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特大顶管的中空加压膨胀式止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163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44
一种适用于特大顶管的中空加压膨胀式止水装置,包括钢套环、中空橡胶止水带、加压管、鼓风机和加压阀门,顶管管节位于所述钢套环的内侧,所述钢套环的内壁与顶管管节外侧之间为管节凹槽,所述管节凹槽内设置中空橡胶止水带,所述顶管管节设有预留孔洞,所述加压管穿过所述预留孔洞伸入所述关节凹槽,所述加压管的前端设有气嘴,所述中空橡胶止水带设有加压孔,所述气嘴伸入加压孔,所述加压管的后部设有加压阀门,所述加压管与鼓风机的出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可以有效的止水防渗,而且加压迅速工期短,操作简单易行。操作简单易行。操作简单易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特大顶管的中空加压膨胀式止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特大顶管止水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特大顶管的中空加压膨胀式止水装置,适用于特大顶管止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国的地下管线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加之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顶管技术将在我国地下管线的施工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伴随着顶管技术的不断发展,顶管机的口径越来越大,一些特大顶管机相继面世并得到普遍应用。由此在顶管施工时对于止水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顶管止水装置仅仅依靠管节接口凹槽处粘贴的一圈橡胶止水带,以此起到防渗止水的效果。但是传统止水带与管节凹槽等周围构件的接触并不是十分密实,仍留一定有空隙,水仍能可以从缝隙中渗流出来。这就使得传统的特大顶管止水装置止水效果不佳,达不到设计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特大顶管的止水装置与管节凹槽等周围构件之间接触并不十分密实,水仍能从缝隙中渗出,影响装置止水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特大顶管的中空加压膨胀式止水装置,能够有效避免上述常规特大顶管止水装置的缺点。本装置不但可以有效的止水防渗,而且加压迅速工期短,操作简单易行。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适用于特大顶管的中空加压膨胀式止水装置,包括钢套环、中空橡胶止水带、加压管、鼓风机和加压阀门,顶管管节位于所述钢套环的内侧,所述钢套环的内壁与顶管管节外侧之间为管节凹槽,所述管节凹槽内设置中空橡胶止水带,所述顶管管节设有预留孔洞,所述加压管穿过所述预留孔洞伸入所述关节凹槽,所述加压管的前端设有气嘴,所述中空橡胶止水带设有加压孔,所述气嘴伸入加压孔,所述加压管的后部设有加压阀门,所述加压管与鼓风机的出气口连通。
[0006]进一步,所述加压管有两根,两个加压管上下并排布置,所述两个加压管的后部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
[0007]再进一步,所述加压孔处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在中空橡胶止水带的加压孔上。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
[0009](1)本装置具有中空止水带加压膨胀,止水效果更好的优点。本申请装置通过加压阀门,利用鼓风机直接对中空橡胶止水带内部加压,止水带受压后膨胀,挤压管节凹槽等周边相邻构件,使得装置整体更加贴合顶管管节,减少缝隙,提高装置止水效率。
[0010](2)本装置具有加压管加压迅速,工期短的优点。本申请装置利用两台鼓风机,同时通过两根加压管对中空橡胶止水带进行加压。双重加压操作大大减少时间,提高加压效
率,减短工期。
[0011](3)本装置具有操作简单易行的优点。本申请装置涉及具体操作时,只需要打开加压阀门,利用鼓风机通过加压管与气嘴对中空橡胶止水带进行加压即可,操作十分简单易行。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适用于特大顶管的中空加压膨胀式止水装置的正视图。
[0013]图2为图2所示装置的1

1截面主剖面图。
[0014]图3为装置布置图。
[0015]图4中空橡胶止水带加压膨胀图。
[0016]图5为图2所示装置的A

A截面剖面图。
[0017]图6为中空橡胶止水带详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9]参照图1~图6,一种适用于特大顶管的中空加压膨胀式止水装置,包括顶管管节1、钢套环2、气嘴3、中空橡胶止水带4、连接杆5、加压管6、鼓风机7、加压孔8、密封圈9、预留孔洞10、管节凹槽11和加压阀门12。
[0020]顶管管节1,位于钢套环2的内侧。
[0021]钢套环2,套在顶管管节1外一圈。
[0022]气嘴3,位于加压管6上。通过加压孔8伸入中空橡胶止水带4中,并在周围缠绕密封圈9。
[0023]中空橡胶止水带4,位于管节凹槽11上。底部通过加压孔8与加压管6上的气嘴8套在一起,并套有一圈密封圈30。
[0024]连接杆5,固定在加压管6上,使得上下两根加压管成为一个整体。
[0025]加压管6,共有上下两根,位于管节凹槽11的装置预留孔洞10上。
[0026]鼓风机7,位于加压阀门12外。施工结束后,打开阀门,对止水带进行加压。
[0027]加压孔8,位于中空橡胶止水带底部。气嘴3从中进入中空橡胶止水带4,套有密封圈9。
[0028]密封圈9,套在中空橡胶止水带4底部的加压孔8上,使得加压过程中,气体不会从中泄漏。
[0029]预留孔洞10,位于管道凹槽11上。在顶管管节1制备时,在凹槽上预留孔洞。
[0030]管节凹槽11,位于顶管管节1上。
[0031]加压阀门12,位于加压管6上。打开阀门,则可利用鼓风机7给中空橡胶止水带4加压。
[0032]本实施例中,快速路环线下穿工程采用顶管法施工,矩形特大顶管的规格为14.8m*9.426m,采用橡胶止水带进行止水防渗。止水带的底部涂有强力胶水,粘贴在顶管管节的凹槽上。对接前涂上无腐蚀性润滑油以减少摩擦,避免与钢套环的对接时易发生翻转、移位和断裂。但止水带两侧与管节的接触不是十分密实仍留一定有空隙,装置存在缺陷,使
得水仍能从缝隙中渗流出来。而利用一种适用于特大顶管的中空加压膨胀式止水装置,止水带加压膨胀,减少装置与顶管管节凹槽的空隙,提高止水防渗的效果。
[0033]本实施例的的实施方案为:
[0034]1.围绕14.8m*9.426m特大矩形顶管管节1的管节凹槽11处等角度设置4个装置预留孔洞10,分别位于管节的四方,确保整个装置能贴合管节,便于装置在使用过程的正常运转。
[0035]2.先用连接杆5固定上下两根加压管6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再整体放入装置的预留的孔洞10。接着在中空橡胶止水带4的底部涂上强力胶水,粘贴在管节凹槽11上。
[0036]3.粘贴时止水带底部的加压孔8需对准加压管6上的气嘴3,最后在加压孔和气嘴的连接处套上密封圈9,避免加压时气体溢出。
[0037]4.待到钢套环2与顶管管节1对接成功后,打开加压阀门12,利用鼓风机7对中空橡胶止水带4进行加压。止水带加压后膨胀,挤压管节凹槽11等周围构件,使得装置与周围构件之间的接触更加密实,提高止水防渗效果。
[0038]本说明书的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技术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仅作说明用途。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本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构思所能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特大顶管的中空加压膨胀式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钢套环、中空橡胶止水带、加压管、鼓风机和加压阀门,顶管管节位于所述钢套环的内侧,所述钢套环的内壁与顶管管节外侧之间为管节凹槽,所述管节凹槽内设置中空橡胶止水带,所述顶管管节设有预留孔洞,所述加压管穿过所述预留孔洞伸入所述关节凹槽,所述加压管的前端设有气嘴,所述中空橡胶止水带设有加压孔,所述气嘴伸入加压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渔斌惠欢闫梦阳颜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铁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