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微量出胶的气动挤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762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点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微量出胶的气动挤压装置,包括:支座;胶筒,胶筒内部设置有容纳胶液的容纳腔,胶筒固定在支座上;挤压阀,挤压阀内部设置有阀芯软管,挤压阀内侧壁与阀芯软管外侧壁之间形成挤压空间,阀芯软管的中间通道与胶筒内部的容纳腔相贯通,挤压阀上设置有挤压气孔,挤压气孔与挤压空间相连通;喷嘴,喷嘴内部的出液流道与阀芯软管内部相贯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微量出胶的气动挤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并且方便拆卸等优点。并且方便拆卸等优点。并且方便拆卸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微量出胶的气动挤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点胶
,尤其涉及一种可微量出胶的气动挤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点胶技术在很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半导体封装、集成电路产业、SMT/PCB装配到一般性工业的焊接、涂覆和密封,点胶技术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点胶技术是将流体分配到产品的指定位置,从而实现电子元件的固定、包封、焊接等功能。在电子制造中当电子元件需要装配到一起,点胶技术将胶液分配到指定位置对元件进行粘接,实现元器件组装;当电子元器件需要互相连接,点胶技术将锡膏、银浆等分配到指定位置,实现电子元器件连接。电子封装对点胶的精度要求和效率越来越高,对点胶胶液的体积也越来越小。尤其是针对半导体行业和LED行业的封装,对微米级的高精密微量点胶需求十分迫切。
[0003]现有的点胶装置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在进行胶筒和点胶阀以及喷嘴的安装时,费时费力,繁杂的安装过程还容易导致零部件安装精度出现问题,并且不方便对零部件进行拆卸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点胶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微量出胶的气动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1);胶筒(2),所述胶筒(2)内部设置有容纳胶液的容纳腔,所述胶筒(2)固定在所述支座上;挤压阀,所述挤压阀内部设置有阀芯软管,所述挤压阀内侧壁与阀芯软管外侧壁之间形成挤压空间,所述阀芯软管的中间通道与胶筒(2)内部的容纳腔相贯通,所述挤压阀上设置有挤压气孔,所述挤压气孔与挤压空间相连通;喷嘴(3),所述喷嘴(3)内部的出液流道与阀芯软管内部相贯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微量出胶的气动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上设有便于安装挤压阀的快装组件,所述快装组件包括:上阀座(4),所述上阀座(4)上设置有上通道,所述上通道与胶筒(2)内的容纳腔相连通;所述挤压阀的上端插接进上阀座(4)内,所述挤压阀的上端面与上阀座(4)相抵触;下阀座(5),所述下阀座(5)设置在上阀座(4)下方,所述挤压阀的下端插接进下阀座(5)内,所述挤压阀的下表面与下阀座(5)相抵触,所述下阀座(5)与上阀座(4)可拆卸连接,所述下阀座(5)内设置有下通道,所述下通道与阀芯软管的中间通道相贯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微量出胶的气动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装组件还包括:第一定位件(5),所述第一定位件(5)设置在下阀座(5)的左侧,所述下阀座(5)的左侧面与第一定位件(5)相抵触,所述第一定位件(5)与支座(1)相连;第二定位件(6),所述第二定位件(6)设置在下阀座(5)的右侧,所述下阀座(5)的右侧面与第二定位件(6)相抵触,所述第二定位件(6)与支座(1)相连;所述第一定位件(5)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定位件(6)的上表面均与所述下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波王强王栋梁马成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