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一体化预制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731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预制泵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一体化预制泵站,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智能一体化预制泵站再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对内部的过滤进行替换,同时在替换时无法有效控制进水管停止进水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泵体内,泵体内固定安装有引导板,且引导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进水管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门,所述泵体的左侧设有控制室,所述控制室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块,通过拉动控制杆,取消对U型板的限制,同时拉动U型板,实现控制进水管进水的同时,方便对支撑板内的过滤板进行更换。板内的过滤板进行更换。板内的过滤板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一体化预制泵站


[0001]本技术涉及预制泵站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一体化预制泵站。

技术介绍

[0002]预制泵站,是一种集潜水泵、泵站设备、除污格栅设备、控制系统及远程监控系统集成的一体化的产品,预制泵站,其特点具有机动灵活,泵站建设周期极短,安装极其简便。目前在国内市政行业成为一个新的泵站建设发展趋势。
[0003]现有技术中的智能一体化预制泵站再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对内部的过滤进行替换,同时在替换时无法有效控制进水管停止进水,所以我们提出一种智能一体化预制泵站,用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智能一体化预制泵站再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对内部的过滤进行替换,同时在替换时无法有效控制进水管停止进水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一体化预制泵站。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智能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泵体内,泵体内固定安装有引导板,且引导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进水管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门,所述泵体的左侧设有控制室,所述控制室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块,且活动块的底部延伸至活动管外,所述控制室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U型板,且U型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设有过滤板,所述泵体内设有控制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L型管、限制板、控制杆、转动柱、传动带、滑动板、定位杆、接触轮与搭配柱,且转动柱的数量为两个,所述L型管滑动连接在控制室的后侧内壁,且L型管的顶部延伸至控制室外,所述限制板固定连接在L型管的左侧,所述控制杆滑动连接在L型管内,所述U型板的顶部设有连接孔,且控制杆的底部与连接孔活动连接,所述控制杆的外壁固定套设有二号弹簧,所述二号弹簧的一端与L型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转动连接在泵体的后侧内壁,且传动带固定套设在两个转动柱的外壁,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在挡板的右侧,所述定位杆固定连接在挡板的右侧,且接触轮转动连接在定位杆的右端,所述搭配柱转动连接在泵体的顶部内壁,控制机构实现方便抽出支撑板的同时,对进水管的进水进行控制。
[0008]优选的,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引导带,且引导带的一端与滑动门的左侧固定连接,引导带的一侧分别与搭配柱以及接触轮的外壁相接触,当滑动板进行滑动时,通过引导带方便带动滑动门进行移动。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传动带的外壁与滑动板的右侧均设有多个相适配的接触板,且多个接触板之间活动接触,通过接触板之间进行接触,当支撑板进行移动时,通
过传动带方便引导滑动板进行移动。
[0010]优选的,所述控制室的后侧内壁转动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与活动块的底部滑动连接,且活动块的左侧与U型板的右侧活动接触,当U型板与推动杆进行接触时,通过推动杆方便推动活动块进行移动。
[0011]优选的,所述活动管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号弹簧,且一号弹簧的一端与活动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号弹簧,且三号弹簧的一端与进水管的左侧固定连接,通过一号弹簧的弹力方便带动活动块进行回位,通过三号弹簧的弹力方便引导滑动门进行回位。
[0012]有益效果:
[0013]1、当需要更换过滤板时,拉动控制杆,此时控制杆与连接孔脱离连接,同时控制杆拉动L型管进行移动,此时拉动U型板,U型板带动支撑板进行移动;
[0014]2、当支撑板进行移动时,支撑板通过接触板带动传动带进行转动,此时传动带同时通过接触板引导滑动板进行移动,并且滑动板取消对引导带的限制,此时滑动门通过三号弹簧的弹力进行移动,使滑动门移动至进水管的底部,防止进水管继续进水;
[0015]3、同时随着U型板的移动,U型板与推动杆脱离接触,此时活动块通过一号弹簧的弹力进行移动,同时活动块移动至限制板的底部,防止限制板进行回位,同时U型板完全将支撑板拉出,方便更换支撑板内的过滤板。
[0016]通过拉动控制杆,取消对U型板的限制,同时拉动U型板,实现控制进水管进水的同时,方便对支撑板内的过滤板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一体化预制泵站的结构三维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一体化预制泵站的正面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一体化预制泵站的控制室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一体化预制泵站的支撑板、过滤板、转动柱、传动带、滑动板、定位杆、接触轮、引导带与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泵体、2引导板、3进水管、4控制室、5活动管、6活动块、7一号弹簧、8 L型管、9控制杆、10二号弹簧、11限制板、12推动杆、13 U型板、14支撑板、15过滤板、16滑动门、17三号弹簧、18搭配柱、19转动柱、20传动带、21滑动板、22定位杆、23接触轮、24引导带、25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参照图1

4,一种智能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泵体1,泵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3,进水管3的一端延伸至泵体1内,泵体1内固定安装有引导板2,且引导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25,进水管3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门16,泵体1的左侧设有控制室4,控制室4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活动管5,活动管5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块6,且活动块6的底部延伸至活动管5外,控制室4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U型板13,且U型板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4,支
撑板14内设有过滤板15,泵体1内设有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L型管8、限制板11、控制杆9、转动柱19、传动带20、滑动板21、定位杆22、接触轮23与搭配柱18,且转动柱19的数量为两个,L型管8滑动连接在控制室4的后侧内壁,且L型管8的顶部延伸至控制室4外,限制板11固定连接在L型管8的左侧,控制杆9滑动连接在L型管8内,U型板13的顶部设有连接孔,且控制杆9的底部与连接孔活动连接,控制杆9的外壁固定套设有二号弹簧10,二号弹簧10的一端与L型管8的底部固定连接,转动柱19转动连接在泵体1的后侧内壁,且传动带20固定套设在两个转动柱19的外壁,滑动板21滑动连接在挡板25的右侧,定位杆22固定连接在挡板25的右侧,且接触轮23转动连接在定位杆22的右端,搭配柱18转动连接在泵体1的顶部内壁,控制机构实现方便抽出支撑板14的同时,对进水管3的进水进行控制;滑动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引导带24,且引导带24的一端与滑动门16的左侧固定连接,引导带24的一侧分别与搭配柱18以及接触轮23的外壁相接触,当滑动板21进行滑动时,通过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的一端延伸至泵体(1)内,泵体(1)内固定安装有引导板(2),且引导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25),所述进水管(3)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门(16),所述泵体(1)的左侧设有控制室(4),所述控制室(4)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活动管(5),所述活动管(5)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块(6),且活动块(6)的底部延伸至活动管(5)外,所述控制室(4)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U型板(13),且U型板(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内设有过滤板(15),所述泵体(1)内设有控制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一体化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L型管(8)、限制板(11)、控制杆(9)、转动柱(19)、传动带(20)、滑动板(21)、定位杆(22)、接触轮(23)与搭配柱(18),且转动柱(19)的数量为两个,所述L型管(8)滑动连接在控制室(4)的后侧内壁,且L型管(8)的顶部延伸至控制室(4)外,所述限制板(11)固定连接在L型管(8)的左侧,所述控制杆(9)滑动连接在L型管(8)内,所述U型板(13)的顶部设有连接孔,且控制杆(9)的底部与连接孔活动连接,所述控制杆(9)的外壁固定套设有二号弹簧(10),所述二号弹簧(10)的一端与L型管(8)的底部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家驹吴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恒倍特玻璃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