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426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35
本申请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包含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基板、多个发光芯片、驱动芯片以及调光组件。发光芯片位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并与固定于基板的驱动芯片电性连接;调光组件包括液晶层和公共电极层,液晶层位于公共电极层与发光芯片之间,调光组件还分为多个调光区,每个调光区对应一个发光芯片设置且包括至少两个子调光区,每个子调光区内设一个电极块,各个电极块用于与公共电极层形成不同的电场,以控制子调光区内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本申请背光模组基于不同电场独立控制对应区域液晶的偏转,以单独控制同一个发光芯片提供的光源在不同区域的透光度,进而无需添设发光芯片便可提高对比度,同时还降低打件固晶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以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包括液晶模组和背光模组,其中,液晶模组是一种非自发光显示器件,需要背光模组提供光源,以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功能。目前,液晶显示装置显示画面的高对比度成为主流市场的趋势。

2、现有技术中,通常将背光模组的背光区域划分为多个独立控制的调光区,每个调光区内至少包括一个发光芯片,基于独立控制对应区域内液晶的偏转角度,进而分别单独控制各个调光区内光源的透光亮度,以此保证显示画面的对比度。而若想提高对比度,就只能增加发光芯片的数量,此时会增加打件固晶的难度,进而降低打件固晶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以及包含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以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同时提高打件固晶的效率。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基板、多个发光芯片、驱动芯片以及调光组件。其中,基板具有第一表面,多个发光芯片间隔设置于第一表面上,并分别与固定于基板的驱动芯片电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并包裹各个所述发光芯片;所述电极块位于所述封装层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传输线,所述传输线连接于所述驱动芯片和所述电极块之间,所述传输线包括传输段和过孔,所述传输段位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过孔位于所述封装层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块包括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同一所述发光芯片发出的光线分别穿过所述第一电极块和所述第二电极块,且所述第一电极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并包裹各个所述发光芯片;所述电极块位于所述封装层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传输线,所述传输线连接于所述驱动芯片和所述电极块之间,所述传输线包括传输段和过孔,所述传输段位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过孔位于所述封装层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块包括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同一所述发光芯片发出的光线分别穿过所述第一电极块和所述第二电极块,且所述第一电极块与所述第二电极块距离所述第一表面的高度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块和所述第二电极块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平齐或至少部分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块包括第一电极块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杨龚立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