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循环水系统及船载实验室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41706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4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冷却循环水系统及船载实验室,冷却循环水系统的第一冷却循环水机设有多个第一出水口和多个第一回水口,第二冷却循环水机设有多个第二出水口和多个第二回水口,多个第一出水口、多个第二出水口以及多个用户设备的冷却水入口分别一一对应并管道连接,多个第一回水口、多个第二回水口以及多个用户设备的冷却水出口分别一一对应并管道连接,且各用户设备与第一冷却循环水机、第二冷却循环水机的管道连接处设有控制阀,以控制用户设备的管道连通第一冷却循环水机或第二冷却循环水机。从而,能够节约冷却循环水系统的占用空间,并确保冷却循环水系统的稳定性,以保障对设备的散热功能,进而提高船载实验室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制冷,特别涉及一种冷却循环水系统及船载实验室


技术介绍

1、大型精密仪器通常配置专用的冷却循环水机以实现散热,对于船载实验室而言,其空间有限,且大型精密仪器数量多,无法在有限的空间内为每台设备单独配备专用的冷却循环水机。而在精密仪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提供无间断的水流冷却关键发热部件(如x射线管、射频振荡器),如不配置冷却循环水机,精密仪器将无法启动运行。同时,大型精密仪器通常持续较长的工作时间,冷却循环水机在长期运作后可能出现过载故障的问题,若冷却循环水机在航行的过程中出现故障,船舶需先靠岸再进行冷却循环水机的维修和更换,在此过程中大型精密仪器无法继续运行,从而导致船载实验室的工作无法稳定开展,影响船载实验室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之一,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却循环水系统及船载实验室,能够节约冷却循环水系统的占用空间,并确保冷却循环水系统的稳定性,以保障对设备的散热功能,从而提高船载实验室的可靠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冷却循环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船载实验室,所述船载实验室包括多个用户设备,各所述用户设备均设有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循环水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循环水机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于第一壳体内的第一水箱,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一回水口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水箱,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外供水入口和第一外供水出口,所述第一外供水入口用于通入冷却水以对所述第一水箱散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水系统包括输送管路,所述输送管路包括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外供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船载实验室,所述船载实验室包括多个用户设备,各所述用户设备均设有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循环水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循环水机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于第一壳体内的第一水箱,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一回水口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水箱,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外供水入口和第一外供水出口,所述第一外供水入口用于通入冷却水以对所述第一水箱散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水系统包括输送管路,所述输送管路包括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外供水出口与所述第二外供水出口,所述供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外供水入口与第二外供水入口,且所述供水管的远离所述第一外供水入口与所述第二外供水入口的一端配置有冷媒,以对通入所述供水管的液体进行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均设有底座,所述底座支撑于所述船载实验室的地板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船载实验室的地板可拆卸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玉君周洋周建厚何清音杨天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