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板材连接的压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198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夹紧定位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板材连接的压紧装置,底盘上表面居中位置螺纹套接中心杆体的靠近顶端处套接有外套筒,外套筒的底面沿竖直方向滑动卡接的压持瓣体的下表面与第二板条的上表面贴合,外套筒内腔的顶面与压持瓣体的顶面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中心杆体靠近顶端处转动连接的转动手柄一端主视呈椭圆弧形状,转动手柄对应椭圆弧端点与其转动轴心之间的距离大于转动轴心与外套筒顶面之间的距离,中心杆体顶端的前、后壁分别套接有能够伸缩的限位柱,转动手柄的内侧壁设置有与限位柱套接匹配的侧槽,转动手柄正面和背面对应侧槽处套接有按钮,按钮的里端贯穿侧槽的端面;解决夹具对板条进行夹紧定位的适应性差的问题。位的适应性差的问题。位的适应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板材连接的压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夹紧定位装置
,具体为一种便于板材连接的压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加工以及工业应用行业,经常会遇到板材连接的工序。在一些特定场合,需要将中间位置设有开孔的第一板条与第二板条进行对接。一般的做法是:先将第二板条的一端覆盖在第一板条的一端上,然后在板条的侧面使用夹具将两块板条的重合段夹紧定位,然后再采用焊接等方式将两块板条连接在一起。但是当板条的安装空间限制时,难以从侧面对板条进行压紧定位;另外,当两块板条的宽度不一致或板条的宽度较宽时,同样难以使用夹具从侧面对板条进行夹紧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板材连接的压紧装置,以解决目前夹具对板条进行夹紧定位的适应性差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板材连接的压紧装置,包括第一板条和第二板条,所述第一板条表面的中部沿轴向分布有圆孔,所述第二板条的两端居中位置分别开设有豁口,所述第二板条的一端叠合在所述第一板条的上方,且所述豁口与所述圆孔对正,还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位于所述第一板条的下方,所述底盘上表面的居中位置螺纹套接有中心杆体,所述中心杆体的顶端依次贯穿所述圆孔和所述豁口,所述中心杆体靠近顶端的外围套接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的底面沿竖直方向滑动卡接有若干个压持瓣体,所述压持瓣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板条的上表面贴合,所述外套筒内腔的顶面与所述压持瓣体位于所述外套筒内腔部分的顶面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中心杆体位于所述外套筒上方的前壁和后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手柄,所述转动手柄的一端主视呈椭圆弧形状,所述转动手柄的底端与所述外套筒顶面相切,且转动手柄对应椭圆弧一端的端点与所述转动手柄转动轴心之间的距离大于转动轴心与所述外套筒顶面之间的距离,所述中心杆体顶端的前壁和后壁分别套接有能够伸缩的限位柱,所述转动手柄的内侧壁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套接匹配的侧槽,所述转动手柄正面和背面对应所述侧槽处套接有按钮,所述按钮的里端贯穿所述侧槽的端面。
[0005]优选的,所述中心杆体靠近顶端的前壁和后壁之间垂直开设有转轴孔,所述转轴孔的上方平行设置有圆柱腔体,所述限位柱的里端分别滑动套接于所述圆柱腔体内,且所述限位柱的里端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转动手柄内腔的前壁和后壁之间垂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套接于所述转轴孔内。
[0006]优选的,所述按钮与所述转动手柄的正面和背面之间分别套接有第四弹簧。
[0007]优选的,所述中心杆体底端的外围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底盘上表面的中心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螺纹套接匹配的螺纹孔。
[0008]优选的,所述底盘与所述第一板条之间设置有下部瓣体,所述下部瓣体的表面呈
扇环形,所述下部瓣体下表面的居中位置连接有底部柱体,所述底盘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底部柱体套接匹配的圆槽,所述圆槽内腔的底面与所述底部柱体的底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0009]优选的,所述压持瓣体内缘的上表面垂直连接有弧形竖板,所述弧形竖板的顶面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沿竖直方向滑动套接于所述外套筒的内腔中,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居中位置垂直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套接于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涉及的压紧装置能够对空间限制地点以及在不同宽度尺寸条件下,对第一板条和第二板条进行可靠的夹紧定位,以便于第一板条和第二板条的连接。
[0012]2.本技术涉及的夹紧装置能够对表面不平整的板条进行贴合压紧。
[0013]3.本技术设计的夹紧装置结构简单,使用轻便;而且能够对压紧状态进行锁定和灵活解锁,从而极大地方便了装置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心杆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转动手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压持瓣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底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第一板条;11

