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创伤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054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骨科创伤清洗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体组件、固定组件、清洗组件和控制装置,在进行清洗前松开鸭嘴扣将患者的需要清洗的下肢放入到清洗箱体组件中,使用固定组件将下肢进行固定,找准患者下肢需要清洗的部位后通过清洗组件喷射消毒液进行清洗,清洗液的清洗将创口深处内部冲洗干净,同时清洗箱体组件能防止清洗产生的废液四处飞溅,解决了目前骨科创伤清洗存在的深处的创口难以得到有效的清洗,同时喷射消毒液时的产生的废液会飞溅到四周,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创伤清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骨科创伤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处理下肢受伤的骨科患者的过程中,需要对前期的伤口清创和后期的护理过程中需要对伤口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为使用注射器将清洗消毒液喷射到创口处,然后使用无菌棉进行擦洗,使用引流瓶收集废液,由于骨科患者的创口一般比较深,在使用棉球擦洗的过程中会造成患者的疼痛感,深处的创口难以得到有效的清洗,同时喷射消毒液时的产生的废液会飞溅到四周,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骨科创伤清洗装置,通设置清洗箱体组件、固定组件和清洗组件,松开鸭嘴扣将患者的需要清洗的下肢放入到清洗箱体组件中,使用固定组件将下肢进行固定,找准患者下肢需要清洗的部位后通过清洗组件喷射消毒液进行清洗,清洗液的清洗将创口深处内部冲洗干净,同时清洗箱体组件能防止清洗产生的废液四处飞溅,解决了目前骨科创伤清洗存在的深处的创口难以得到有效的清洗,同时喷射消毒液时的产生的废液会飞溅到四周,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骨科创伤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体组件、固定组件、清洗组件和控制装置。
[0006]所述清洗箱体组件包括上箱体、下箱体、鸭嘴扣和合页,所述上箱体设置于所述下箱体的顶部,所述上箱体的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上箱体的另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下箱体的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下箱体的另内部一侧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上箱体的底部一侧通过所述合页与所述下箱体的顶部一侧铰接,所述上箱体的底部另一侧通过所述鸭嘴扣与所述下箱体的顶部另一侧连接;
[0007]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三气囊和所述第四气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的内部;
[0008]所述清洗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一清洗装置和第二清洗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上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下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清洗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二清洗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上方;
[0009]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第一气泵、第二气泵、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一三叉管、第二三叉管、第一弹簧管、第二弹簧管、排水管、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五开关、第六开关、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所述控制箱的内部,所述第一水泵安装于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部,所述第二水泵安装于所述控制箱的内壁底部,所述第一气泵和所述第二气泵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
隔板的顶部,所述控制箱的内壁一侧开设有气孔,所述第五开关呈环形设置于所述控制箱的表面,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三开关、所述第四开关和所述第六开关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于所述控制箱的表面位于所述第五开关的一侧,所述第一三叉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三叉管的另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连通,所述第二三叉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三叉管的另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气囊和所述第四气囊连通,所述第一弹簧管的一端依次贯通连接所述控制箱和所述第一水泵并延伸至所述控制箱的外部,所述第一弹簧管的另一端贯通所述下箱体与所述第一清洗装置连通,所述第二弹簧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管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二弹簧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清洗装置连通,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依次贯通连接所述控制箱和所述第二水泵并延伸至所述控制箱的外部,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下箱体的底部连通。
[001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箱体的底部设有一与内部连通的第一开口部,所述下箱体的顶部设有一与内部连通的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一开口部朝向所述第二开口部,所述上箱体与所述下箱体之间设置有密封条。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的形状为大小相同的半圆形,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四凹槽的形状为大小相同的半圆形,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的形状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三气囊和所述第四气囊的形状分别与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的形状相适配。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的一端用于连接引流瓶进行排污,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的材料为颜色透明的亚克力板。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簧管的一端用于导入消毒水。
[001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丝杆、第一滑块、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丝杆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上箱体的内部一侧,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上箱体的内部另一侧,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箱体远离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箱体远离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一丝杆的表面且与所述第一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内部设置的螺纹与所述第一丝杆表面设置的螺纹方向相反大小相同,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的大小和形状均完全一致,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的大小和形状均完全一致,所述第二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二丝杆的表面且与所述第二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结构和大小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和大小均相同,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呈镜像分布于所述下箱体的内部。
