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177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一电路背板,电路背板上形成有多个发光单元,多个发光单元均发第一颜色的光;提供第一色彩转换膜,将第一色彩转换膜切割形成多个第一色块;提供第二色彩转换膜,将第二色彩转换膜切割形成多个第二色块;以及分别将多个第一色块和多个第二色块转移至电路背板,并一一地设置于发光单元的出光侧;通过切割第一色彩转换膜形成第一色块,切割第二色彩转换膜形成第二色块,将第一色块和第二色块通过转移的方式设置于电路背板的发光单元的出光侧,克服了现有的喷墨打印和光刻胶掺杂图形化两种方案的缺点,工艺简单,容易实现,形成的显示面板显示效果好。显示效果好。显示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程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ED)阵列通常指在单片上集成高密度的像素发光单元所组成的二维阵列。通常单颗的Micro LED尺寸小于100μm。单色Micro

LED阵列与色彩转换层集成是实现Micro

LED全彩化的一种较为便捷可行的方法。单色的Micro

LED阵列可键合不同颜色的量子点色彩转换层,将每个Micro

LED的发光转换为不同颜色,形成Micro

LED阵列的全彩色显示。
[0003]目前制备量子点色彩转换层的技术主要有喷墨打印和光刻胶掺杂图形化两种方案。喷墨打印技术受设备精度限制,具备均匀性难以控制和“咖啡环”效应的特点,且在图形尺寸小于20μm时难以实现。光刻胶掺杂图形化技术虽然可以实现10μm以下小尺寸像素点的制备,但是掺杂的光刻胶容易使量子点退化,降低其转换效率,另外该方法造成大量的量子点浪费,为量子点的商业化带来很大阻碍。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旨在解决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问题。
[0006]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一电路背板,所述电路背板上形成有多个发光单元,多个所述发光单元均发第一颜色的光;提供第一色彩转换膜,将所述第一色彩转换膜切割形成多个第一色块;提供第二色彩转换膜,将所述第二色彩转换膜切割形成多个第二色块;以及分别将多个所述第一色块和多个所述第二色块转移至所述电路背板,并一一地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的出光侧;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一像素至少包括相邻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一所述发光单元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色块构成所述第一子像素,一所述发光单元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色块构成所述第二子像素,一单独的所述发光单元构成所述第三子像素。
[0007]通过切割第一色彩转换膜形成第一色块,切割第二色彩转换膜形成第二色块,将第一色块和第二色块通过转移的方式设置于电路背板的发光单元的出光侧,克服了现有的喷墨打印和光刻胶掺杂图形化两种方案的缺点,工艺简单,容易实现,形成的显示面板显示效果好。
[0008]可选地,在切割所述第一色彩转换膜时,设置所述第一色块的尺寸和所述发光单元的尺寸相同,且多个所述第一色块的排布与多个所述第一子像素的排布相同。通过设置第一色块的尺寸和发光单元的尺寸相同,且多个第一色块的排布与多个第一子像素的排布相同,使得第一色块和发光单元一一匹配,不会影响其他子像素的排布,在转移第一色块时无需调整第一色块的间距,容易实现。
[0009]可选地,在切割所述第一色彩转换膜时,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色块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间距,以分多次将多个所述第一色块转移至所述电路背板。如此设置,可在同样的面积下,在第一色彩转换膜上切割出更多的第一色块,减少第一色彩转换膜的剩余面积,实现第一色彩转换膜的高效利用,降低成本。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色块和所述第二色块分别对应地与所述发光单元连接。可使得发光单元的出光侧的光线全部进入第一色块和第二色块,避免光线从两者之间间隙的位置漏出造成光效损失。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色彩转换膜的尺寸大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尺寸。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第一色彩转换膜具有足够大的面积进行切割。
[0012]可选地,将所述第一色彩转换膜分为多个区,在每个区将所述第一色彩转换膜切割形成多个所述第一色块。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色彩转换膜上设有切割定位点,用于指示切割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保证切割的准确性。
[0014]可选地,提供所述第一色彩转换膜,包括:在量子点材料层相背的两侧表面分别依次形成阻隔材料层、基材层和光学微纳结构层,形成所述第一色彩转换膜。形成如此的第一色彩转换膜,能对其中的关键的量子点材料层具有良好的保护,形成稳定的结构,在切割后形成的第一色块亦可保持此特性,同时,转移后的第一色块与发光单元之间具有较大的间距,相比于量子点材料层直接形成在发热源的发光单元上的现有技术而言,不需要再设置隔热结构。
[0015]可选地,将多个所述第一色块转移至所述电路背板,包括:提供一转移件,所述转移件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多个拾取头,相邻两个所述拾取头的间距和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间距相同,使用多个所述拾取头拾取切割完毕的多个所述第一色块。将第一色彩转换膜切割形成多个第一色块完毕后,通过转移件将多个第一色块拾取并转移至电路背板,此方法简单且容易实现。在发光单元的巨量转移方法中也较为常用到与此类似的转移头,故可对现有的转移头进行重复利用,也可起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0016]可选地,还包括:在多个所述发光单元之间填充挡光结构。挡光结构填充在发光单元之间,能够避免相邻的发光单元的光线的串扰,避免出现杂散光。
[0017]可选地,还包括:在所述电路背板上形成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覆盖多个所述发光单元、多个所述第一色块和多个所述第二色块。封装层起到固定第一色块和第二色块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0019]图2为一种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一种实施例的第一色彩转换膜的剖面图。
[0021]图4为一种实施例的第一色彩转换膜的平面图。
[0022]图5为一种实施例的第一色彩转换膜切割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一种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一步骤的示意图。
[0024]图7为一种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一步骤的示意图。
[0025]图8为一种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剖面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00

显示面板,140

第一色彩转换膜,141

量子点材料层,142

阻隔材料层,143

基材层,144

光学微纳结构层,148

切割定位点;
[0028]11

电路背板,12

发光单元,13

挡光结构,14

第一色块,15

第二色块,16

封装层;
[0029]20

转移件,21

支架,22

拾取头,23

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一电路背板,所述电路背板上形成有多个发光单元,多个所述发光单元均发第一颜色的光;提供第一色彩转换膜,将所述第一色彩转换膜切割形成多个第一色块;提供第二色彩转换膜,将所述第二色彩转换膜切割形成多个第二色块;以及分别将多个所述第一色块和多个所述第二色块转移至所述电路背板,并一一地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的出光侧;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一像素至少包括相邻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一所述发光单元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色块构成所述第一子像素,一所述发光单元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色块构成所述第二子像素,一单独的所述发光单元构成所述第三子像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切割所述第一色彩转换膜时,设置所述第一色块的尺寸和所述发光单元的尺寸相同,且多个所述第一色块的排布与多个所述第一子像素的排布相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切割所述第一色彩转换膜时,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色块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间距,以分多次将多个所述第一色块转移至所述电路背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维刘政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