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质薄膜垫圈零件的车削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423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质薄膜垫圈零件的车削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包括车削内孔工装及车削外圆工装,所述车削外圆工装包括工装A和工装B,所述工装A及工装B分别通过车床四爪装夹,所述工装B通过车床尾座顶尖顶紧工装B的锥孔,依靠工装A和工装B端面顶紧零件端面;所述车削内孔工装为工装C,所述工装C包括a、b两个部件,部件a和部件b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将铝质薄膜垫圈零件的两个端面压紧,所述部件a通过车床四爪装夹。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工艺操作方便,加工出来的工件尺寸精度高,不损伤铝质薄膜垫圈类零件的两个端面,可有效保护铝质薄膜垫圈类零件的端面,保证端面无划伤,表面粗糙度及表观质量好。表面粗糙度及表观质量好。表面粗糙度及表观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质薄膜垫圈零件的车削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车削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铝质薄膜垫圈零件的车削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某型号的一种产品为铝质薄膜垫圈,材料为板3A21

0 0.3GB/T3880

1997,其厚度只有0.3mm,但是其外圆尺寸为其内孔尺寸为如图1所示。该零件为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终止机构的一种零件,其作用为调整高度尺寸,进而调整传爆孔中心与可装配区位置夹角,保证传爆孔落入可装配区。
[0003]该产品两端不允许有折痕、划痕、划伤等缺陷,且内孔和外圆尺寸必须加工到位,满足设计公差要求。
[0004]在一般的机械加工行业,类似铝质薄膜垫圈零件,很多专家都会说无法加工;有专家提出可以采用冲压成型,加工冲模,由冲模的刃口保证产品的内孔和外圆尺寸。但是该零件内孔和外圆尺寸较大,冲压成型有很大的难度。且冲压后,零件不容易从冲模取下,取下后变形严重,表面容易产生折痕,废品率高。还有专家提出可以采用镗床,进行精镗加工。但是镗床加工业存在无法装夹的问题,且加工完成后,零件表面总是有折痕或划伤,表观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0005]采用冲压成型的缺点,冲压成型适用于小尺寸的零件加工。其外圆一般不大于100。但是该零件内孔和外圆尺寸较大,冲压成型有很大的难度。且冲压后,零件不容易从冲模取下,取下后变形严重,表面有折痕,直接造成产品报废,废品率高。
[0006]采用镗床加工的缺点,镗床加工存在无法装夹的问题,从内孔打工艺孔,使用压板压装,也无法避免镗刀加工的碎屑划伤产品表面,且镗床加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铝质薄膜垫圈零件的车削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以解决铝质薄膜垫圈类零件车削加工无法装夹,及能够完成铝质薄膜垫圈类零件的外圆、内孔精确车削的技术问题。
[0009]为解决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
[0010]一种铝质薄膜垫圈类零件的车削加工装置,包括车削内孔工装及车削外圆工装,
[0011]所述车削外圆工装包括工装A和工装B,所述工装A及工装B分别通过车床四爪装夹,所述工装B通过车床尾座顶尖顶紧工装B的中心孔,依靠工装A和工装B端面顶紧被加工零件的左右两个端面;
[0012]所述车削内孔工装为工装C,所述工装C包括a、b两个部件,部件a和部件b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将铝质薄膜垫圈零件的两个端面压紧,所述部件a通过车床四爪装夹。
[0013]进一步地,所述车削内孔工装C为圆柱形。
[0014]一种铝质薄膜垫圈类零件的车削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S1:依照被加工薄膜垫圈零件尺寸,准备加工外圆工装并装配,车床花盘四爪装夹工装A,依靠工装A端面顶紧薄膜垫圈零件左端面,另一端使用车床尾座顶尖顶紧工装B的中心孔,工装B的端面压紧被加工薄膜垫圈零件的另一个端面;
[0016]S2:产品外圆的车削加工,将被加工薄膜垫圈零件60件毛坯料叠放,通过S1进行工装和被加工薄膜垫圈零件的装夹,在车床上进行外圆的车削加工;
[0017]S3:产品内孔的车削加工,将S2完成的60件薄膜垫圈零件整体放入工装C的内腔中,通过螺纹结构将铝质薄膜垫圈零件的两个端面压紧,沿内孔方向,车削铝质薄膜垫圈零件的内孔尺寸;
[0018]S4:修挂毛刺,长杠杆插入拆卸孔内,拧松螺纹结构,薄膜垫圈零件从工装C内腔取出,逐件分离,再用刀片修刮内孔外圆棱边毛刺。
[0019]进一步地,所述S1的工装A及工装B外圆车削加工为φ179,此尺寸要比被加工薄膜垫圈零件的外圆尺寸要小单边约1mm,将工装A及工装B右端面加工车削见光,保证右端面与轴线垂直。
[0020]本专利技术获得的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工艺操作方便,加工出来的工件尺寸精度高,不损伤铝质薄膜垫圈零件的两个端面,可有效保护铝质薄膜垫圈类零件的端面,保证端面无划伤,表面粗糙度及表观质量好;生产加工效率高,一次可以加工几十件产品,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加工。
附图说明
[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现有技术调节垫示意图;
[0024]图2:工装A示意图;
[0025]图3:工装B示意图;
[0026]图4:车削外圆工装示意图;
[0027]图5:车削内孔工装示意图;
[0028]其中:1

