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肠袋和肛管末端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0358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肠袋和肛管末端连接结构,包括灌肠袋、输液管、肛管管体和设置在输液管与肛管管体连接处的管道连接部,输液管置于灌肠袋一侧并与其相连通,输液管远离灌肠袋一端与肛管管体相连通,肛管管体的尾端连接有探头部,管道连接部包括连接套管,连接套管靠近肛管管体的一端设有活动阀片,连接套管另一端的两侧安装有气囊件一和气囊件二;与传统的灌肠袋和肛管上连接结构有所不同的是,管体连接处的两侧还设有一个气囊件,气囊件通过捏动,能使管体内产生负压环境,从而吸住位于管道前端的废液,同时配合管体连接处阀片的设置,能有效避免废液的乱流,安全可靠,实用性强。强。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肠袋和肛管末端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灌肠袋和肛管末端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低温溶液为高热患者降温的作用,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现有专利号为 CN212235478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新型灌肠袋,其主要利用三通阀一端阀口与外界相通,更好的排出肠道气体,关闭后注入灌肠液,使灌肠液在没有肠道气体的前提下充分接触肠道壁,根据不同病人的身体及症状情况,将灌肠后的液体安全、高效、快速的收集至收集袋中,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0003]但是这种灌肠袋在将肛管从患者体内拔出的过程中,管体内的灌肠液汇集在肛管的管口处,灌肠液在拔出时很容易从管口处和管道连接处流的到处都是,进而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并同时污染周围环境,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灌肠袋和肛管末端连接结构来解决这一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肠袋和肛管末端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灌肠袋和肛管末端连接结构,包括灌肠袋、输液管、肛管管体和设置在输液管与肛管管体连接处的管道连接部,输液管置于灌肠袋一侧并与其相连通,输液管远离灌肠袋一端与肛管管体相连通,肛管管体的尾端连接有探头部;
[0007]管道连接部包括连接套管,连接套管置于输液管与肛管管体的连接处并与两者相连通,连接套管靠近肛管管体的一端设有活动阀片,连接套管另一端的两侧安装有用于废液收集的气囊件一以及气囊件二;
[0008]气囊件一包括设置在连接套管一侧的连接部一,连接部一上安装有气囊一,气囊一与连接部一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三,气囊一远离单向阀三一端设有单向阀二;
[0009]气囊件二,置于连接套管的另一侧,用于排出肛管管体内多余液体。
[0010]优选的,所述气囊件二包括连接部二,连接部二置于连接套管远离连接部一一侧并与连接套管相连通,连接部二上安装有气囊二,气囊二与连接部二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一,气囊二远离连接部二一端设有单向阀四。
[0011]优选的,所述输液管管身外安装有用于控制输液管内液体流量的调速器。
[0012]优选的,所述探头部包括肛管探头,肛管探头远离肛管管体一端设有弧形罩,弧形罩外开设有若干排液孔,各个排液孔环绕在弧形罩外并与弧形罩相连通。
[0013]优选的,所述弧形罩中部开口处设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与弧形罩外表面之间均
匀过渡二。
[0014]优选的,所述灌肠袋端部两侧为透明层,透明层紧挨外壁的一侧设有刻度线。
[0015]优选的,所述灌肠袋远离输液管一侧设有提手,提手端部套有防滑用橡胶。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管体连接处的两侧还设有一个气囊件,气囊件通过捏动,能使管体内产生负压环境,从而吸住位于管道前端的废液,同时配合管体连接处阀片的设置,能有效避免废液的乱流,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0018]管体连接处的另一侧还设有一个气囊件,用于在肛管摘下时,通过按压使管体内液体快速排出,方便人员清洁,带有弧形面的肛管探头能在使用时减少对患者的伤害,输液管上的调速器用于调节流速,袋体外的提手,方便使用人员拿取,另外工作人员能通过灌肠袋两侧的透明层和刻度线对袋体中残留灌肠液进行直接观察,便捷性强。