸水率较低纤维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汗渍面料,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雁琮顾敏芬钟国能何立锋陈曦刘沙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