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种薯病毒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90276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马铃薯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马铃薯种薯病毒检测方法,关于马铃薯种薯的病毒检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S1:首先,工作人员准备待检测的马铃薯种薯,然后对其进行外观分类挑选。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两组外观不同的马铃薯种薯进行分类培育,从而在两组马铃薯种薯中得到有症状的真叶,随后利用多种试剂之间的配合,从而得出样品混合液,之后可以在酶联板上使用酶联仪来对其进行依次检测,最终可以通过与阴性对照OD值来进行判断,进而可以得到该马铃薯种薯是否患有X病毒,从而实现了对不同外形的马铃薯种薯的检测,使得检测数据更加全面和精确,为工作人员后续研究治理方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好的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种薯病毒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马铃薯检测
,具体为一种马铃薯种薯病毒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马铃薯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名洋芋、洋山芋、洋芋头、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阳芋、地蛋、土豆等。
[0003]目前,马铃薯在我国农作物中占有很大的地位,然而马铃薯种薯在种植的时候,经常会滋生X病毒,该病毒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将会严重危害发育,而且由于其极易传播,从而容易造成马铃薯农作物的大面积减产,进而给种植户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而现有技术中,在对马铃薯X病毒进行检测的方式,存在不够全面和精确的缺陷,使其无法对不同外观类型的马铃薯种薯进行测试,进而无法得出合理的数据以及后续的根治方案。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提出了一种马铃薯种薯病毒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马铃薯种薯病毒检测方法,具有检测效果好和精确的优点。
[0006]为实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种薯病毒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关于马铃薯种薯的病毒检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S1:首先,工作人员准备待检测的马铃薯种薯,然后对其进行外观分类挑选,将马铃薯种薯外观比较完整没有残缺的设为一组,并且将其挑选为十个,同时对其依次进行数字编号,然后将马铃薯种薯外观有残缺且有虫蛀的设为一组,并且将其也挑选为十个,同时也对其依次进行数字编号,总共设为两组;S2:随后,工作人员将S1中分类的两组马铃薯种薯同时种植到恒温箱中的灭菌土中,并且将恒温箱内控制在适中的温度,伴随着马铃薯种薯的生长发育,将会长出真叶,此时工作人员对两组马铃薯种薯的真叶进行观察,对两组中真叶出现不健康有症状的进行标记;S3:之后,工作人员准备一份酶联板,并且对其进行清洗与消毒,然后配备一定比例的PBST缓冲液(PH7.4)、样品抽提缓冲液(PH7.4)、包被缓冲液(PH9.6)、酶标抗体稀释缓冲液(PH7.4)和底物缓冲液(PH9.8);S4:工作人员用包被缓冲液将马铃薯X病毒抗体进行稀释,随后将其按照一定比例加入至酶联板的孔洞中,在37℃下放置3h,随后将其取出,并且最终对酶联板的孔洞进行全面的清洗;S5:工作人员将两组有症状的真叶分别加入至抽提缓冲液中,并对其进行搅拌以及研磨成浆液,随后在对其进行离心,之后取出,此时呈现出的上清液即为制备好的检测样品,然后将制备好的检测样品溶液加入至PBST缓冲液中并且对其进行搅拌混合,最终置于为37℃环境下放置4h;S6:工作人员将酶标抗体稀释缓冲液进行稀释,并且加入至酶联板中,在37℃的环境下放置4h,最终取出,随后对酶联板进行清洗,然后该溶液与S5步骤中的溶液混合,最终工作人员将底物缓冲液加入至混合溶液中,随后对其进行均匀搅拌混合,进而形成完全配好的样品检测溶液;S7:最终工作人员对两组完全配好的样品检测溶液,利用酶联仪进行检测读取OD数据值,并且结合阴性对照OD值来进行判断,从而可以得出两组不同外观下,其马铃薯种薯含有X病毒的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文霞刘广晶李燕于冬梅田艳花候健花孙翠翠包美丽秦昊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