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洗可引流的灌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131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冲洗可引流的灌肠装置,包括灌肠袋、肛管、冲洗导管和冲洗导管上设置的冲洗开关,肛管内部设置有内置管,内置管由肛管末端贯通至肛管前端,内置管外壁与肛管内壁构成一冲洗通道,内置管内部构成一引流通道;所述内置管末端通过引流导管连通引流袋,引流导管上设置引流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冲洗可引流的灌肠装置,以适用于大便失禁患者使用,内置管内部构成的引流通道用于引流粪便等排出物,内置管外周的冲洗通道用于冲洗,不保留灌肠时,患者无需使用便盆等辅助物;肛管的气囊注气后可防止肛管滑脱,也可防止排泄物不受控制外流;保留灌肠时,能保证灌肠液需要保留的时间。肠液需要保留的时间。肠液需要保留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洗可引流的灌肠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冲洗可引流的灌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灌肠是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常用手段,灌肠袋是具体的实施工具。普通的灌肠袋肛管较粗,质地较硬,刺激性强,易造成肠粘膜的损伤。传统单通道灌肠法易出现灌肠液及粪便外流等情况,肠道排泄物会对会阴部皮肤产生很大的刺激,需要频繁更换床单位、擦身等,既增加了患者的不适,又增加了照护人员的负担。药物或者钡餐等灌肠液未能保持足够长的时间,灌肠效果差,极易出现失控现象。
[0003]另外,一些重症患者如昏迷、瘫痪、脊髓损伤、机体多器官功能受损等因素影响,大便失禁的发生率高达50%,大便失禁随之带来诸多并发症,包括失禁相关性皮炎、压力性损伤、尿路感染等。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冲洗可引流的灌肠装置,以适用于大便失禁患者使用,内置管内部构成的引流通道用于引流粪便等排出物,内置管外周的冲洗通道用于冲洗,不保留灌肠时,患者无需使用便盆等辅助物;肛管的气囊注气后可防止肛管滑脱,也可防止排泄物不受控制外流;保留灌肠时,能保证灌肠液需要保留的时间。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冲洗可引流的灌肠装置,包括灌肠袋、肛管、冲洗导管和冲洗导管上设置的冲洗开关,所述肛管内部设置有内置管,内置管由肛管末端贯通至肛管前端,内置管外壁与肛管内壁构成一冲洗通道,内置管内部构成一引流通道;所述内置管末端通过引流导管连通引流袋,引流导管上设置引流开关。
[0007]进一步的,所述肛管外壁套装有气囊,气囊通过充气管连接手动充气装置,充气管上设置充气阀,所述手动充气装置包括活塞式打气筒。
[0008]进一步的,所述气囊外壁上设置有凸起的摩擦粒。
[0009]进一步的,冲洗通道的前端设置活瓣式开口,活瓣式开口围绕在引流通道外围。
[0010]进一步的,所述肛管末端设置引流接口和冲洗接口,引流导管通过引流接口连通所述引流通道,冲洗导管通过冲洗接口连通所述冲洗通道。
[0011]进一步的,所述引流接口、冲洗接口由分别向肛管两侧外部延伸的弯管构成,所述冲洗接口上开设引流口,所述引流接口穿设引流口。
[0012]进一步的,所述引流口上设置密封圈。
[0013]进一步的,所述肛管外壁设置有刻度线和刻度数。
[0014]进一步的,所述灌肠袋设置盖子。
[0015]进一步的,所述灌肠袋和引流袋外壁设置刻度线。
[0016]进一步的,所述灌肠袋设置盖子。
[0017]进一步的,所述灌肠袋和引流袋外壁设置刻度线,肛管用软硅胶材料制成。
[00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冲洗可引流的灌肠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0019](1)本技术集灌肠袋和引流袋为连接式套件,无需使用便盆等另外物品来接排泄物;肛管有套管式的三个腔:可控气囊腔、冲洗腔、引流腔;肛管上设置可控气囊,气囊表面是小颗粒状的,增加了接触面积和摩擦力,注气后可防止肛管滑出;保留灌肠时,该气囊可防止液体或者大便流出,保证灌肠液需要保留的时间;不保留灌肠时,患者无需使用便盆等辅助物,避免臀部或髂部长时间放置便盆引起不适或压力性损伤等,也可避免污染衣裤、床单;本装置可适用于昏迷、瘫痪、脊髓损伤、机体多器官功能受损等重症患者,护士不用担心患者不配合而污染衣裤和床单位。
[0020](2)本技术所述的肛管采用软硅胶材料,舒适性增加,标有刻度,插入深度一目了然。冲洗通道的前端设置活瓣式开口,在停止冲洗后,冲洗物粘附在引流通道外壁上,避免粪便或药物等反向流入。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引流接口及其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肛管及气囊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
肛管;2

