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对高浪涌电流的电源适配器弹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7416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源适配器弹片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应对高浪涌电流的电源适配器弹片结构,包括底壳,所述底壳水平设置,所述底壳上方设置有顶壳,所述底壳与顶壳之间水平设置有PCB板,所述底壳下方竖直设置有插脚,所述插脚为两个,两个所述插脚前后对称设置,所述底壳内部底面水平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对应两个插脚顶端位置均水平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底壳内部左侧对应两个固定板位置均竖直设置有C型限位块。该一种应对高浪涌电流的电源适配器弹片结构,通过在弹片与PCB板之间设置弹片夹,利用弹片夹过渡的作用,使得在较大的工作电流时避免接触部分铜箔铜皮烧蚀,解决了现有的适配器不适用与较大输入电流的现象。象。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对高浪涌电流的电源适配器弹片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适配器弹片结构
,具体为一种应对高浪涌电流的电源适配器弹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适配器结构为电源插头通过弹片与PCB上金手指部位接触,此种结构通常适合于24W以下产品,输入电流不会太大,但是当产品功率再加大时,如48W产品在做雷击测试时,弹片与PCB接触部位因存在接触阻抗,在本身比较大的工作电流再叠加上雷击测试时的浪涌电流会造成接触部分铜箔铜皮烧蚀,并进一步形成断路,因此,急需一种应对高浪涌电流的电源适配器弹片结构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对高浪涌电流的电源适配器弹片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对高浪涌电流的电源适配器弹片结构,包括底壳,所述底壳水平设置,所述底壳上方设置有顶壳,所述底壳与顶壳之间水平设置有PCB板,所述底壳下方竖直设置有插脚,所述插脚为两个,两个所述插脚前后对称设置,所述底壳内部底面水平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对应两个插脚顶端位置均水平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底壳内部左侧对应两个固定板位置均竖直设置有C型限位块,所述PCB板下端对应两个固定板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弹片,所述PCB板顶面对应两个弹片位置设置有两个弹片夹。
[0005]优选的,所述底壳顶端外沿开设有台阶槽一,台阶槽一首尾相连环形设置,所述顶壳底端内侧面开设有台阶槽二,台阶槽二首尾相连环形设置,台阶槽一与台阶槽二相适配,所述底壳通过台阶槽一和台阶槽二与顶壳安装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插脚顶端贯穿底壳底面并延伸至安装槽内部,所述固定板底面与安装槽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插脚顶端贯穿固定板并延伸至固定板上方。
[0007]优选的,所述弹片从左往右依次由L型片和安装片组合而成,所述L型片和安装片一体设置,所述L型片顶端向右侧折弯设置,所述安装片顶面竖直向下开设有安装通槽,所述安装通槽内部底端向下贯通安装片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弹片底端通过安装通槽套设在插脚顶端表面,所述插脚顶端表面与安装通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片左端延伸至C型限位块内部,所述弹片外表面与C型限位块内侧面上下滑动连接,所述C型限位块底面与底壳内部底面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弹片夹由连接片和四个安装脚制成,所述连接片水平设置,四个所述安装脚均匀竖直固定设置在连接片底面四角,所述连接片中部弓形设置,所述连接片中部顶面竖直贯通开设有连接通槽,所述连接通槽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倾斜设置有接触片,两个所述接触片底端侧面与连接通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接触片、连接片和四个安装脚为一体
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PCB板表面对应两个弹片顶端竖直贯通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PCB板表面对应安装脚位置竖直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脚底端表面与安装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L型片顶端贯穿连接通孔并延伸至连接通槽内部,所述L型片顶端表面与两个接触片相靠近面接触,利用弹片夹过渡的作用,使得在较大的工作电流时避免接触部分铜箔铜皮烧蚀。