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固定的散热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849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于固定的散热器结构,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管,主座体的顶部开设有通槽,底座由主座体、卡槽、过管槽、水冷管和防滑槽组成。该易于固定的散热器结构,在安装散热器时可以将散热器的底部卡接在卡槽内部,防止散热器移动,将散热器固定后,将水冷管安装在过管槽的内部,向水冷管的内部通入冷却水,对散热器进行冷却,通过在主座体的左右两侧开设防滑槽,在移动散热器时,可以防止发生滑动,在散热器传导热量时,导热板会将热量传导至散热压片的内部,再通过散热压片将热量传递至散热体,与外界形成热量交换,增加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实现高效的热传导。实现高效的热传导。实现高效的热传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固定的散热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器
,具体为一种易于固定的散热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代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集成芯片用在复杂的电路设计上,大量电子元件工作时会释放热量,造成电路板温度升高,因此,如何散热,降低工作温度,保证其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是目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0003]现有的散热器结构不方便对散热器进行固定,且散热方式的散热效果不好,会影响电子元件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固定的散热器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于固定的散热器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由主座体、卡槽、过管槽、水冷管和防滑槽组成。
[0006]所述卡槽开设于主座体的上表面,所述过管槽开设于主座体的内部,所述水冷管固定安装于过管槽的内部,所述防滑槽开设于主座体的侧面,在安装散热器时可以将散热器的底部卡接在卡槽内部,防止散热器移动,将散热器固定后,将水冷管安装在过管槽的内部,向水冷管的内部通入冷却水,对散热器进行冷却。
[0007]优选的,所述卡槽的直径小于主座体的直径,所述过管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过管槽对称分布,所述过管槽贯穿主座体,所述防滑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防滑槽对称分布于主座体的左右两侧。
[0008]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管,所述主座体的顶部开设有通槽。
[0009]优选的,所述散热管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散热管等间距固定连接于底座的底部,所述散热管由导热板、散热压片、固定螺栓和散热体组成。
[0010]优选的,所述导热板固定连接于底座的底部,所述散热压片固定安装于散热管的内部,所述散热体固定连接于散热压片的底部,所述固定螺栓螺纹连接于散热管的右侧,在散热器传导热量时,导热板会将热量传导至散热压片的内部,再通过散热压片将热量传递至散热体。
[0011]优选的,所述散热压片的顶部与导热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栓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固定螺栓贯穿散热压片且延伸至散热管的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通槽由过线槽、绝缘管壁和缓冲层组成,所述过线槽开设于通槽的内部,所述缓冲层固定安装于过线槽的内部,所述绝缘管壁固定安装于缓冲层的内壁,散热器的导电线可以从过线槽的内部穿过,绝缘管壁可以防止导电线漏电。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该易于固定的散热器结构,在安装散热器时可以将散热器的底部卡接在卡槽内
部,防止散热器移动,将散热器固定后,将水冷管安装在过管槽的内部,向水冷管的内部通入冷却水,对散热器进行冷却,通过在主座体的左右两侧开设防滑槽,在移动散热器时,可以防止发生滑动。
[0015]2.该易于固定的散热器结构,在散热器传导热量时,导热板会将热量传导至散热压片的内部,再通过散热压片将热量传递至散热体,与外界形成热量交换,增加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实现高效的热传导。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等轴测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等轴测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散热管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通槽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底座、101主座体、102卡槽、103过管槽、104水冷管、105防滑槽、2散热管、201导热板、202散热压片、203固定螺栓、204散热体、3通槽、301过线槽、302绝缘管壁、303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易于固定的散热器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由主座体101、卡槽102、过管槽103、水冷管104和防滑槽105组成,卡槽102开设于主座体101的上表面,过管槽103开设于主座体101的内部,水冷管104固定安装于过管槽103的内部,防滑槽105开设于主座体101的侧面,卡槽102的直径小于主座体101的直径,过管槽10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过管槽103对称分布,过管槽103贯穿主座体101,防滑槽10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防滑槽105对称分布于主座体101的左右两侧,在安装散热器时可以将散热器的底部卡接在卡槽102内部,防止散热器移动,将散热器固定后,将水冷管104安装在过管槽104的内部,向水冷管103的内部通入冷却水,对散热器进行冷却,通过在主座体101的左右两侧开设防滑槽105,在移动散热器时,可以防止发生滑动。
[0024]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管2,主座体101的顶部开设有通槽3,散热管2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散热管2等间距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底部,散热管2由导热板201、散热压片202、固定螺栓203和散热体204组成,导热板201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底部,散热压片202固定安装于散热管2的内部,散热体204固定连接于散热压片202的底部,固定螺栓203螺纹连接于散热管2的右侧,散热压片202的顶部与导热板201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螺栓20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固定螺栓203贯穿散热压片202且延伸至散热管2的内部,在散热器传导热量时,导热板201会将热量传导至散热压片202的内部,再通过散热压片202将热量传递至散热体204,与外界形成热量交换,增加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实现高效的热传导,固定螺栓203将
散热压片202固定在散热管2的内部,也可以通过拆卸固定螺栓203,对散热压片202进行更换。
[0025]通槽3由过线槽301、绝缘管壁302和缓冲层303组成,过线槽301开设于通槽3的内部,缓冲层303固定安装于过线槽301的内部,绝缘管壁302固定安装于缓冲层303的内壁,散热器的导电线可以从过线槽301的内部穿过,绝缘管壁302可以防止导电线漏电,缓冲层303可以对导电线形成保护。
[0026]在使用时,将散热器的底部卡接在卡槽102内部,防止散热器移动,将散热器固定后,将水冷管104安装在过管槽104的内部,向水冷管103的内部通入冷却水,对散热器进行冷却,通过在主座体101的左右两侧开设防滑槽105,在移动散热器时,可以防止发生滑动,散热器的导电线可以从过线槽301的内部穿过,绝缘管壁302可以防止导电线漏电,缓冲层303可以对导电线形成保护。
[00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固定的散热器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由主座体(101)、卡槽(102)、过管槽(103)、水冷管(104)和防滑槽(105)组成;所述卡槽(102)开设于主座体(101)的上表面,所述过管槽(103)开设于主座体(101)的内部,所述水冷管(104)固定安装于过管槽(103)的内部,所述防滑槽(105)开设于主座体(101)的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固定的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02)的直径小于主座体(101)的直径,所述过管槽(10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过管槽(103)对称分布,所述过管槽(103)贯穿主座体(101),所述防滑槽(10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防滑槽(105)对称分布于主座体(101)的左右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固定的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管(2),所述主座体(101)的顶部开设有通槽(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于固定的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2)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散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国柏振强陈本胥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港本电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