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一种灌肠袋和肛管末端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一种灌肠袋和肛管末端连接结构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图3为一种灌肠袋和肛管末端连接结构中弧形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一种灌肠袋和肛管末端连接结构中连接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灌肠袋;2、提手;3、刻度线;4、输液管;5、调速器;6、连接套管;7、肛管管体;8、肛管探头;9、弧形罩;10、环形凸起;11、排液孔;12、单向阀一;13、连接部一;14、气囊一;15、单向阀二;16、单向阀三;17、气囊二;18、单向阀四;19、连接部二;20、活动阀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灌肠袋和肛管末端连接结构,包括灌肠袋 1、输液管4、肛管管体7和设置在输液管4与肛管管体7连接处的管道连接部,输液管4 置于灌肠袋1一侧并与其相连通,输液管4远离灌肠袋1一端与肛管管体7相连通,肛管管体7的尾端连接有探头部;
[0026]管道连接部包括连接套管6,连接套管6置于输液管4与肛管管体7的连接处并与两者相连通,连接套管6靠近肛管管体7的一端设有活动阀片20,连接套管6另一端的两侧安装有用于废液收集的气囊件一以及气囊件二;
[0027]气囊件一包括设置在连接套管6一侧的连接部一13,连接部一13上安装有气囊一14,气囊一14与连接部一13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三16,气囊一14远离单向阀三16一端设有单向阀二15;输液管4与肛管管体7相连接,管道连接部起到固定衔接的作用,肛管在使用完毕后,通过按压气囊一14,气囊一14上的单向阀二15出气,单向阀三16进气,通过反复按压使6内形成负压环境,位于肛管管体7内的废液在负压的作用下抽入气囊一14 内,以防止废液乱流,此时通过关闭活动阀片20即可起到有效的封闭作用;
[0028]气囊件二,置于连接套管6的另一侧,用于排出肛管管体7内多余液体;气囊件二包括连接部二19,连接部二19置于连接套管6远离连接部一13一侧并与连接套管6相连通,连接部二19上安装有气囊二17,气囊二17与连接部二19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一12,气囊二17远离连接部二19一端设有单向阀四18;肛管在取出完毕后,打开活动阀片20,通过按压气囊二17,气囊二17上的单向阀一12出气,单向阀四18进气,在反复按压中增大连接套管6内压力,输液管4与肛管管体7内残留废液在压力的作用下流入灌肠袋1 内或排出在外;
[0029]输液管4管身外安装有用于控制输液管4内液体流量的调速器5;调速器5上有有个活动齿轮,活动齿轮与调速器5上斜槽相配合,通过拨动活动齿轮在斜槽上移动,齿轮即可对输液管4管身进行挤压从而控制输液管4内液体流速;
[0030]探头部包括肛管探头8,肛管探头8远离肛管管体7一端设有弧形罩9,弧形罩9外开设有若干排液孔11,各个排液孔11环绕在弧形罩9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肠袋和肛管末端连接结构,包括灌肠袋(1)、输液管(4)、肛管管体(7)和设置在输液管(4)与肛管管体(7)连接处的管道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4)置于灌肠袋(1)一侧并与其相连通,所述输液管(4)远离灌肠袋(1)一端与肛管管体(7)相连通,所述肛管管体(7)的尾端连接有探头部;所述管道连接部包括连接套管(6),所述连接套管(6)置于输液管(4)与肛管管体(7)的连接处并与两者相连通,所述连接套管(6)靠近肛管管体(7)的一端设有活动阀片(20),所述连接套管(6)另一端的两侧安装有用于废液收集的气囊件一以及气囊件二;所述气囊件一包括设置在连接套管(6)一侧的连接部一(13),所述连接部一(13)上安装有气囊一(14),所述气囊一(14)与连接部一(13)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三(16),所述气囊一(14)远离单向阀三(16)一端设有单向阀二(15);所述气囊件二,置于所述连接套管(6)的另一侧,用于排出肛管管体(7)内多余液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肠袋和肛管末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件二包括连接部二(19),所述连接部二(19)置于连接套管(6)远离连接部一(13)一侧并与连接套管(6)相连通,所述连接部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学伟孙蓉刘建华高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