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应对高浪涌电流的电源适配器弹片结构,通过在弹片与PCB板之间设置弹片夹,利用弹片夹过渡的作用,使得在较大的工作电流时避免接触部分铜箔铜皮烧蚀,解决了现有的适配器不适用与较大输入电流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整体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PCB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弹片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弹片夹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底壳1、顶壳2、PCB板3、插脚4、安装槽5、固定板6、C型限位块7、弹片8、安装片801、L型片802、安装通槽803、弹片夹9、连接片901、安装脚902、连接通槽903、接触片904、连接通孔10、安装孔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应对高浪涌电流的电源适配器弹片结构,包括底壳1,底壳1水平设置,底壳1上方设置有顶壳2,底壳1与顶壳2之间水平设置有PCB板3,底壳1下方竖直设置有插脚4,插脚4为两个,两个插脚4前后对称设置,底壳1内部底面水平开设有安装槽5,安装槽5内部对应两个插脚4顶端位置均水平设置有固定板6,底壳1内部左侧对应两个固定板6位置均竖直设置有C型限位块7,PCB板3下端对应两个固定板6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弹片8,PCB板3顶面对应两个弹片8位置设置有两个弹片夹9,底壳1顶端外沿开设有台阶槽一,台阶槽一首尾相连环形设置,顶壳2底端内侧面开设有台阶槽二,台阶槽二首尾相连环形设置,台阶槽一与台阶槽二相适配,底壳1通过台阶槽一和台阶槽二与顶壳2安装连接,插脚4顶端贯穿底壳1底面并延伸至安装槽5内部,固定板6底面与安装槽5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插脚4顶端贯穿固定板6并延伸至固定板6上方,弹片8从左往右依次由L型片802和安装片801组合而成,L型片802和安装片801一体设置,L型片802顶端向右侧折弯设置,安装片801顶面竖直向下开设有安装通槽803,安装通槽803内部底端向下贯通安装片801设置,弹片8底端通过安装通槽803套设在插脚4顶端表面,插脚4顶端表面与安装通槽803内壁固定连接,弹片8左端延伸至C型限位块7内部,弹片8外表面与C型限位块7内侧
面上下滑动连接,C型限位块7底面与底壳1内部底面固定连接,弹片夹9由连接片901和四个安装脚902制成,连接片901水平设置,四个安装脚902均匀竖直固定设置在连接片901底面四角,连接片901中部弓形设置,连接片901中部顶面竖直贯通开设有连接通槽903,连接通槽903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倾斜设置有接触片904,两个接触片904底端侧面与连接通槽903内壁固定连接,接触片904、连接片901和四个安装脚902为一体设置,PCB板3表面对应两个弹片8顶端竖直贯通开设有连接通孔10,PCB板3表面对应安装脚902位置竖直开设有安装孔11,安装脚902底端表面与安装孔11内壁固定连接,L型片802顶端贯穿连接通孔10并延伸至连接通槽903内部,L型片802顶端表面与两个接触片904相靠近面接触,通过在弹片8与PCB板3之间设置弹片夹9,利用弹片夹9过渡的作用,使得在较大的工作电流时避免接触部分铜箔铜皮烧蚀,解决了现有的适配器不适用与较大输入电流的现象。
[0020]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对高浪涌电流的电源适配器弹片结构,包括底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水平设置,所述底壳(1)上方设置有顶壳(2),所述底壳(1)与顶壳(2)之间水平设置有PCB板(3),所述底壳(1)下方竖直设置有插脚(4),所述插脚(4)为两个,两个所述插脚(4)前后对称设置,所述底壳(1)内部底面水平开设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内部对应两个插脚(4)顶端位置均水平设置有固定板(6),所述底壳(1)内部左侧对应两个固定板(6)位置均竖直设置有C型限位块(7),所述PCB板(3)下端对应两个固定板(6)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弹片(8),所述PCB板(3)顶面对应两个弹片(8)位置设置有两个弹片夹(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对高浪涌电流的电源适配器弹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顶端外沿开设有台阶槽一,台阶槽一首尾相连环形设置,所述顶壳(2)底端内侧面开设有台阶槽二,台阶槽二首尾相连环形设置,台阶槽一与台阶槽二相适配,所述底壳(1)通过台阶槽一和台阶槽二与顶壳(2)安装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对高浪涌电流的电源适配器弹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脚(4)顶端贯穿底壳(1)底面并延伸至安装槽(5)内部,所述固定板(6)底面与安装槽(5)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插脚(4)顶端贯穿固定板(6)并延伸至固定板(6)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对高浪涌电流的电源适配器弹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8)从左往右依次由L型片(802)和安装片(801)组合而成,所述L型片(802)和安装片(801)一体设置,所述L型片(802)顶端向右侧折弯设置,所述安装片(801)顶面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国陈本胥蔡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港本电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