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快干功能的双面网孔针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137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快干功能的双面网孔针织面料,包括正面织物和反面织物,通过翻针纺织工艺对涤纶纱线进行纺织得到所述正面织物和所述反面织物,其中所述正面织物为小网眼结构,所述小网眼结构的孔径为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快干功能的双面网孔针织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针织面料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快干功能的双面网孔针织面料。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同类技术吸湿排汗速干技术常见用于非棉类针织布种,棉具有很好的亲肤性和吸湿能力,深受消费者欢迎,在日常服装商品消费中,占据了很大份额比例。但与化纤类产品相比,棉的速干能力差距较大,即在汗湿的情况下,很难实现速干。这也是为什么在较剧烈运动中,很少有人会选择穿棉类产品的原因。因此在一些日常环境的穿着过程当中需要非棉类针织布种,但是目前市场上主要全涤纤维梭织或者针织布,且长久以来达不到滑爽的特性,因此现有的涤纶面料存在一定的缺陷性。
[0003]双面针织物即在针织两面表现为两种不同网孔结构、或不同颜色的织物。编织原理通常分别由前后针床进行织物外层、里层的结构,并通过连接层构成。连接层通常采用具有良好弹性纱线编织浮线不成圈结构,因此织物弹性和延伸性非常好,能够紧贴人体,质地较柔软蓬松。因此通过设置不同网孔孔径的双面面料可以实现对非棉类针织布种性能的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中披露了一种弹性和延伸性非常好,能够紧贴人体,质地较柔软蓬松的具有快干功能的双面网孔针织面料,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施的:
[0005]一种具有快干功能的双面网孔针织面料,包括正面织物和反面织物,通过翻针纺织工艺对涤纶纱线进行纺织得到所述正面织物和所述反面织物,其中所述正面织物为小网眼结构,所述小网眼结构的孔径为0.2

0.5mm,所述反面织物为大六边形结构,所述大六边形的孔径为0.5

0.7mm,所述反面织物和所述正面织物之间设置有织物连接层,所述织物连接层采用弹性纱线编织浮线不成圈结构。
[0006]优选地,所述涤纶纱线为单股结构,强度为13.2cN/tex

13.5cN/tex,伸长率为15.0%

15.4%。
[0007]优选地,所述正面织物的纵向线圈数为18/5cm

22/5cm,横向线圈数为14/5cm

18/5cm。
[0008]优选地,所述反面织物的纵向线圈数为18/5cm

22/5cm,横向线圈数为14/5cm

18/5cm。
[0009]优选地,所述正面织物的悬垂系数:静态22.14%

22.16%,动态55.26%

55.30%;所述反面织物悬垂系数:静态16.21%

16.25%,动态37.76%

37.80%。
[0010]优选地,上述面料的克重为275~290g/m2。
[0011]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
案,通过采用双面面料,在双面面料上分别设置不同孔径的网孔,在双面面料之间设置有非成圈的连接结构,可实现的技术效果包括:
[0012](1)以特定的组织结构获得双面不同网孔大小的织物,利用网孔孔径差,加速水分的传递;同时,小网孔织物正面具有垂感、光泽的外观特征。
[0013](2)织物结构通过翻针工艺,配以连接层的浮线和集圈的形式形成了网眼效应,增大了织物中纱线空隙,使得织物的透气率增大。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6]图1为面料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正面织物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反面织物结构示意图。
[0019]在上述附图中,各图号标记分别表示:
[0020]1正面织物
[0021]2织物连接层
[0022]3反面织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
[0025]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具有快干功能的双面网孔针织面料,包括正面织物1和反面织物3,通过翻针纺织工艺对涤纶纱线进行纺织得到正面织物1和反面织物3,其中正面织物1为小网眼结构,小网眼结构的孔径为0.2

0.5mm,反面织物3为大六边形结构,大六边形的孔径为0.5

0.7mm,反面织物3和正面织物1之间设置有织物连接层2,织物连接层2采用弹性纱线编织浮线不成圈结构。
[0026]在该具体的实施例中,通过对面料的双面分别设置不同孔径的网孔结构,正面织物1为小网眼结构,其中小网眼结构的的孔径大小为0.2

0.5mm,正面织物1利用了芯吸的原理,芯吸是超细纤维特有的性能,是指超细纤维中孔细,接近真空时,近水端纤维管口与水分子接触形成纤维中真空孔隙,此时大气压值超过纤维内部的真空,水就自然压积进入纤维孔隙中,纤维孔隙越细,芯吸效应愈明显,这种芯吸透湿效应愈强。能够加速水分的传递,
达到速干的效果。反面织物3为大六边形网孔结构,其中的大六边形网孔结构的孔径为0.5

0.7mm,大六边形的网孔结构可以实现在于人体接触的时候有利于透气性。在正面织物1和反面织物3之间设置有织物连接层2,织物连接层2是通过弹性纱线编织而成的不成圈结构,因此织物弹性和延伸性非常好,能够紧贴人体,质地较柔软蓬松。上述面料的具体制作的流程包括:用43.3tex的涤纶纱线在机号12的电脑横机上编织具有双面不同网孔的针织物。其中涤纶纱线为单股结构,强度为13.2cN/tex,伸长率为15.4%。通过横机前后针床进行编织,6路为一个循环,均采用涤纶纱线。其中第1路与第4路编织正面织物1,第1路在前针床进行隔针成圈编织方式;第3路、第6路编织反面织物3,第3路在后针床上隔2针成圈,获得更大的网孔;第2路以及第5路作为织物连接层2,连接织物的正反两面。由于织物正面网孔孔径相差较大,下机后易卷曲,需进行定形,定形时间:120s,定形温度130℃。
[0027]通过上述编织方法获得的面料克重在275~290g/m2。正面织物的线圈密度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快干功能的双面网孔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正面织物和反面织物,通过翻针纺织工艺对涤纶纱线进行纺织得到所述正面织物和所述反面织物,其中所述正面织物为小网眼结构,所述小网眼结构的孔径为0.2

0.5mm,所述反面织物为大六边形结构,所述大六边形的孔径为0.5

0.7mm,所述反面织物和所述正面织物之间设置有织物连接层,所述织物连接层通过采用弹性纱线编织浮线不成圈结构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快干功能的双面网孔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纱线为单股结构,强度为13.2cN/tex

13.5cN/tex,伸长率为15.0%

15.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快干功能的双面网孔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织物的纵向线圈数为18/5cm

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晓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群德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