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捞双刃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301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盲捞双刃铣刀,包括位于后端的夹持部分和位于前端的切削部分,所述切削部分所述远离所述夹持部分的一端面为钻尖部,所述切削部分上设有一对螺旋形的排屑槽至所述钻尖部,使所述钻尖部上形成有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所述钻尖部的中心尖角为平角,同时在所述排屑槽(21)与所述钻尖部的交界处设置弧形的第三切削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平角设置尖角,保证其捞出平面平整,第三切削刃的设置增加了切削锋利,避免出现毛刺现象,另外大的前角确保切削力,方便产品切削,以及增加磨背,保证其排尘性。保证其排尘性。保证其排尘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盲捞双刃铣刀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铣刀,尤其涉及一种盲捞双刃铣刀。

技术介绍

[0002]随着PCB行业发展,产品设计多样性,部分产品设计要求盲槽加工,而盲槽的要求比较独特,一是槽底部要求平整且对深度有明确要求,因为大多数盲槽都是用于插件,二是槽要求光滑,槽边无毛刺问题,三是对于尺寸要求较严。现有的铣刀已经无法满足,急需设计新的铣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满足上述需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盲捞双刃铣刀。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盲捞双刃铣刀,包括位于后端的夹持部分和位于前端的切削部分,所述切削部分所述远离所述夹持部分的一端面为钻尖部,所述切削部分上设有一对螺旋形的排屑槽至所述钻尖部,使所述钻尖部上形成有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所述钻尖部的中心尖角为平角,同时在所述排屑槽与所述钻尖部的交界处设置弧形的第三切削刃。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屑槽由螺旋角为20
°
至40
°
的沟槽形成。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削部分的一对排屑槽之间的部分上形成有磨背。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切削刃的前角为5
°
至20
°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削部分的直径0.3至3.175mm。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部分的直径为3.175mm。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平角设置尖角,保证其捞出平面平整,第三切削刃的设置增加了切削锋利,避免出现毛刺现象,另外大的前角确保切削力,方便产品切削,以及增加磨背,保证其排尘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所述切削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所述钻尖部结构示意图。
[0014]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0015]1——夹持部分;
ꢀꢀꢀꢀꢀꢀꢀꢀꢀꢀ
2——切削部分;
[0016]3——钻尖部;
ꢀꢀꢀꢀꢀꢀꢀꢀꢀꢀꢀꢀ
31——中心尖角;
[0017]4——主切削刃;
ꢀꢀꢀꢀꢀꢀꢀꢀꢀꢀ
5——副切削刃;
[0018]6——第三切削刃;
ꢀꢀꢀꢀꢀꢀꢀꢀ
7——磨背;
[0019]21——排屑槽;
ꢀꢀꢀꢀꢀꢀꢀꢀꢀꢀꢀ
8——前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1]参阅图1

3,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盲捞双刃铣刀,包括位于后端的夹持部分1和位于前端的切削部分2,切削部分2所述远离夹持部分1的一端面为钻尖部3,切削部分2设有一对螺旋角为20
°
至40
°
的螺旋形的排屑槽21至钻尖部3,使钻尖部3上形成有主切削刃4和副切削刃5,一对排屑槽21之间的部分上形成有磨背7。
[0022]参阅图1

2,本技术的主要创新是将钻尖部3的中心尖角31设置为180
°
,即绝对的平角,无公差,以便在加工盲槽时确保槽底的平整度。同时,在排屑槽21与钻尖部3的交界处设置弧形的第三切削刃6,以保证切削顺利和无毛刺产生,弥补中心尖角太平造成的切削力降低缺陷。
[0023]参阅图3,本技术采用大的前角8设计,主切削刃的主切削刃的前角8为5
°
至20
°

[0024]另外,该铣刀采用高钴含量硬质合金材料加工而成,其中切削部分的直径0.3至3.175mm,夹持部分的直径为3.175mm。
[0025]由此可见,本技术采用平角设置尖角,保证其捞出平面平整,第三切削刃的设置增加了切削锋利,避免出现毛刺现象,另外大的前角确保切削力,方便产品切削,以及增加磨背,保证其排尘性。
[0026]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盲捞双刃铣刀,包括位于后端的夹持部分(1)和位于前端的切削部分(2),所述切削部分(2)远离所述夹持部分(1)的一端面为钻尖部(3),所述切削部分(2)上设有一对螺旋形的排屑槽(21)至所述钻尖部(3),使所述钻尖部(3)上形成有主切削刃(4)和副切削刃(5),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尖部(3)的中心尖角(31)为平角,同时在所述排屑槽(21)与所述钻尖部(3)的交界处设置弧形的第三切削刃(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捞双刃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槽(21)由螺旋角为2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吉庆陈光俞建星
申请(专利权)人:金洲精工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