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开艳专利>正文

一种散热器的鳍片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0219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CPU的散热器技术领域,它公开了一种散热器的鳍片改良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鳍片的表面皆具有一层细密的凹穴。凹穴的深度在0.02~0.1mm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鳍片表面上的那一层细密凹穴与现有鳍片表面上的圆形或方形凸起比较,其表面积大为增加,因而可以显着提高传热速率和散热效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CPU的散热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器的鳍片。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器CPU(中央处理器)的速度逐渐加快,CPU产生的热量快速上升。为了解决散热问题,散热器从过去的铝挤型散热器改为铜鳍片型散热器后,仍难以满足CPU速度提升的需要。目前台式计算机的CPU的散热器开始加装热导管,从贴附CPU芯片的吸热板将热量传导到鳍片上方靠近风扇处。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为现有的两种散热器,在这两种散热器中,与散热板01焊接在一起的热导管02直接插附在鳍片03上的圆洞内,因热导管02的传热速度大于铝质或铜质鳍片03数倍,故可将热量以比鳍片更快的速度传播到鳍片上方靠近风扇处,从而提高散热效果。对于轻薄短小的计算机的热导管散热器而言,见附图3所示它一般具有散热板01、热导管02、鳍片03以及吸热板04,其中,鳍片03呈L形,其较短的一段031与散热板01焊接在一起,其较长的一段032则发挥散热作用。但即使上述改进,在实际应用中,仍然有许多散热器存在散热能力不足的问题,其原因如下1.许多计算机机箱轻薄短小,例如笔记本电脑,无法容纳大型散热器。2.受限于金属传热速度,即使增加散热器的鳍片宽度效用亦有限。因此,目前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是如何在有限的散热器体积之下,增进散热能力。为了增加散热能力,有些散热器在鳍片03的表面设有与鳍片一体成型的圆形或方形凸起05(见附图4所示);也可在鳍片03上设置许多短的条形凸起06,除了增加散热面积外,亦可兼具导流作用(见附图5所示)。根据实验结果,上述两种改进可以增加散热能力15%。然而,在这两种设计中,因为在鳍片03上成型圆点状或条状凸起的生产工艺与PCB板生产中的蚀刻铜箔线路类似,受制造工艺的限制,凸起的宽度与间距为0.5mm以上,过于粗糙,使增加的散热面积有限,且无法进一步细微化以增加散热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内容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散热器的铜质鳍片的改良结构。该改良后的散热器的鳍片可以使传热速率和散热效果进一步增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鳍片的表面皆具有一层细密的凹穴。所述的凹穴直接成型于鳍片的表面。所述的鳍片表面附着有一层金属粉,金属粉颗粒之间形成凹穴,金属粉与鳍片表面因烧结而部份熔合。所述的鳍片表面和凹穴之间具有金属层,凹穴位于金属层上。所述的凹穴的深度在0.02~0.1mm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鳍片表面上的那一层细密凹穴与现有的圆形或方形凸起比较,其表面积大为增加,因而可以显着提高传热速率和散热效果。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1为现有散热器之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现有散热器之二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现有散热器之三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现有的一种散热器鳍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现有的另一种散热器鳍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之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之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之三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见附图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铜质鳍片10的上下两个表面直接成型有一层细密的凹穴20,凹穴20的深度以在0.02~0.1mm之间为最佳。凹穴20的成型方法包括细钢针冲型法、喷砂法、磨刷法等机械方式,以及电蚀法、化学微蚀法,晒纹法等化学方法。为了避免因铜质鳍片10氧化而使凹穴20变浅,还可电镀一层非常薄的镍。之后,应以高温热处理的方式提升铜质鳍片的导热率,因为采用机械方式在鳍片10表面成型凹穴20时会影响材质的性能,所以须以高温热处理的方式处理以恢复甚至超过铜质鳍片10原本的导热率。附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它是在鳍片10的上下表面结合一层直径为0.03~0.3mm的球形或扁球形金属粉,金属粉的材质可为与鳍片相同的铜,也可为不同材质的铝。金属粉颗粒之间形成凹穴20,金属粉与鳍片10表面因烧结而部份熔合,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其成型方法是首先在鳍片10的表面电镀一层厚度为4~6微米的锡,然后在鳍片10表面洒上数层密集堆积的金属粉,之后再以260℃回流焊将鳍片10与最贴近其表面的一层金属粉焊接起来,其它层的金属粉因未与镀锡接触,故无法结合而容易被除去,仅留下表面一层的金属粉金属粉与鳍片10表面因烧结而部份熔合。另一种成型方法是将两片薄锡箔贴附在鳍片10表面,然后在鳍片10的表面洒上数层密集堆积的金属粉,之后再以260℃回流焊将鳍片10与最贴近其表面的一层金属粉焊接起来,其它层的金属粉因未与镀锡接触而容易被去除,仅留下表面一层的金属粉。最后以600~900℃高温进行烧结,使金属粉与鳍片10完全结合在一起,结合后的界面孔隙下降,而金属粉层的外表面则形成细密的凹穴20。上述成型方法有如下优点1、增加强度;2、使金属粉与鳍片10的结合界面更具导热能力;3、使鳍片10再结晶,提升鳍片10的导热率。附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之三,在该实施例中,它是首先在鳍片10表面上结合一层金属层30(金属层30的材质为与鳍片10不同的铝)。鳍片10与金属层30的结合方式有电镀法(热浸镀法)、真空溅镀法、铝箔与铜片压合法等,这些方法皆为目前产业界成熟的工艺方法,金属层30的厚度刚好足够后续成型细密的凹穴即可。接下来进行高温热处理以加强界面并提升铜质鳍片10的导热率,最后以电蚀、或阳极处理、或氧化黑,在金属层30表面成型出细密的一层凹穴20,以增加散热面积,从而提升传热速率和散热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器的鳍片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10)的表面皆具有一层细密的凹穴(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器的鳍片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10)的表面皆具有一层细密的凹穴(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的鳍片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穴(20)直接成型于鳍片(10)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的鳍片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鳍片(10)表面附着有一层金属粉,金属粉颗粒之间形成凹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弘岳
申请(专利权)人:杨开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