圆孔;2

第二板条;21

豁口;3

底盘;31

圆槽;32

第一弹簧;4

外套筒;41

第二弹簧;5

中心杆体;51

外螺纹;52

转轴孔;53

限位柱;54

圆柱腔体;55

第三弹簧;6

转动手柄;61

按钮;62

转轴;63

侧槽;64

第四弹簧;7

压持瓣体;71

弧形竖板;72

顶板;73

立柱;8

下部瓣体;81

底部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板材连接的压紧装置,包括第一板条1和第二板条2,第一板条1表面的中部沿轴向分布有圆孔11,第二板条2的两端居中位置分别开设有豁口21,第二板条2的一端叠合在第一板条1的上方,且豁口21与圆孔11对正,还包括底盘3,底盘3位于第一板条1的下方,底盘3上表面的居中位置螺纹套接有中心杆体5,中心杆体5的顶端依次贯穿圆孔11和豁口21,中心杆体5靠近顶端的外围套接有外套筒4,外套筒4的底面沿竖直方向滑动卡接有若干个压持瓣体7,压持瓣体7的下表面与第二板条2的上表面贴合,外套筒4内腔的顶面与压持瓣体7位于外套筒4内腔部分的顶面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41,中心杆体5位于外套筒4上方的前壁和后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手柄6,转动手柄6的一端主视呈椭圆弧形状,转动手柄6的底端与外套筒4顶面相切,且转动手柄6对应
椭圆弧一端的端点与转动手柄6转动轴心之间的距离大于转动轴心与外套筒4顶面之间的距离,中心杆体5顶端的前壁和后壁分别套接有能够伸缩的限位柱53,转动手柄6的内侧壁设置有与限位柱53套接匹配的侧槽63,转动手柄6正面和背面对应侧槽63处套接有按钮61,按钮61的里端贯穿侧槽63的端面。
[0023]综上,使用时,先将第二板条2的一端叠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板材连接的压紧装置,包括第一板条(1)和第二板条(2),所述第一板条(1)表面的中部沿轴向分布有圆孔(11),所述第二板条(2)的两端居中位置分别开设有豁口(21),所述第二板条(2)的一端叠合在所述第一板条(1)的上方,且所述豁口(21)与所述圆孔(11)对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盘(3),所述底盘(3)位于所述第一板条(1)的下方,所述底盘(3)上表面的居中位置螺纹套接有中心杆体(5),所述中心杆体(5)的顶端依次贯穿所述圆孔(11)和所述豁口(21),所述中心杆体(5)靠近顶端的外围套接有外套筒(4),所述外套筒(4)的底面沿竖直方向滑动卡接有若干个压持瓣体(7),所述压持瓣体(7)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板条(2)的上表面贴合,所述外套筒(4)内腔的顶面与所述压持瓣体(7)位于所述外套筒(4)内腔部分的顶面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41),所述中心杆体(5)位于所述外套筒(4)上方的前壁和后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手柄(6),所述转动手柄(6)的一端主视呈椭圆弧形状,所述转动手柄(6)的底端与所述外套筒(4)顶面相切,且转动手柄(6)对应椭圆弧一端的端点与所述转动手柄(6)转动轴心之间的距离大于转动轴心与所述外套筒(4)顶面之间的距离,所述中心杆体(5)顶端的前壁和后壁分别套接有能够伸缩的限位柱(53),所述转动手柄(6)的内侧壁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53)套接匹配的侧槽(63),所述转动手柄(6)正面和背面对应所述侧槽(63)处套接有按钮(61),所述按钮(61)的里端贯穿所述侧槽(63)的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板材连接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正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