内置管;3

气囊;4

充气阀;5

手动充气装置;6

盖子;7
‑ꢀ
灌肠袋;8

冲洗开关;9

冲洗导管;10

引流导管;11

引流开关;12

引流袋;13

刻度线;14

刻度数;201

冲洗通道;202

引流通道;203

冲洗接口; 204

引流接口;205

密封圈;206

引流口;207

摩擦粒。
具体实施方式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8]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9]如图1至3所示,一种冲洗可引流的灌肠装置,包括灌肠袋7、肛管1、冲洗导管9和冲洗导管9上设置的冲洗开关8,所述肛管1内部设置有内置管2,内置管2由肛管1末端贯通至肛管1前端,内置管2外壁与肛管1内壁构成一冲洗通道201,内置管2内部构成一引流通道202;所述内置管2 末端通过引流导管10连通引流袋12,引流导管10上设置引流开关11。
[0030]本技术所述的内置管2内部构成的引流通道202用于引流粪便等排出物,内置管2外周的冲洗通道201用于冲洗,引流通道202与冲洗通道201 互不相通,冲洗时打开冲洗开关8进行冲洗;大便失禁患者,使用时首先指检确定无大便嵌顿,然后定时开放引流管的引流开关排便,减少大便次数,减轻排泄物对肛周及会阴部皮肤的刺激,防止相关并发症的
发生;不保留灌肠时,患者无需使用便盆等辅助物。
[0031]所述肛管1外壁套装有气囊3,气囊3通过充气管连接手动充气装置5,充气管上设置充气阀4。所述手动充气装置5为活塞式打气筒。持续使用时使用手动充气装置5给气囊每隔2小时放气5

10分钟。所述气囊3外壁上设置有凸起的摩擦粒207。气囊3表面是小颗粒状的摩擦粒207,增加了接触面积和摩擦力,注气后可防止肛管滑出;保留灌肠时,该气囊可防止液体或者大便流出,保证灌肠液需要保留的时间;本技术肛管构成套管式的三腔:可控气囊腔、冲洗腔、引流腔,三腔互不相通;手动充气装置5和气囊腔相通,灌肠袋和冲洗腔相通,灌肠时引流袋连接的引流开关关闭,引流腔和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洗可引流的灌肠装置,包括灌肠袋(7)、肛管(1)、冲洗导管(9)和冲洗导管(9)上设置的冲洗开关(8),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1)内部设置有内置管(2),内置管(2)由肛管(1)末端贯通至肛管(1)前端,内置管(2)外壁与肛管(1)内壁构成一冲洗通道(201),内置管(2)内部构成一引流通道(202);所述内置管(2)末端通过引流导管(10)连通引流袋(12),引流导管(10)上设置引流开关(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洗可引流的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1)外壁套装有气囊(3),气囊(3)通过充气管连接手动充气装置(5),充气管上设置充气阀(4);所述手动充气装置(5)包括活塞式打气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洗可引流的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3)外壁上设置有凸起的摩擦粒(20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洗可引流的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冲洗通道(201)的前端设置活瓣式开口(208),活瓣式开口(208)围绕在引流通道(202)外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洗可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丽萍裴利珍高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