工装A,2

工装B,3

铝质薄膜垫圈零件,4

车床花盘,5

车床尾座顶尖,6

定位面,7

螺纹结构,8

拆卸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对于特别薄的垫圈类零件,无法装夹其外圆或内孔,导致无法进行车削加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工方法,首先进行工装的匹配性改制,保证工装A工装B与零件接触面平行,与车床主轴垂直,工装A、B的外圆尺寸要略小于被加工零件的外圆。其次,使用图2所示方法,将多个零件叠放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加工,将零件外圆尺寸加工到位。再次,使用图3所示方法,将零件的内孔尺寸加工到位,最后,分离各个零件,使用刀片修刮内孔和外圆棱边毛刺,即可得到产品。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
例仅仅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图2、图3为车薄膜垫圈类零件的外圆工装,由于不同零件尺寸不同,需要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具体尺寸车削返修一下工装。保证工装表面的垂直度、表面粗糙度及相关尺寸。
[0032]图4为车外圆装夹及车削示意图,车床花盘四爪(或者三爪)装夹工装A,依靠工装A右端面顶紧零件左端面,另一端使用车床尾座顶尖顶紧工装B的中心孔,工装B的端面压紧被加工零件的另一个端面,在车床上进行外圆的车削加工。
[0033]图5为车内孔工装及装夹示意图。车削加工时,车床装夹工装C外圆φ210,将60件零件整体放入工装C的内腔中,利用M190
×
2的螺纹结构,将铝质薄膜垫圈零件的两个端面压紧,从内孔方向,车削铝质薄膜垫圈零件的内孔尺寸。内孔加工完成后,使用加长杠杆插入拆卸孔内,拧松螺纹结构,即可取出零件。
[0034]创新采用车削加工的方法,来加工大尺寸薄膜垫圈的内孔和外圆。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35]依据被加工零件尺寸,自行加工工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质薄膜垫圈类零件的车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削内孔工装及车削外圆工装,所述车削外圆工装包括工装A和工装B,所述工装A及工装B分别通过车床四爪装夹,所述工装B通过车床尾座顶尖顶紧工装B的中心孔,依靠工装A和工装B端面顶紧被加工零件的左右两个端面;所述车削内孔工装为工装C,所述工装C包括a、b两个部件,部件a和部件b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将铝质薄膜垫圈零件的两个端面压紧,所述部件a通过车床四爪装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质薄膜垫圈类零件的车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削内孔工装C为圆柱形。3.一种铝质薄膜垫圈类零件的车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依照被加工薄膜垫圈零件尺寸,准备加工外圆工装并装配,车床花盘四爪装夹工装A,依靠工装A的右端面顶紧薄膜垫圈零件左端面,另一端使用车床尾座顶尖顶紧工装B的中心孔,工装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孝楠王胜来王有翊王燕辉刘淑娟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航天红岗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