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砂无尘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1619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型砂无尘收集装置,其基座下部设有底仓,传送带穿过底仓。基座上设有与挤压仓对应的落砂腔。挤压仓包括左、右仓体和连在两仓体的前、后侧间的弹性壁。左、右仓体能相靠近和远离且在左、右仓体相靠近和远离时,其上的盖体能够相应地作折叠和展开变化。左、右仓体的下部均设有托杆及与各托杆一一对应的插孔。在底仓的前、后壁板之间设有左右相对的帘布单元。帘布单元中的弹性帘布能够选择地与传送带的带面接触和分离。基座上设有与落砂腔连通的风道,该风道的一端对应匹配有风机。本专利改善了型砂收集作业中扬尘外溢显著、对车间环境造成污染、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问题。危害的问题。危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型砂无尘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型砂铸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型砂无尘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机械铸造领域,要使用型砂来造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型砂一般会被收集起来重复使用。铸造完成后,使用过的型砂会结成大块,故而在回收使用前需要把大块的型砂压碎,然后送入粉碎装置做粉碎处理。
[0003]以往的型砂回收过程中,在将结成大块的型砂压碎时,总会伴随有沙尘的外溢,造成车间污染,使工人工作环境恶化,而危害到工人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改善型砂收集作业中扬尘外溢显著、对车间环境造成污染、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型砂无尘收集装置。
[0005]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型砂无尘收集装置,包括基座、传送带、安装在基座上部的挤压仓和安装在基座下部的底仓。
[0006]所述传送带在所述底仓的前、后壁板之间穿过。
[0007]所述基座上,对应在所述挤压仓下方形成有落砂腔;所述传送带由所述落砂腔的下方经过。
[0008]所述挤压仓包括左、右仓体和连接在左、右仓体的前、后侧的弹性壁。所述基座上设有能够驱使所述左、右仓体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驱动单元。
[0009]所述弹性壁呈弹簧状的折叠状态,这样在左、右仓体沿左右方向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时,所述弹性壁能够相应地作折叠起来和展开状态的变化。
[0010]所述左、右仓体的上端面上形成有槽,该槽与能够在左右方向上折叠和展开的盖体相匹配。所述盖体插入所述槽内,在左、右仓体相互靠近和远离的过程中,所述盖体能够相应地作折叠和展开状态的变化。
[0011]所述左、右仓体的下部均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托杆且左仓体上的托杆与右仓体上的托杆相互交叉,即左仓体上的各托杆分别对应地插入右仓体上两两相邻的两个托杆之间。所述左、右仓体上分别设有与各托杆一一对应的插孔。
[0012]在左、右仓体相互靠近和远离的过程中,托杆自由端能够相对远离和靠近对应插孔的端口,要求确保在两个仓体相互远离时托杆的端部不会移出对应的插孔。
[0013]在所述底仓的前、后壁板之间设有能够相对的帘布单元,该相对的帘布单元对应在所述落砂腔下端口的左侧和右侧。
[0014]所述帘布单元中的弹性帘布能够选择地与所述传送带的带面接触和分离,使得所述弹性帘布与所述传送带的带面相接触时能够在所述落砂腔的下端口形成槽空间,即相对的弹性帘布、传送带的带面以及底仓的前、后壁板围成一个上端开口的槽型;
[0015]使得所述弹性帘布与所述传送带的带面相分离时能够在弹性帘布的下端与传送
带的带面之间形成垂直方向的间距,此时,所述传送带运行不会受到弹性帘布的阻碍。
[0016]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落砂腔连通的风道,该风道的一端对应匹配有风机。启动风机能够形成抽吸负压而将粉尘吸走。
[0017]使用时,先将大块的型砂放在挤压仓内,此时的左、右仓体处于相对远离的状态,由托杆承托着大块的型砂,弹性帘布压在传送带的带面上形成槽空间,传送带此时停止运行。将盖体置在所述槽内后,启动驱动单元使左、右仓体相互靠近而将大块的型砂压碎,被压碎的型砂会经落砂腔落在传送带的带面上。挤压过程产生的扬尘会留置在封闭空间内,不会外溢到车间。启动驱动单元使左、右仓体相互远离并回到初始状态后,启动风机将残存在粉尘收集起来。最后,使弹性帘布与传送带的带面之间形成间距,然后启动传送带将型砂输送到下一工序。
[0018]进一步,所述左、右仓体与所述基座之间设有相互匹配的线型滑轨结构。所述驱动单元为液压缸或气压缸。
[0019]进一步,所述帘布单元包括设在框a中的弹性帘布a、设在框b中的弹性帘布b,以及分别用于驱动所述框a、所述框b升降移动的动力传动组。所述框a对应在所述传送带的带面上方,所述框b对应在所述传送带的带面下方。
[0020]所述弹性帘布a的宽度、所述弹性帘布b的宽度均大于所述传送带的宽度。
