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内置线缆的油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759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内置线缆的油管结构,所述油管结构包括结构相同且首尾连通的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所述第一油管的第一管壁内开设有第一线缆通道,所述第二油管的第二管壁内开设有第二线缆通道,所述第一线缆通道和所述第二线缆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油管的第一线缆通道和所述第二油管的第二线缆通道的截面均呈弧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油管内部设计可穿越式结构,将电缆从油管内部进行连接,不受井下复杂环境的影响,不存在腐蚀或磨损的问题,可以很好的确保和延长电缆的工作寿命。很好的确保和延长电缆的工作寿命。很好的确保和延长电缆的工作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内置线缆的油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井下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内置线缆的油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完井技术的发展,在越来越多的开采资源上推广应用。同常规完井相比,智能完井技术能提高产量并维持长期稳产。智能完井技术主要包括井下永久型压力、温度、流量传感器,地面可控井下滑套,穿线式封隔器,井下测控装置,井下通信系统等,开采人员在地面上进行遥控,通过井下永久检测系统采集到的井下实时数据,对储层模拟模型进行更新和微调,并采用优化控制算法,控制井下各个流量控制阀的开关状态来优化储层生产动态,从而实现最高采收率。在智能完井技术中关键是需要掌握井下储层的实时情况,并将控制指令传输至井下控制系统,因此井下

地面和地面

井下的数据传输至关重要。
[0003]目前,无论是液控、电控或液

电结合控制的智能完井系统,其电力或者数据传输都需要用到电缆,用于传送控制信号和电动力。现有的电缆安装方式多为卡扣紧固在油管外侧,即生产油管在下入生产井的过程中电缆完全暴露在复杂环境中,容易在下入过程中发生磨损或断裂而导致电缆无法工作,造成信号传输中断。此外,电缆暴露在复杂的井下开采复杂环境中长时间工作,井下液体的腐蚀、井壁与电缆的摩擦和油管移位造成拉应力等现象有可能缩短电缆的工作寿命。电缆的损坏会导致生产井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工作,且电缆修复工作会造成大量的时间和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电缆从油管内部进行连接,不受井下复杂环境的影响,不存在腐蚀或磨损的问题,可以很好的确保和延长电缆的工作寿命的可内置线缆的油管结构。
[0005]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可内置线缆的油管结构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可内置线缆的油管结构,所述油管结构包括结构相同且首尾连通的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
[0007]所述第一油管的第一管壁内开设有第一线缆通道,所述第二油管的第二管壁内开设有第二线缆通道,所述第一线缆通道和所述第二线缆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油管的第一线缆通道和所述第二油管的第二线缆通道的截面均呈弧形。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线缆通道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一端面开槽,所述第一端面开槽内填充有第一密封材料,所述第一线缆通道内填充有第二密封材料。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线缆通道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二端面开槽,所述第二端面开槽内填充有第一密封材料,所述第二线缆通道内填充有第二密封材料,所述第一线缆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线缆通道的第一端对应设置。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密封材料可由遇水/遇油膨胀材料构成。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密封材料可由密封胶构成。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通过螺纹连接方式锁紧连接,且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处于锁紧连接状态时,第二油管的第二线缆通道与第一油管的第一端面开槽中心线重合。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油管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油管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油管的第一过油通道贯穿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一突出部。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油管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油管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油管的第二过油通道贯穿所述第二凹陷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凹陷部连接。
[00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管壁上还开设有第一过气通道,所述第一过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缆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过气通道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过气通道与外界连通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内设置有第一挤压螺杆,所述第一挤压螺杆的杆部与所述第一螺纹槽的槽底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
[00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管壁上还开设有第二过气通道,所述第二过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线缆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过气通道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过气通道与外界连通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二螺纹槽内设置有第二挤压螺杆,所述第二挤压螺杆的杆部与所述第二螺纹槽的槽底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
[0017]本技术提供的可内置线缆的油管结构,其包括结构相同且首尾连通的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所述第一油管的第一管壁内开设有第一线缆通道,所述第二油管的第二管壁内开设有第二线缆通道,所述第一线缆通道和所述第二线缆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油管的第一线缆通道和所述第二油管的第二线缆通道的截面均呈弧形。本技术在油管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线缆穿过的通道,第一油管的第一管壁内设置第一线缆通道,第二油管的第二管壁内设置第二线缆通道,可避免线缆直接暴露在油管外部的复杂环境中,减少线缆磨损、断裂等情况,提高线缆的使用寿命,保证作业的长时间正常运行。并且,第一线缆通道和第二线缆通道的截面均呈弧形,线缆在第一线缆通道、第二线缆通道内可进行侧移,可避免设计结构尺寸上的缺陷、或者当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在连接时出现对位误差时,位于第一线缆通道内的线缆与位于第二线缆通道内的线缆出现错位,从而发生断裂挤压等现象,进一步提高线缆的使用期限。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是本技术的可内置线缆的油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可内置线缆的油管结构的第一油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可内置线缆的油管结构的第一油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的可内置线缆的油管结构的第二油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请参考图1、2、3、4,图1是本技术的可内置线缆的油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可内置线缆的油管结构的第一油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内置线缆的油管结构的第一油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可内置线缆的油管结构的第二油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内置线缆的油管结构,所述油管结构包括结构相同且首尾连通的第一油管100和第二油管200。
[0026]所述第一油管100的第一管壁101内开设有第一线缆通道102,所述第二油管200的第二管壁201内开设有第二线缆通道202,所述第一线缆通道102和所述第二线缆通道202连通,所述第一油管100的第一线缆通道102和所述第二油管200的第二线缆通道202的截面均呈弧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内置线缆的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结构包括结构相同且首尾连通的第一油管(100)和第二油管(200);所述第一油管(100)的第一管壁(101)内开设有第一线缆通道(102),所述第二油管(200)的第二管壁(201)内开设有第二线缆通道(202),所述第一线缆通道(102)和所述第二线缆通道(202)连通,所述第一油管(100)的第一线缆通道(102)和所述第二油管(200)的第二线缆通道(202)的截面均呈弧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内置线缆的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缆通道(102)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一端面开槽(103),所述第一端面开槽(103)内填充有第一密封材料(300),所述第一线缆通道(102)内填充有第二密封材料(40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内置线缆的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缆通道(202)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二端面开槽(203),所述第二端面开槽(203)内填充有第一密封材料(300),所述第二线缆通道(202)内填充有第二密封材料(400),所述第一线缆通道(10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线缆通道(202)的第一端对应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内置线缆的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材料(300)可由遇水/遇油膨胀材料构成。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内置线缆的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材料(400)可由密封胶构成。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内置线缆的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管(100)和第二油管(200)通过螺纹连接方式锁紧连接,且第一油管(100)和第二油管(200)处于锁紧连接状态时,第二油管(200)的第二线缆通道(202)与第一油管(100)的第一端面开槽(103)中心线重合。7.如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芬兰于彦江冯起赠申凯翔李彬宁波王俊珠黄芳飞卢秋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