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铜球生产用自动抛光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8915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磷铜球生产用自动抛光打磨装置。需要设计一种方便人们对多个磷铜球进行打磨,且无需手动上料的磷铜球生产用自动抛光打磨装置。一种磷铜球生产用自动抛光打磨装置,包括有安装底箱、缓冲底架、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安装底箱下部滑动式设有缓冲底架,安装底箱右侧面上前部固接有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适量铜柱倒入进料倒斗内,铜柱通过导向方管掉落至转料滚柱上侧,启动伺服电机和减速电机工作,从而转料滚柱反转使得铜柱向左移动,铜柱向左移动至转料滚柱与抛光圆筒之间,进而抛光圆筒正转配合转料滚柱反转对铜柱进行打磨成铜球,如此,可方便人们对多个磷铜球进行打磨。方便人们对多个磷铜球进行打磨。方便人们对多个磷铜球进行打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磷铜球生产用自动抛光打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磷铜球生产用自动抛光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电路板的生产需求量增加,由于磷铜球适用于电子线路板,尤其是高精尖的多层线路板这种电子产品必不可少的重要组件。
[0003]专利申请号为CN21435141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磷铜球生产加工用抛光装置,包括箱体、第一电动伸缩杆、升降槽、打磨电机、水箱、固定板和风机,所述箱体的外壁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一端安装有伸缩架,所述伸缩架的一端安装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顶部设有固定槽,所述箱体的内壁安装有一组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箱体的内壁安装有一组升降槽,所述升降槽的外壁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安装有打磨电机,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安装有水箱,所述箱体的内部底壁安装有固定板,所述箱体的内部底壁安装有风机。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伸缩架可以将磷铜球放入到箱体内部,增加装置的实用性,减少工作人员的负担。上述专利虽然能对磷铜球进行打磨抛光,但每次只能对一个磷铜球进行打磨,比较麻烦,且需要手动将铜柱放入打磨机内,增加工作人员负担。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方便人们对多个磷铜球进行打磨,且无需手动上料的磷铜球生产用自动抛光打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每次只能对一个磷铜球进行打磨,比较麻烦,且需要手动将铜柱放入打磨机内,增加工作人员负担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便人们对多个磷铜球进行打磨,且无需手动上料的磷铜球生产用自动抛光打磨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
[0007]一种磷铜球生产用自动抛光打磨装置,包括有安装底箱、缓冲底架、启动按钮、停止按钮、进料倒斗、导向方管、抛光圆筒、驱动机构和转料机构,安装底箱下部滑动式设有缓冲底架,安装底箱右侧面上前部固接有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停止按钮位于启动按钮后侧,安装底箱右部上侧设有进料倒斗,进料倒斗下部左侧连接有导向方管,安装底箱上设有用于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上连接有抛光圆筒,安装底箱上设有用于送料的转料机构,转料机构能与驱动机构接触。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安装框、伺服电机、第一驱动轴、固定立板和压力传感器,安装底箱前侧面左部固接有第一安装框,第一安装框内固接有伺服电机,安装底箱内底部左侧前后对称固接有固定立板,前后两侧固定立板上部转动式设有第一驱动轴,第一驱动轴与抛光圆筒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轴前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安装底箱后部下中侧设有压力传感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转料机构包括有移动底座、第二安装框、减速电机、第二驱动轴、转料滚柱和出料斜板,安装底箱内右部滑动式设有移动底座,移动底座能
与压力传感器接触,移动底座后侧面左上部固接有第二安装框,第二安装框内固接有减速电机,移动底座上部左侧转动式设有第二驱动轴,第二驱动轴中部固接有转料滚柱,第二驱动轴后端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安装底箱左部下侧设有用于下料的出料斜板。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用于出料的出料机构,出料机构包括有限位导柱、限位弹簧、限位横柱、传动横轴、传动皮带组件、限位凸轮和助动滚轮,安装底箱内右部下侧前后对称固接有限位导柱,限位导柱与移动底座滑动连接,限位导柱上绕有限位弹簧,限位弹簧一端与移动底座连接,限位弹簧另一端与安装底箱连接,移动底座下部中间设有限位横柱,限位横柱与安装底箱通过螺栓连接,移动底座下部右侧转动式设有传动横轴,传动横轴上固接有两个限位凸轮,传动横轴前部与第二驱动轴前部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组件,传动皮带组件由两个皮带轮和皮带组成,一个皮带轮安装于传动横轴前部,另一个皮带轮安装于第二驱动轴前部,限位凸轮右部转动式设有助动滚轮,助动滚轮能与限位横柱接触。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用于上料的分隔上料机构,分隔上料机构包括有驱动齿条、限位短柱、换向齿轮、从动齿条、升降横架、固定立柱和上料斜框,移动底座后部右上侧固接有驱动齿条,安装底箱后部右下侧转动式设有限位短柱,限位短柱中部固接有换向齿轮,换向齿轮与驱动齿条啮合,安装底箱后部右上侧滑动式设有升降横架,升降横架底部后侧固接有从动齿条,从动齿条与驱动齿条啮合,升降横架顶部前侧固接有两根固定立柱,固定立柱与进料倒斗滑动连接,两根固定立柱顶端之间固接有用于上料的上料斜框,上料斜框位于进料倒斗内。