[0021]进一步,所述动力传动组为电机驱动下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
[0022]进一步,所述弹性帘布a的上部形成有弹簧状的折叠结构,所述弹性帘布b的下部形成有弹簧状的折叠结构,使得所述框a带动所述弹性帘布a升降时,弹性帘布a的折叠结构能够折叠收拢和展开,使得所述框b带动所述弹性帘布b升降时,弹性帘布b的折叠结构能够折叠收拢和展开。要求保证在弹性帘布a下移过程中其上部的折叠结构始终处于未完全展开的状态,在弹性帘布b上移过程中其下部的折叠结构始终处于未完全展开的状态。即,弹性帘布a下移时,对应地,弹性帘布b上移;弹性帘布a上移时,对应地,弹性帘布b下移。
[0023]进一步,所述底仓的前、后壁板之间设有转轴,在转轴上设有与所述框a、框b上设置的齿条相啮合的齿轮。电机驱动转轴旋转时,齿轮与齿条啮合而带动框a和框b升降移动。
[0024]进一步,所述基座上设置的与所述落砂腔连通的风道与竖向管道连通。所述风机装在竖向管道的上部。所述竖向管道的管腔上部设有振动器和与振动器匹配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下部设有在竖直方向上相间布置的多层叶片,且最下层的叶片处于所述风道端口上方。所述竖向管道相对所述风道向下延伸一定长度直至在基座下端面设置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连接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筒体,筒体的下端口设有筒盖。
[0025]所述风机抽吸到风道内的粉尘大部分会粘附在叶片上,在振动器使叶片振动时能够将粉尘抖落到筒体内。开启筒盖能够将沉积的粉尘倒出。本专利方案下,在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仍需要设置一个集尘布袋,该集尘布袋的纺织密度要求能够防止吸尘渗出。
[0026]本技术有益效果是,其改善了型砂收集作业中扬尘外溢显著、对车间环境造成污染、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中弹性帘布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技术中弹性帘布与传送带相作用的状态过程示意图。
[0030]图中符号说明:10基座,101落砂腔,102风道,103单向片,104 竖向管道,105凸台,106筒体,107筒盖,20传送带;1挤压仓,11左仓体,12右仓体,13弹性壁,14槽,15托杆,16插孔,2液压缸,3风机,4振动器,5传动杆,51叶片,6底仓,61箱块,62电机一,63电机二,64框a,65弹性帘布a,66框b,67弹性帘布b,7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32]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型砂无尘收集装置,包括基座10、传送带20、安装在基座10上部的挤压仓1和安装在基座10下部的底仓6。
[0033]所述传送带20在所述底仓6的前、后壁板之间穿过,沿左右方向。
[0034]所述基座10上,对应在所述挤压仓1下方形成有落砂腔101。所述传送带20由所述落砂腔101的下部经过。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砂无尘收集装置,包括基座、传送带和挤压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基座下部的底仓;所述传送带在底仓的前、后壁板之间穿过;所述基座上,对应挤压仓下方形成有落砂腔,传送带经由落砂腔下方;所述挤压仓包括左、右仓体和连接在左、右仓体的前侧、后侧的弹性壁,该弹性壁呈弹簧状的折叠状态;所述基座上设有能驱使左、右仓体相靠近和远离的驱动单元;所述左、右仓体的上端面设有能在左右方向上折叠和展开的盖体,左、右仓体相靠近和远离时,所述盖体能够相应地作折叠和展开变化;所述左、右仓体的下部均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托杆且左仓体上的托杆与右仓体上的托杆相互交叉;所述左、右仓体上分别设有与各托杆一一对应的插孔;在所述底仓的前、后壁板之间设有能够相对的帘布单元,该相对的帘布单元对应在所述落砂腔下端口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帘布单元中的弹性帘布能够选择地与所述传送带的带面接触和分离,使弹性帘布与传送带的带面相接触时能够在落砂腔的下端口形成槽空间;使弹性帘布与传送带的带面相分离时能够在弹性帘布的下端与传送带的带面之间形成垂直方向的间距;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落砂腔连通的风道,该风道的一端对应匹配有风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砂无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仓体与所述基座之间设有相互匹配的线型滑轨结构;所述驱动单元为液压缸或气压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砂无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帘布单元包括设在框a中的弹性帘布a、设在框b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天永宋文乐刘明章李中刚
申请(专利权)人:乳山市东昌铸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