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岑锡昌专利>正文

一种有利于空气交换的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232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利于空气交换的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包括玻璃阳光房和节能组件,节能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玻璃阳光房顶端;所述节能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蓄电箱,其电性连接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一端;电源线,其连接于所述蓄电箱的另一端;换气组件,其安装于所述玻璃阳光房的内部下方。该有利于空气交换的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通过换风扇配合输冷风管道和第二输风端口工作,使之地下室内部的冷气可以被陆续送入有降温需求的室内房间中,从而通过换气的结构来满足不同空间对温度的需求,使之资源均被充分利用;建筑物二楼中通过第一排热口和第一输风口分别实现对建筑物二楼室内热空气的排出以及将冷空气导入室内的功能。导入室内的功能。导入室内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利于空气交换的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通风
,具体为一种有利于空气交换的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其中建筑通风是为了提供人们呼吸用的新鲜空气和保持室内稳定的气温,使人们可以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内创造出一个独立的小气候。
[0003]目前现有的建筑通风大多都是采用空调技术来实现,空调不仅无法做到当今社会提倡的健康与节能,在广泛使用后还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有利于空气交换的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空气交换的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现有的建筑通风大多都是采用空调技术来实现,空调不仅无法做到当今社会提倡的健康与节能,在广泛使用后还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利于空气交换的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包括:
[0006]玻璃阳光房;
[0007]还包括:
[0008]节能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玻璃阳光房顶端;
[0009]所述节能组件包括:
[0010]太阳能电池板;
[0011]蓄电箱,其电性连接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一端;
[0012]电源线,其连接于所述蓄电箱的另一端;
[0013]换气组件,其安装于所述玻璃阳光房的内部下方;
[0014]所述换气组件包括:
[0015]支撑框架;
[0016]通风扇,其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部,所述通风扇的前端覆盖有过滤网格片;
[0017]遮雨罩,其安装于所述过滤网格片的前端;
[0018]换热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玻璃阳光房的底端右侧,所述玻璃阳光房的底端左侧设置有换冷组件,所述玻璃阳光房的底端设置有建筑物二楼,所述建筑物二楼的底端安装有建筑物一楼,所述建筑物一楼的底端设置有地下室。
[0019]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关于玻璃阳光房的顶端中心位置呈对称状分布,且太
阳能电池板、蓄电箱和电源线之间呈电性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通风扇等距离分布于支撑框架的内部,且支撑框架的开口尺寸与过滤网格片的外径尺寸之间相一致,所述过滤网格片和遮雨罩之间呈固定连接。
[0021]优选的,所述换热组件包括:
[0022]换热扇,所述换热扇的底端设置有输热风管道;
[0023]第一输风端口,其连接于所述输热风管道的另一端;
[0024]隔虫挡片,其覆盖于所述第一输风端口的外表面;
[0025]温度监测仪,其安装于所述隔虫挡片的底端。
[0026]优选的,所述换冷组件包括:
[0027]换风扇,所述换风扇的底端连接有输冷风管道;
[0028]第二输风端口,其设置于所述输冷风管道的另一端,所述换风扇、输冷风管道和第二输风端口之间相互连通。
[0029]优选的,所述建筑物二楼的内部顶端右侧设置有第一排热口;
[0030]第一输风口,其安装于所述建筑物二楼的内部顶端左侧;
[0031]第二排热口,其安置于所述建筑物一楼的内部顶端右侧,所述建筑物一楼的内部顶端左侧设置有第二输风口。
[0032]优选的,所述第一排热口和第一输风口关于建筑物二楼的内部中轴线呈对称状分布,且建筑物二楼和建筑物一楼之间呈一体化结构,而且第二排热口和第二输风口关于建筑物一楼的内部中轴线呈对称状分布。