[0015]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清洗装置包括连接管道和喷洒装置,所述连接管道的表面设置有半圆形的圆弧部,且该半圆形的圆弧部开口朝向所述下箱体,所述连接管道的两端封闭,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喷洒装置设置于所述半圆形的圆弧部的表面,且与所述连接管道连通,所述连接管道的顶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第二清洗装置的结构和大小与所述第一清洗装置的结构和大小均相同,且所述第二清洗装置与所述第一清洗装置呈镜像分布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顶部。
[0016]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喷洒装置包括固定管和电磁阀,所述固定管设置与所述连接管道圆弧部的表面且与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连通,所述电磁阀设置于所述连接管的内部。
[0017]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簧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道连通,所述第二弹簧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清洗装置中设置的所述连接管道连通。
[0018]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气泵处于启动、关闭、正转和反转中任意一种状态,所述第二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气泵处于启动、关闭、正转和反转中任意一种状态,所述第三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水泵处于启动和关闭中任意一种状态,所述第四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水泵处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创伤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箱体组件(100),所述清洗箱体组件(100)包括上箱体(101)、下箱体(102)、鸭嘴扣(103)和合页(104),所述上箱体(101)设置于所述下箱体(102)的顶部,所述上箱体(101)的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10101),所述上箱体(101)的另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10102),所述下箱体(102)的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10201),所述下箱体(102)的另内部一侧开设有第四凹槽(10202),所述上箱体(101)的底部一侧通过所述合页(104)与所述下箱体(102)的顶部一侧铰接,所述上箱体(101)的底部另一侧通过所述鸭嘴扣(103)与所述下箱体(102)的顶部另一侧连接;固定组件(200),所述固定组件(200)包括第一气囊(201)、第二气囊(202)、第三气囊(203)和第四气囊(204),所述第一气囊(201)和所述第二气囊(20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0101)和所述第三凹槽(10201)的内部,所述第三气囊(203)和所述第四气囊(204)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10102)和所述第四凹槽(10202)的内部;清洗组件(300),所述清洗组件(300)包括第一驱动装置(301)、第二驱动装置(302)、第一清洗装置(303)和第二清洗装置(304),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01)设置于所述上箱体(101)的内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02)设置于所述下箱体(102)的内部,所述第一清洗装置(303)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01)的下方,所述第二清洗装置(304)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02)的上方;控制装置(400),所述控制装置(400)包括控制箱(401)、第一气泵(402)、第二气泵(403)、第一水泵(404)、第二水泵(405)、第一三叉管(406)、第二三叉管(407)、第一弹簧管(408)、第二弹簧管(409)、排水管(4010)、第一开关(4011)、第二开关(4012)、第三开关(4013)、第四开关(4014)、第五开关(4017)、第六开关(4018)、第一隔板(4015)和第二隔板(4016),所述第一隔板(4015)和所述第二隔板(4016)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所述控制箱(401)的内部,所述第一水泵(404)安装于所述第二隔板(4016)的顶部,所述第二水泵(405)安装于所述控制箱(401)的内壁底部,所述第一气泵(402)和所述第二气泵(403)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板(4015)的顶部,所述控制箱(401)的内壁一侧开设有气孔(40101),所述第五开关(4017)呈环形设置于所述控制箱(401)的表面,所述第一开关(4011)、所述第二开关(4012)、所述第三开关(4013)、所述第四开关(4014)和所述第六开关(4018)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于所述控制箱(401)的表面位于所述第五开关(4017)的一侧,所述第一三叉管(40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泵(402)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三叉管(406)的另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气囊(201)和所述第二气囊(202)连通,所述第二三叉管(40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泵(403)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三叉管(407)的另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气囊(203)和所述第四气囊(204)连通,所述第一弹簧管(408)的一端依次贯通连接所述控制箱(401)和所述第一水泵(404)并延伸至所述控制箱(401)的外部,所述第一弹簧管(408)的另一端贯通所述下箱体(102)与所述第一清洗装置(303)连通,所述第二弹簧管(40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管(408)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二弹簧管(40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清洗装置(304)连通,所述排水管(4010)的一端依次贯通连接所述控制箱(401)和所述第二水泵(405)并延伸至所述控制箱(401)的外部,所述排水管(4010)的另一端与所述下箱体(102)的底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创伤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101)的底
部设有一与内部连通的第一开口部,所述下箱体(102)的顶部设有一与内部连通的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一开口部朝向所述第二开口部,所述上箱体(101)与所述下箱体(102)之间设置有密封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创伤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0101)和所述第三凹槽(10201)的形状为大小相同的半圆形,所述第二凹槽(10102)与所述第四凹槽(10202)的形状为大小相同的半圆形,所述第一气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盈盈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