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开艳专利>正文

一种辐射鳍片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0218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它公开了一种辐射鳍片散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位于中央的中空柱体以及呈放射状一体成型于中空柱体外端的鳍片,中空柱体的两端固定有金属板而使中空柱体内形成密封空间,密封空间内充填有工作流体而构成蒸汽腔室,用于封闭蒸汽腔室的金属板与CPU平面贴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成本较低,导热效果良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辐射鳍片散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电脑散热器,主要有传统铝挤型、铝挤加塞铜型、焊接鳍片型以及热导管型等各种型式。其中,铝挤加塞铜型散热器又分为传统铝挤挤底座塞铜型(见附图1所示,这种散热器主要由底座01以及鳍片02构成,底座01内设有塞铜03)与辐射鳍片中心塞铜型(见附图2和附图3所示这种散热器主要由放射状的鳍片02以及位于中心处的塞铜03构成)两种。附图2为辐射鳍片连结圆柱形导热体,一般业界称为太阳花塞铜散热器;附图3为X形主干导热体先连结圆柱形导热体,然后四方平行辐射鳍片再连结X形主干导热体,一般业界称为X形辐射鳍片塞铜散热器。其中,辐射鳍片中心塞铜型散热器因为性能优良(温阻达0.2~0.25℃/W),对高发热量量的CPU而言是相当有效的低成本散热器,其成本低于焊接鳍片型或热导管型散热器,故在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按目前新的BTX规格机箱的设计要求,风的流向必须由机箱前板的开口孔洞进入,然后经过散热器的鳍片,再吹向主板的其它部分。但对于辐射鳍片中心塞铜型散热器而言,只要在散热器100上加设L形导风罩04即可(见附图4所示),其吸风口面对机箱前板的开口孔洞,经过风道后垂直转向吹往鳍片正上方,如同风扇安装在鳍片正上方的状况,且吸入的都是新风,不象无导风罩的状况,会吸入部位回流热风,故效果优于无导风罩的状况。然而,随着CPU散热需求的上升,辐射鳍片中心塞铜型散热器亦开始不足以应付高频率CPU的散热需求,故一般会选用更高阶的热导管型散热器,但是采用热导管型散热器的话,其成本大幅度上升,而散热性能却未得到相应的提高。热导管材质为密封真空铜管,内壁有毛细结构并充填工作流体,外壁周围则与鳍片结合,其结合方式包括挤压结合或焊接结合两种方式,由于鳍片和热导管结合容易受制造工序的影响,造成不稳定,且须应用数根热导管,造成成本高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辐射鳍片散热器,该散热器的成本较低,而传热效率较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它包括位于中央的中空柱体以及呈放射状一体成型于中空柱体外端的鳍片,中空柱体的两端固定有金属板而使中空柱体内形成密封空间,密封空间内充填有工作流体而构成蒸汽腔室,用于封闭蒸汽腔室的金属板与CPU平面贴附。与CPU平面贴附的那一块金属板位于蒸汽腔室内的那一面上,具有毛细结构。蒸汽腔室的内壁上设有毛细结构。充填的工作流体占蒸汽腔室体积的30%~80%。本技术的有利益效果在于(1)、其成本低于辐射鳍片中心塞铜型散热器,对于直接在中空柱体两端固定金属板的方式来说,所须厚度低于塞铜所需的厚度,即使在中空柱体内壁上加设毛细结构,其整体成本仍低于辐射鳍片中心塞铜型散热器;(2)、对于高散热需求的应用,只需增加辐射鳍片散热器的高度,散热能力提高的比例大于成本上升的比例,经济上较为有利。对于传统塞铜型的辐射鳍片散热器而言,高度增加并不代表散热能力以相同比例增加,因为金属热传导性有限,但本技术采用蒸气腔室结构,当高度增加,则散热能力以相同比例增加。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1为现有的传统铝挤底座加塞铜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现有的辐射铝挤中心塞铜型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附图3为现有的辐射铝挤中心塞铜型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附图4为加装了L形导风罩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示出部分鳍片)附图6为设于圆柱腔体内壁上的金属编织网毛细结构的示意图附图7为附图5的俯视图附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以目前现有之太阳花辐射鳍片散热器以及X形辐射鳍片散热器的铝挤主体为基础,将原本用以塞入圆柱形导热铜块的中空柱体部份加工形成圆柱形蒸气腔室结构。附图5和附图7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在该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辐射鳍片散热器中心具有一个圆柱形的中空柱体10,中空柱体10的外端呈放射状一体成型有多个鳍片20(附图5中仅示出了部分鳍片)。在中空柱体10的两端,直接固定有圆形铝板或铜板60而使中空柱体10内形成密封空间,密封空间内充填有工作流体30而构成圆柱形的蒸汽腔室,工作流体30以占蒸汽腔室体积的30%~80%为佳,工作流体30为水、酒精、丙酮,或此三种亦体的混合物,或是CFC与HCFC的混合物,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中空柱体10如同一根热导管,具有较高的散热能力,而成本却较低。与CPU贴的附那块铝板60位于密封空间内的那一面上,具有烧结铝粉型或编织网型毛细结构40,以使在主板垂直设置而使中空柱体平置的状况之下,工作流体仍能依靠毛细作用力沿着毛细结构40上升以沾湿整块铝板或铜板60。另外,在中空柱体10的内壁上也设有毛细结构50,这种毛细结构即可为烧结铝粉型,亦可为沟槽型以铝挤一体成型;亦可为金属编织网型。见附图6所示金属编织网型毛细结构50由卷绕的金属编织网构成,当其置入中空柱体10内壁后,可以引导冷凝后的液体以毛细现象流动,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上述毛细结构亦可为铝挤一体成型沟槽与金属编织网复合型,可以大幅增进性能。附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之二的俯视图,其中空柱体10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以适应不同主板的空间限制,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辐射鳍片散热器,它包括位于中央的中空柱体(10)以及呈放射状一体成型于中空柱体(10)外端的鳍片(20),其特征在于:中空柱体(10)的两端固定有金属板(60)而使中空柱体(10)内形成密封空间,密封空间内充填有工作流体(30)而构成蒸汽腔室,用于封闭蒸汽腔室的金属板(60)之一与CPU平面贴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射鳍片散热器,它包括位于中央的中空柱体(10)以及呈放射状一体成型于中空柱体(10)外端的鳍片(20),其特征在于中空柱体(10)的两端固定有金属板(60)而使中空柱体(10)内形成密封空间,密封空间内充填有工作流体(30)而构成蒸汽腔室,用于封闭蒸汽腔室的金属板(60)之一与CPU平面贴附。2.根据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弘岳
申请(专利权)人:杨开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