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用于收集铜球的接料机构,接料机构包括有接料框、固定水箱、水泵、导液管、导向喷管、第一光电传感器和过滤底板,安装底箱前侧面下中部固接有接料框,接料框下部固接有固定水箱,接料框外右侧面固接有水泵,水泵进水口与固定水箱连通,水泵出水口连接有导液管,导液管左端连接有导向喷管,出料斜板内左侧面前部固接有第一光电传感器,固定水箱内侧面上部固接有用于过筛清水的过滤底板。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用于吸尘的除尘机构,除尘机构包括有第二光电传感器、导气泵、固定导管、螺旋叶轮和装料箱,导向方管内顶部中间固接有第二光电传感器,安装底箱顶部左侧固接有导气泵,安装底箱左部上侧穿接有固定导管,固定导管与导气泵连通,固定导管下部转动式设有螺旋叶轮,安装底箱后侧面左下部固接有用于收集灰尘的装料箱,装料箱与固定导管连通。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电控箱,电控箱安装于安装底箱右部下侧,电控箱内包括有开关电源、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开关电源为该磷铜球生产用自动抛光打磨装置供电,电源模块上通过线路连接有电源总开关,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控制模块上连接有DS1302时钟电路和24C02电路;启动按钮、停止按钮、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都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伺服电机、水泵、减速电机和导气泵都与控制模块通过外围电路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其显著进步在于:
[0016]1、本专利技术将适量铜柱倒入进料倒斗内,铜柱通过导向方管掉落至转料滚柱上侧,启动伺服电机和减速电机工作,从而转料滚柱反转使得铜柱向左移动,铜柱向左移动至转
料滚柱与抛光圆筒之间,进而抛光圆筒正转配合转料滚柱反转对铜柱进行打磨成铜球,如此,可方便人们对多个磷铜球进行打磨。
[0017]2、本专利技术在分隔上料机构的作用下,上料斜框向下移动带动铜柱向下移动,铜柱向下移动合适位置通过导向方管流入转料滚柱上侧,如此,可方便人们进行下料。
[0018]3、本专利技术在除尘机构的作用下,导气泵通过固定导管开始吹气,气流使得螺旋叶轮开始转动,螺旋叶轮转动将打磨时产生的粉尘抽入装料箱内,如此,可避免打磨时粉尘扬起,影响周围环境。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铜球生产用自动抛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底箱(1)、缓冲底架(2)、启动按钮(31)、停止按钮(32)、进料倒斗(4)、导向方管(5)和抛光圆筒(6),安装底箱(1)下部滑动式设有缓冲底架(2),安装底箱(1)右侧面上前部固接有启动按钮(31)和停止按钮(32),停止按钮(32)位于启动按钮(31)后侧,安装底箱(1)右部上侧设有进料倒斗(4),进料倒斗(4)下部左侧连接有导向方管(5),抛光圆筒(6)用于打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驱动机构(7)和转料机构(8),安装底箱(1)上设有用于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7),驱动机构(7)与抛光圆筒(6)连接,安装底箱(1)上设有用于送料的转料机构(8),转料机构(8)能与驱动机构(7)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铜球生产用自动抛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7)包括有第一安装框(71)、伺服电机(72)、第一驱动轴(73)、固定立板(74)和压力传感器(75),安装底箱(1)前侧面左部固接有第一安装框(71),第一安装框(71)内固接有伺服电机(72),安装底箱(1)内底部左侧前后对称固接有固定立板(74),前后两侧固定立板(74)上部转动式设有第一驱动轴(73),第一驱动轴(73)与抛光圆筒(6)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轴(73)前端与伺服电机(7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安装底箱(1)后部下中侧设有压力传感器(7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磷铜球生产用自动抛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转料机构(8)包括有移动底座(81)、第二安装框(82)、减速电机(83)、第二驱动轴(84)、转料滚柱(85)和出料斜板(86),安装底箱(1)内右部滑动式设有移动底座(81),移动底座(81)能与压力传感器(75)接触,移动底座(81)后侧面左上部固接有第二安装框(82),第二安装框(82)内固接有减速电机(83),移动底座(81)上部左侧转动式设有第二驱动轴(84),第二驱动轴(84)中部固接有转料滚柱(85),第二驱动轴(84)后端与减速电机(8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安装底箱(1)左部下侧设有用于下料的出料斜板(8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磷铜球生产用自动抛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出料的出料机构(9),出料机构(9)包括有限位导柱(91)、限位弹簧(92)、限位横柱(93)、传动横轴(94)、传动皮带组件(95)、限位凸轮(96)和助动滚轮(97),安装底箱(1)内右部下侧前后对称固接有限位导柱(91),限位导柱(91)与移动底座(81)滑动连接,限位导柱(91)上绕有限位弹簧(92),限位弹簧(92)一端与移动底座(81)连接,限位弹簧(92)另一端与安装底箱(1)连接,移动底座(81)下部中间设有限位横柱(93),限位横柱(93)与安装底箱(1)通过螺栓连接,移动底座(81)下部右侧转动式设有传动横轴(94),传动横轴(94)上固接有两个限位凸轮(96),传动横轴(94)前部与第二驱动轴(84)前部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组件(95),传动皮带组件(95)由两个皮带轮和皮带组成,一个皮带轮安装于传动横轴(94)前部,另一个皮带轮安装于第二驱动轴(84)前部,限位凸轮(96)右部转动式设有助动滚轮(97),助动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炳锋洪希西彭仁太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保太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