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4pinNanoSD高速传输卡座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490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4pin Nano SD高速传输卡座连接器,其包括固持件、埋设成型在所述固持件内的两排pin针端子,所述两排pin针端子对称分布且分别位于所述固持件的上半部区域和下半部区域,每排pin针端子包括间隔排列设置的七个pin针;每个所述pin针的中部向上隆起形成与通信卡片接触的接触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同时兼容SIM卡与Nano SD卡,并可实现高速传输,满足Nano SD2.0协议通信需求,大大的提高了手机卡座的通用性,更加满足市场需求,且尺寸小,厚度薄,满足超薄化和小型化设计需求。满足超薄化和小型化设计需求。满足超薄化和小型化设计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4pin Nano SD高速传输卡座连接器


[0001]本技术属于卡座
,特别是涉及一种14pin Nano SD高速传输卡座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手机等移动网络终端设备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手机基本已成为绝大多数人们生活的必备品,并且形成了一种手机不离身的现象,可见手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需求量的增大,人们的个性化要求也逐渐多元化,轻薄化、曲线化、轻质化已成为手机更新换代方向的主流,而现有的SIM卡的形式又有多种,最初用于承载SIM卡的卡座布置的是6pin,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具有存储功能的通信卡Nano SD卡应用更加普遍,继而,卡座的结构由原来的6pin增加为8pin,满足Nano SD1.0协议需求。随着5G通信的发展与普及,实现高速传输已经成为满足人们通讯需求的必要条件了,行业内也提出了Nano SD2.0协议,但现有技术中的卡座结构,还没有既能够满足Nano SD2.0协议的通信需求,又能满足小型化和超薄化的结构设计需求的卡座。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14pin Nano SD高速传输卡座连接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4pin Nano SD高速传输卡座连接器,能够同时兼容SIM卡与Nano SD卡,并可实现高速传输,满足Nano SD2.0协议通信需求,大大的提高了手机卡座的通用性,更加满足市场需求,且尺寸小,厚度薄,满足超薄化和小型化设计需求。<br/>[0005]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14pin Nano SD高速传输卡座连接器,其包括固持件、埋设成型在所述固持件内的两排pin针端子,所述两排pin针端子对称分布且分别位于所述固持件的上半部区域和下半部区域,每排pin针端子包括间隔排列设置的七个pin针;每个所述pin针的中部向上隆起形成与通信卡片接触的接触点。
[0006]进一步的,所述pin针的一端固定埋设于所述固持件内,另一端被所述固持件向下压持且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伸缩自由度。
[0007]进一步的,所述pin针具有伸缩自由度的一端靠近所述固持件的中部远离所述固持件的外周边缘。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持件整体呈日字形且包括矩形边框部、连接所述矩形边框部两个长边中部的中部连接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固持件还包括内嵌于所述矩形边框部与所述中间连接部内的加强片,所述加强片贯穿整个所述矩形边框部与所述中间连接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两排pin针端子的一端伸出所述固持件的外周表面形成与PCB板连接的焊脚。
[0011]进一步的,所述矩形边框部的中部被中间连接部等分成两个第一镂空口,所述两
排pin针端子的主体位于所述第一镂空口对应的空间区域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连接部面朝所述第一镂空口的两侧表面设置有与所述pin针一一对应的第二镂空口、压持所述pin针端部的下压部,所述pin针的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二镂空口中且被所述下压部向下压持。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下压部形成有限定住所述pin针端部上下表面的滑槽,所述pin针的端部在所述滑槽内进行伸缩运动。
[0014]进一步的,所述卡座连接器的长度为14~15mm,宽度为9~11mm。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14pin Nano SD高速传输卡座连接器的有益效果在于:与传统的8pin卡座结构相比,新增了多个pin针端子,成上下两排分布,每排端子排列设置有7个pin,构成14pin,在满足SIM卡与Nano SD卡兼容的同时,满足了高速传输需求,为实现Nano SD2.0协议提供了条件,且提高了手机卡座的通用性;且提出了一种新的pin针分布方式,在满足市场大多数的通讯卡配套需求的同时,又满足了高速通讯需求,为5G通讯设备提供了基础条件,且没有增大原有卡座的尺寸大小,避免了手机其他结构的改变,大大降低了研发成本;通过设计具有矩形边框和镂空口结构的固持件,大大降低了卡座连接器的整体重量,且厚度较薄,实现了轻薄化设计。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pin针端子与加强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pin针一端与固持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数字表示:
[0021]10014pin Nano SD高速传输卡座连接器;
[0022]1固持件,11矩形边框部,111通孔,112第一镂空口,12中部连接部,121第二镂空口,122下压部,13加强片;2pin针,21接触点,22焊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一:
[0024]请参照图1

图4,本实施例为14pin Nano SD高速传输卡座连接器100,其包括固持件1、埋设成型在所述固持件1内的两排pin针端子,所述两排pin针端子对称分布且分别位于固持件1的上半部区域和下半部区域,每排pin针端子包括排列间隔设置的七个pin针2;每个pin针2的中部向上隆起形成与通信卡片接触的接触点21。
[0025]pin针2的一端固定埋设于固持件1内,另一端被固持件1向下压持且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伸缩自由度。pin针2具有伸缩自由度的一端靠近固持件1的中部远离固持件1的外周边缘。
[0026]固持件1整体呈日字形且包括矩形边框部11、连接矩形边框部11两个长边中部的中部连接部12。
[0027]为了提高固持件1的整体强度和结构性,固持件1还包括内嵌于矩形边框部11与中间连接部12内的加强片13。加强片13贯穿整个矩形边框部11与中间连接部12。矩形边框部
11的边框上设置有若干通孔111。通孔111一方面可增加矩形边框部11与加强片13的结合牢固度,另一方面可方便与PCB板连接。
[0028]所述两排pin针端子的一端伸出固持件1的外周表面形成与PCB板连接的焊脚22。
[0029]矩形边框部11的中部被中间连接部12等分成两个第一镂空口112,所述两排pin针端子的主体位于第一镂空口112对应的空间区域内。
[0030]中间连接部12面朝第一镂空口112的两侧表面设置有与pin针2一一对应的第二镂空口121、压持pin针2端部的下压部122,pin针2的一端伸入至第二镂空口121中且被下压部122向下压持。为了保障pin针2端部的位置稳定,下压部122形成有限定住pin针2端部上下表面的滑槽(图中未标示),pin针2的端部在所述滑槽内进行伸缩运动。第二镂空口121在pin针2长度反向上的宽度限定了pin针2的伸缩范围,进而限定了pin针2中部的接触点21被下压的程度,有效的防止pin针2被压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4pin Nano SD高速传输卡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持件、埋设成型在所述固持件内的两排pin针端子,所述两排pin针端子对称分布且分别位于所述固持件的上半部区域和下半部区域,每排pin针端子包括间隔排列设置的七个pin针;每个所述pin针的中部向上隆起形成与通信卡片接触的接触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4pin Nano SD高速传输卡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in针的一端固定埋设于所述固持件内,另一端被所述固持件向下压持且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伸缩自由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14pin Nano SD高速传输卡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in针具有伸缩自由度的一端靠近所述固持件的中部远离所述固持件的外周边缘。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4pin Nano SD高速传输卡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件整体呈日字形且包括矩形边框部、连接所述矩形边框部两个长边中部的中部连接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14pin Nano SD高速传输卡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件还包括内嵌于所述矩形边框部与所述中部连接部内的加强片,所述加强片贯穿整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鸣郭敬杰
申请(专利权)人:鸿日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