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液循环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157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切削液循环控制系统,包括:切削室、浆液缸、驱动装置以及切削液管路。其中,切削室内采用金属丝切割硅棒方案,浆液缸用于蓄存切削液,驱动装置能够将浆液缸的切削液沿切削液管路输送到切削室,还能够将浆液缸内的切削液快速地排放。通过驱动装置与切削液管路,能够实现在单根硅棒的切割过程中切削液的循环利用;而在单次硅棒切割完毕后能够将浆液缸的切削液快速排放。将浆液缸的切削液快速排放。将浆液缸的切削液快速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切削液循环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材料加工
,特别是涉及切削液循环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太阳能光伏行业中,通常将生长得到的硅棒进行切割,以此来得到预定厚度的硅片。其中硅棒的切割方法主要包括两种:第一种是内圆切割法,即采用环形薄片状的内径锯和磨料进行切片,第二种是多线切割法,即通过金属丝的高速往复运动,将硅棒切割为薄片。由于多线切割法其切削效率较高,因此已经逐渐取代内圆切割法。在通过多线切割法加工硅棒的过程中,由于金属丝与硅棒高速摩擦产生的温度很高,因此需要采用切削液对金属丝进行降温,另外切削液还具有润滑金属丝的作用。
[0003]现有的多线切割法切割硅棒的过程中,一般将浆液缸中的切屑液输送到切削室,然后将切削液收集,收集后的切削液再回流到浆液缸内,以实现切削液的多次使用。这种方案能够降低切削液的使用成本,但是也存在三个问题。第一,切削室的切削液未能及时地循环流入到浆液缸,存在浆液缸的切削液不足的风险;第二,切削液多次循环使用时,切削液中混入的切削屑容易使得金属丝和硅棒折断,这降低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第三,位于浆液缸内的切削液采用浆液缸自身的出口排放,存在排放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切削液循环控制系统,以实现在单根硅棒的切割过程中切削液的循环利用;当单根硅棒切割完毕后能够实现浆液缸内切削液的快速排放,以便于重新向浆液缸输送切削液,从而确保切削液的干净程度,提高硅棒切割的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
[0005]一种切削液循环控制系统,所述切削液循环控制系统包括:
[0006]切削室;
[0007]浆液缸,用于蓄存切削液,所述浆液缸包括第一进液口和第一排液口;
[0008]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元件;
[0009]切削液管路,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
[0010]所述第一管路包括相连通的A1端和A2端,所述A1端沿所述第一排液口延伸进入到所述浆液缸的内腔底部,所述A2端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进液口连通;
[0011]所述第二管路包括相连通的B1端和B2端,所述B1端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出液口连通,所述B2端与所述切削液循环控制系统以外的外部空间连通,所述第二管路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控制切削液沿所述第二管路进入到所述切削液循环控制系统以外的外部空间;
[0012]所述第三管路包括相连通的C1端和C2端,所述C1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B1端之间,所述C2端与所述切削室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三管路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控制切削液沿所述第三管路进入到所述切削室;
[0013]所述第四管路包括相连通的D1端和D2端,所述D1端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所述D2端与所述切削室的出液口连通。
[0014]上述切削液循环控制系统,在单根硅棒的切削过程中切削液能够通过驱动装置的第一驱动元件沿第一管路、第三管路进入到切削室,在切削室喷淋后的切削液能够沿第四管路直接进入到浆液缸内,如此实现单根硅棒切割过程的切削液的实时循环使用,降低了浆液缸内切削液不足的风险。当单根硅棒切割完毕后,第一驱动元件沿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将切削液快速地排放到所述切削液循环控制系统以外的外部空间,切削液排放到所述切削液循环控制系统以外的外部空间时能够将切削屑同时带出,在下次切割硅棒时再重新向浆液缸内注入切削液,如此能够保证切削液的清洁,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浆液缸的侧面且靠近浆液缸底部位置设置有排液通道和第三控制阀,所述排液通道连通所述浆液缸内腔与所述切削液循环控制系统以外的外部空间,所述第三控制阀控制所述排液通道连通和关闭。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液通道和所述第三控制阀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排液通道位于所述浆液缸的同一水平面,两个所述第三控制阀分别控制两个所述排液通道的连通和关闭。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A1端设置有过滤罩。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削液循环控制系统还包括补液缸,所述补液缸内蓄存有切削液;所述浆液缸还包括第二进液口,所述切削液管路还包括第五管路;
[0019]所述第五管路包括相连通的E1端和E2端,所述E1端与所述第二进液口连通,所述E2端与所述补液缸的出液口连通。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元件,所述第二驱动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五管路上。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削液循环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所述第二驱动元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均电性连接。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均为电磁控制阀。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为浆液泵或者隔膜泵。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浆液缸的底端设置有滚轮。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切削液循环控制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切削液循环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的切削液循环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29]附图标记:
[0030]100、切削室;
[0031]200、浆液缸;210、第一进液口;220、第一排液口;230、排液通道;
[0032]240、第二进液口;250、滚轮;
[0033]300、驱动装置;310、第一驱动元件;320、第二驱动元件;
[0034]400、切削液管路;410、第一管路;411、过滤罩;420、第二管路;
[0035]421、第一控制阀;430、第三管路;431、第二控制阀;440、第四管路; 450、第五管路;
[0036]500、补液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削液循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液循环控制系统包括:切削室;浆液缸,用于蓄存切削液,所述浆液缸包括第一进液口和第一排液口;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元件;切削液管路,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包括相连通的A1端和A2端,所述A1端沿所述第一排液口延伸进入到所述浆液缸的内腔底部,所述A2端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包括相连通的B1端和B2端,所述B1端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出液口连通,所述B2端与所述切削液循环控制系统以外的外部空间连通,所述第二管路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控制切削液沿所述第二管路进入到所述切削液循环控制系统以外的外部空间;所述第三管路包括相连通的C1端和C2端,所述C1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B1端之间,所述C2端与所述切削室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三管路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控制切削液沿所述第三管路进入到所述切削室;所述第四管路包括相连通的D1端和D2端,所述D1端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所述D2端与所述切削室的出液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液循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缸的侧面且靠近浆液缸底部位置设置有排液通道和第三控制阀,所述排液通道连通所述浆液缸内腔与所述切削液循环控制系统以外的外部空间,所述第三控制阀控制所述排液通道连通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祥
申请(专利权)人:阜宁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