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2440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面结构,属于交通建设技术领域。所述路面结构包括:上面层、下面层、应力吸收层及水泥混凝土板;所述应力吸收层固定设置在所述下面层与所述水泥混凝土板之间;所述下面层固定设置在所述上面层与所述应力吸收层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路面结构可以降低污染,减少施工费用,节约时间,节约工程成本,保证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建设
,特别涉及一种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沥青混凝土路面取得很多成果,但是,由于厂区是上个世纪建设的,极大都为混凝土道路。近年来由于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和随着道路的荷载量与日剧增,这对原有路面结构的损坏也越来越严重。厂区内越来越多的旧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已经破烂不勘,正面临着重新翻修的工作。这就亟需将旧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改造。在现有技术中,采取以下方式:
[0003]1,是将水泥混凝土的面板打碎作为碎石基层,再在其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
[0004]2,二是将原有混凝土路面板进行整体拆除,然后再在其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
[0005]这对于厂区道路的白加黑的改造可以有效的改善原有路面的使用性能,从而延长道路使用寿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维修成本。
[0006]但是,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将既有的混凝土板破碎做成碎石基层,导致出现污染严重、噪声大、扬尘多、不经济、施工质量难以把控、影响埋在路面地下的跨路管线的安全和施工周期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路面结构,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板破碎做成碎石基层,导致出现污染严重、噪声大、扬尘多、不经济、施工质量难以把控、影响埋在路面地下的跨路管线的安全和施工周期长的技术问题。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路面结构包括:上面层、下面层、应力吸收层及水泥混凝土板;所述应力吸收层固定设置在所述下面层与所述水泥混凝土板之间;所述下面层固定设置在所述上面层与所述应力吸收层之间。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水泥混凝土板朝向所述下面层的端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应力吸收层嵌入所述凹槽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2

3cm。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面层包括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或SBS改性沥青混合料。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上面层通过粘层与所述下面层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粘层包括乳化沥青及粘层油。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下面层包括沥青混凝土。
[0015]进一步地,所述应力吸收层包括乳化沥青碎石下封层和玻纤土工格栅。
[0016]进一步地,所述水泥混凝土板的下方依次设置有上基层、中基层及底基层。
[0017]进一步地,所述上基层包括石灰、水渣及石子;所述中基层包括灰土;所述底基层包括干插片石。
[0018]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9]由于应力吸收层固定设置在下面层与水泥混凝土板之间,下面层固定设置在上面层与应力吸收层之间,所以,当要对厂区道路进行改造时,在水泥混凝土板上铺设应力吸收层,再在应力吸收层上铺设下面层,在下面层上铺设上面层,便于车辆行驶,通过应力吸收层预防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反射作用,防止应力反射裂缝,保证施工质量,不需要将混凝土板破碎做成碎石基层,可以减少水泥混凝土板破碎的噪声、粉尘,降低污染,保护环境,减少施工费用,节约时间,节约工程成本,不会影响埋在路面地下的跨路管线的安全,保证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路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面结构包括:上面层1、下面层2、应力吸收层3及水泥混凝土板4。
[0022]应力吸收层3固定设置在下面层2与水泥混凝土板4之间。
[0023]下面层2固定设置在上面层1与应力吸收层3之间。
[0024]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由于应力吸收层3固定设置在下面层2与水泥混凝土板4之间,下面层2固定设置在上面层1与应力吸收层3之间,所以,当要对厂区道路进行改造时,在水泥混凝土板4上铺设应力吸收层3,再在应力吸收层3上铺设下面层2,在下面层2上铺设上面层1,便于车辆行驶,通过应力吸收层3预防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反射作用,防止应力反射裂缝,保证施工质量,不需要将混凝土板破碎做成碎石基层,可以减少水泥混凝土板破碎的噪声、粉尘,降低污染,保护环境,减少施工费用,节约时间,节约工程成本,不会影响埋在路面地下的跨路管线的安全,保证施工质量。
[0025]具体地,水泥混凝土板4朝向下面层的端面上开设有凹槽。在本实施方式中,水泥混凝土板4朝向下面层的端面上可通过铣刨开设有凹槽。应力吸收层3嵌入凹槽内,凹槽的深度为2

3cm,便于铺设应力吸收层3。
[0026]具体地,上面层1包括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是由高含量粗集料、高含量矿粉、较大用量沥青、低含量中间粒径颗粒组成的骨架密实结构型沥青混合料,其含量较多的粗集料互相嵌锁组成高稳定性(抗变形能力强)的结构骨架,细集料矿粉、沥青和纤维稳定剂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将骨架胶结一起,并填充骨架空隙,使混合料有较好的柔性及耐久性。
[0027]上面层1包括SBS改性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是以基质沥青为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SBS改性剂,通过剪切、搅拌等方法使SBS均匀地分散于沥青中,同时,加入一定比例的专属稳定剂,形成SBS共混材料,利用SBS良好的物理性能对沥青做改性处理,SBS中聚苯乙烯链段和聚丁二烯链段明显地呈现两相结构,聚丁二烯为连续相,聚苯乙烯为分散相,使其具有2个玻璃化转变温度,第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1)为

88
‑‑
83℃,第二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2)为90℃,在Tg1

Tg2之间端基聚苯乙烯聚集在一起形成微区分散于聚丁二烯连续相之间,起到物理交联、固定链段、硫化增强及防冷流作用,具有硫化橡胶的高弹性和抗疲劳性能,当温度升至Tg2时,聚苯乙烯相软化和流动使得SBS具有树脂流动加工性。这种两相分
离结构使其能与沥青基质形成空间立体网络结构,从而有效地改善沥青的温度性能、拉伸性能、弹性、内聚附着性能、混合料的稳定性、耐老化性等。
[0028]其中,上面层1的厚度为4cm,型号为SMA

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0029]具体地,上面层1通过粘层与下面层2连接。粘层包括乳化沥青及粘层油,通过采用乳化沥青进行压注及压注水泥混凝土路面预留的温度缝、施工缝,保证施工质量。
[0030]其中,乳化沥青为PCR型SBS改性乳化沥青。
[0031]具体地,下面层2包括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是由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其强度主要来源于在两个方面:一是沥青与矿粉形成的胶结料的粘结力;另一是集料颗粒间的内摩阻力和锁结力。矿粉细颗粒(大多小于0.075毫米)的巨大表面积使沥青材料形成薄膜,从而提高了沥青材料的粘结强度和温度稳定性;而锁结力则主要在粗集料颗粒之间产生。选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面层、下面层、应力吸收层及水泥混凝土板;所述应力吸收层固定设置在所述下面层与所述水泥混凝土板之间;所述下面层固定设置在所述上面层与所述应力吸收层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混凝土板朝向所述下面层的端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应力吸收层嵌入所述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为2

3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层包括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或SBS改性沥青混合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陈宏博张爱华孙好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