[003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有利于空气交换的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有利于空气交换的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采用换热组件和换冷组件将玻璃阳光房、建筑物二楼、建筑物一楼和地下室连通起来的设计,使之地下室中的冷空气可以被利用输送至有降温需求的建筑物二楼、建筑物一楼中,而当寒冷天气来临时,可以通过玻璃阳光房收集到的热量来解决地下室中空气潮湿的问题。
[0034]1、本技术通过等距分布的三个通风扇同步传动,使之玻璃阳光房内空气与玻璃阳光房以外的空气之间可以交换流通起来,为维护建筑室内的空气质量提供方便,使之经过通风后空气质量更加优良,同时利用过滤网格片和遮雨罩分别达到滤除杂质以及遮雨的功能,避免玻璃阳光房的内部环境受到污染。
[0035]2、本技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来供蓄电箱蓄电,使之在经过电源线与换热扇、换风扇电性连接后可供其持续正常传动,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0036]3、本技术通过换热扇将玻璃阳光房内收集到的热量以及新鲜空气输送进入输热风管道,并由输热风管道端部第一输风端口直接排入地下室内部,以解决地下室内部空气潮湿的情况,同时通过隔虫挡片,可以避免地下室内的蟑螂以及其他虫类侵入输热风管道内部,直接阻断蟑螂进入建筑室内的这一路线。
[0037]4、本技术通过换风扇配合输冷风管道和第二输风端口工作,使之地下室内部的冷气可以被陆续送入有降温需求的室内房间中,从而通过换气的结构来满足不同空间对温度的需求,使之资源均被充分利用;建筑物二楼中通过第一排热口和第一输风口分别实现对建筑物二楼室内热空气的排出以及将冷空气导入室内的功能;建筑物一楼通过第二排
热口和第二输风口分别实现对建筑物一楼室内热空气的排出以及将冷空气导入室内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技术一种有利于空气交换的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39]图2为本技术一种有利于空气交换的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40]图3为本技术一种有利于空气交换的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的遮雨罩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图中:1、玻璃阳光房;2、节能组件;201、太阳能电池板;202、蓄电箱;203、电源线;3、换气组件;301、支撑框架;302、通风扇;303、过滤网格片;304、遮雨罩;4、换热组件;401、换热扇;402、输热风管道;403、第一输风端口;404、隔虫挡片;405、温度监测仪;5、地下室;6、换冷组件;601、换风扇;602、输冷风管道;603、第二输风端口;7、建筑物二楼;8、第一排热口;9、建筑物一楼;10、第二排热口;11、第一输风口;12、第二输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42]如图1

3所示,一种有利于空气交换的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包括:换气组件3包括:支撑框架301;通风扇302,其安装于支撑框架301的内部,通风扇302的前端覆盖有过滤网格片303;遮雨罩304,其安装于过滤网格片303的前端,通风扇302等距离分布于支撑框架301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利于空气交换的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包括:玻璃阳光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节能组件(2),其设置于所述玻璃阳光房(1)顶端;所述节能组件(2)包括:太阳能电池板(201);蓄电箱(202),其电性连接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1)的一端;电源线(203),其连接于所述蓄电箱(202)的另一端;换气组件(3),其安装于所述玻璃阳光房(1)的内部下方;所述换气组件(3)包括:支撑框架(301);通风扇(302),其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301)的内部,所述通风扇(302)的前端覆盖有过滤网格片(303);遮雨罩(304),其安装于所述过滤网格片(303)的前端;换热组件(4),其设置于所述玻璃阳光房(1)的底端右侧,所述玻璃阳光房(1)的底端左侧设置有换冷组件(6),所述玻璃阳光房(1)的底端设置有建筑物二楼(7),所述建筑物二楼(7)的底端安装有建筑物一楼(9),所述建筑物一楼(9)的底端设置有地下室(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利于空气交换的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01)关于玻璃阳光房(1)的顶端中心位置呈对称状分布,且太阳能电池板(201)、蓄电箱(202)和电源线(203)之间呈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利于空气交换的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扇(302)等距离分布于支撑框架(301)的内部,且支撑框架(301)的开口尺寸与过滤网格片(303)的外径尺寸之间相一致,所述过滤网格片(303)和遮雨罩(304)之间呈固定连接。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锡昌
申请(专利权)人:岑锡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