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8023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结构,用于电池模块与控制电路板之间的连接,电池模块放置在电池包中,电池模块与控制电路板的板面之间具有间隙,电连接结构位于间隙内,电连接结构的第一端与电池模块电连接,电连接结构的第二端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空间利用率以及安全可靠性。率以及安全可靠性。率以及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连接
,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地发展,锂电池包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是在新能源、电动汽车、电能储备等领域逐步推广。电池包一般是由多个电池模块互相串联或者并联构成一个电池模组安装在一个箱体中构成,而每个电池模块又是由多个单体电池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组成的,电池包的容量越大,组装的电池模块及单体电池也就越多。尤其是,电池包内每个电池模块与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的连接就变得尤为重要。
[0003]目前,现有的电池模块与电池管理系统BMS的连接,一般有两种连接方式。第一种连接方式:是从电池包内各电池模块的正极处引出一根线与该BMS板连接;第二种连接方式:在电池包外侧的导电板上设有弯型导流板,导流板穿过BMS板上的缺口,且高于BMS板,利用BMS板和弯型导流板之间的高度差,将导流板与BMS板进行电连接。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块与电池管理系统BMS的连接方式中,根据第一种连接方式,在电池包中,都要有若干根零散的线束在电池包里,并且每根线都需要人工焊接,而且根据连接点位置的不同,每根线会在电池包外侧进行盘绕;根据第二种连接方式,需要在导电板上设有弯型导流板,以及在BMS板上专门开设匹配弯型导流板的缺口。这两种方式不但影响了箱体内部布局的整理美观性,而且还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结构,提高空间利用率以及安全可靠性。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结构,用于电池模块与控制电路板之间的连接,电池模块放置在电池包中,电池模块与控制电路板的板面之间具有间隙,电连接结构位于间隙内,电连接结构的第一端与电池模块电连接,电连接结构的第二端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具体的,电池模块与控制电路板的板面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垂直于控制电路板,电池包包括上箱盖和下箱体,上箱盖和下箱体共同围成可用于容纳电池模块的容纳腔,也就是说,电池包与控制电路板的板面之间也具有间隙。电连接结构位于间隙内,利用电池模块与控制电路板的板面之间的间隙,将电池包中的电池模块和控制电路板进行连接,从而将电池模块的电流引出,减少了空间占比,提高空间利用率以及安全可靠性。
[0007]如上述的电连接结构,可选的,电池包上设有导电板,导电板的第一端与电池包电连接;导电板的第二端面向控制电路板、且与控制电路板之间形成间隙。具体的,导电板的第一端与电池包电连接,电池包上设有多个支架,导电板的第一端与多个支架之间进行电连接,保证电池包中电池模块的电流通过多个支架引流到导电板上。其中,导电板的第二端面向控制电路板的板面、且与控制电路板的板面之间形成间隙,电连接结构位于间隙内。
[0008]如上述的电连接结构,可选的,电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
接件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上,第二连接件设置在导电板上,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电连接。具体的,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可拆卸或者固定连接在控制电路板上,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朝向导电板;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可拆卸或者固定连接在导电板上,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朝向控制电路板。其中,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方式在此不过多限制,示例性地,将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以及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的结构做相应的处理,使得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相互卡接连接;或者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伸入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空间内、且扣合在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处,只要能够保证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电连接即可。
[0009]如上述的电连接结构,可选的,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基座,第一基座的相对两侧连接有多个支撑部,多个支撑部的背离第一基座的端部与控制电路板接触导通。具体的,第一基座的相对两侧连接有多个支撑部,或者第一基座的相对两侧朝向控制电路板的板面分别延伸形成多个支撑部,多个支撑部与控制电路板连接导通。
[0010]如上述的电连接结构,可选的,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基座,第二基座的相对两侧具有多个连接部,多个连接部具有与导电板接触导通的连接面。具体的,第二基座的相对两侧连接有多个连接部,或者第二基座的相对两侧朝向导电板的板面分别延伸形成多个连接部,多个连接部的连接面与导电板接触导通。
[0011]如上述的电连接结构,可选的,第一基座与控制电路板之间、以及第二基座与导电板竖向之间均具有空隙。具体的,第一基座与控制电路板之间具有空隙,保证第一基座与控制电路板之间电流导通的同时,可以减少第一连接件的重量;同理,第二基座与导电板竖向之间也具有空隙,保证第二基座与导电板之间电流导通的同时,可以减少第二连接件的重量。同时第一基座与控制电路板之间、以及第二基座与导电板竖向之间的空隙,可有效减少因电流导通所造成热量堆积,增加散热功能。
[0012]如上述的电连接结构,可选的,电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依次连接在控制电路板与导电板之间。具体的,为了提高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增加了第三连接件,通过第三连接件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在控制电路板与导电板之间。
[0013]如上述的电连接结构,可选的,第一基座上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基座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孔匹配的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具体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位置相对应,第三连接件可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进而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在一起。
[0014]如上述的电连接结构,可选的,第三连接件包括螺杆,第二连接孔内设有与螺杆相匹配的螺纹。具体的,为了节约成本,第三连接件为螺栓,其中第三连接件的螺杆可穿过第二连接孔,并与第二连接孔内的螺纹相匹配,使得螺杆连接在第二基座上。
[0015]如上述的电连接结构,可选的,第三连接件还包括螺帽,螺帽连接在螺杆上,第一基座上具有凸块,凸块面向第二基座,第一连接孔穿过凸块,螺杆穿过第一连接孔旋入第二连接孔内,螺帽抵接在凸块的边缘。具体的,第三连接件的螺帽与螺杆一体成型,且螺帽的横截面大于螺杆的横截面,便于当螺杆穿过第一连接孔旋入第二连接孔内时,螺帽抵接在凸块的边缘,进而保证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
[0016]本技术提供的电连接结构,用于电池模块与控制电路板之间的连接,电池模
块放置在电池包中,电池模块与控制电路板的板面之间具有间隙,电连接结构位于间隙内,电连接结构的第一端与电池模块电连接,电连接结构的第二端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具体的,电连接结构位于间隙内,利用电池模块与控制电路板的板面之间的间隙,将电池包中的电池模块和控制电路板进行连接,从而将电池模块的电流引出,减少了空间占比,提高空间利用率以及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结构,用于电池模块与控制电路板之间的连接,所述电池模块放置在电池包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板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电连接结构位于所述间隙内,所述电连接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模块电连接,所述电连接结构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上设有导电板,所述导电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包电连接;所述导电板的第二端面向所述控制电路板、且与所述控制电路板之间形成所述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控制电路板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导电板上,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的相对两侧连接有多个支撑部,多个所述支撑部的背离所述第一基座的端部与所述控制电路板接触导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的相对两侧具有多个连接部,多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杰城张志国邓湘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