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式显微血管支架型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693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置式显微血管支架型合拢器,其包括呈环形网状的可收缩的支架和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架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若干支撑柱呈环状且等距设于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所述支撑柱用于连接左支架和右支架且使得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同步收缩和释放。置入血管腔内可以实现显微血管自动合拢,或合拢和缝合相互为补充,从而极大的提升显微血管的吻合效率,避免血管壁坍塌造成对壁误伤壁误缝。避免血管壁坍塌造成对壁误伤壁误缝。避免血管壁坍塌造成对壁误伤壁误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式显微血管支架型吻合器


[0001]本技术属于手术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显微血吻缝合用的内置式显微血管支架型合拢器。

技术介绍

[0002]显微血管吻合是断肢再植、组织移植和器官移植成功的关键性技术。尽管显微血管吻合有诸多方法,在确保缝合操作精准和微创的情况下,人工缝合法仍然是目前最为可靠的方法。就人工缝合法而言,其缺点和操作失败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壁误缝(backwall bite):由于小血管或微血管的直径小,当由血管壁外向血管壁内进针时,针尖容易“剐蹭”对侧血管壁,造成对壁误伤甚至误缝,从而导致吻合失败;

针间距不等导致漏血:人工缝合针间距是依据术者感觉确定,没有精准科学的度量,容易导致针间距不等,针间距不等会在吻合口处出现“鱼口”样皱褶而漏血,漏血补针则无疑会增加血管壁损失和误伤误缝机会;

借助显微镜等设备,操作时需要调试体位、视野和景深等,延长了手术时长,增加了术中污染机会;

人工缝合要求精细操作,极大耗费术者的体力和耐力,血管吻合的效率不高。
[0003]吻合器法的应用提高了显微血管吻合的效率,但由于在吻合过程中要将血管内膜翻转固定在吻合器针头上,而动脉壁有平滑肌结构,翻转困难或几乎无法翻转,故吻合器不宜用于动脉吻合。
[0004]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人工缝合法耗时费力,效率低下,容易出现上面述及的误缝和针距不等漏血情况;吻合器法一般不能用于动脉吻合,只能用于静脉吻合。直径很小的血管吻合器也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内置式显微血管支架型合拢器,通过半自动合拢血管,可以极大的提升显微血管的吻合效率;塌陷的血管被支架扩展后,在支撑柱间隙实施缝合可以避免因血管壁坍塌造成对壁误伤误缝;支撑柱间距相等,起到针间距标尺作用,使得缝合的针间距相等。
[0006]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式显微血管支架型合拢器,其包括呈环形网状的可收缩的支架和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架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若干支撑柱呈环状且等距设于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所述支撑柱用于连接左支架和右支架且使得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同步收缩和释放。
[000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柱间隙间可充当血管缝合的导针槽,支撑柱间距相等而等同于缝合针距的标尺,可以确保缝合针距相等。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根据吻合血管直径的大小设置为3

8根。
[0009]进一步的,所述左支架、右支架的长度相等且各占合拢器总长度的1/3。
[0010]进一步的,所述左支架、右支架和支撑柱所形成的合拢器总长度为0.8

2cm。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内置式显微血管支架型合拢器,在直视下植入血管腔并释放扩展管腔,依靠支架释放扩展血管并与血管壁之间产生摩擦力,合拢两个吻合端口,实现半机械化自动吻合,使得血管吻合简单高效。
[0013]2.若血管内压力大出现漏血,只要在漏血处经支撑柱间隙进针即可补针缝合,这样把手工缝合和机械吻合有机结合起来。
[0014]3.因支架对血管腔的扩展作用,避免了因血管壁塌陷,在漏血处的补针缝合可避免误缝误伤对侧血管壁。
[0015]4.本吻合器中支撑柱间隙可导引缝合进针。由于支撑柱间距相等,可以起到针间距标尺的作用,缝合时可获得相等的针间距。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支撑柱排列形状横截面示意图。
[0019]其中,左支架1、支撑柱2、右支架3、束缚带4。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内置式显微血管支架型合拢器,其包括呈环形网状的可收缩的支架和若干支撑柱2,所述支架包括左支架1和右支架3,若干支撑柱2呈环状且等距设于左支架1与右支架3之间,所述支撑柱2用于连接左支架1和右支架3且使得所述左支架1和所述右支架3同步收缩和释放。
[002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2的柱间隙间充当血管缝合的导针槽,相等的柱间距等同于缝针的针间距刻度,可确保缝合的针间距相等。
[002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2根据血管直径的大小设置为3

8根。支撑柱2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吻合的血管的直径大小以及支架扩张状态下的直径大小确定。原则上血管直径越大,支架扩张状态下的直径越大,支撑柱2的数量越多。本实施例中,采用6根支撑柱2设置。
[0025]进一步的,所述左支架1、右支架3的长度相等且各占合拢器总长度的1/3。实际使用时,也可以加长支撑柱2的长度而缩减左支架1和右支架3的长度以节省其加工制备时间。
[0026]进一步的,所述左支架1、右支架3和支撑柱2所形成的合拢器总长度为0.8

2cm。不可避免的有特定情况,因此可以根据需求适当设置吻合器的总长度。
[0027]在本实施例中,支架的初始状态因支撑柱2的中段设置有束缚带4的原因,在束缚
带4的捆绑作用下使得支架初始状态为紧缩状态,松开束缚带4后支架弹开以扩张至足够的大小,使得支架外壁能够与血管内壁接触以支撑血管保持与支架扩张状态的形状。当其作用于需要吻合的血管时,两端的左支架1和右支架3分别由吻合端口处植入两侧的血管腔内,支架释放后与血管壁的摩擦力可以直接将血管合拢而无需缝合。若支架释放后吻合口有漏血现象,可以在漏血处经支撑柱2的柱间隙进针缝合。由于中间支撑柱2的柱间距相等,可以起标尺作用,实现等距缝合。同时,由于支撑柱2环绕支架而设置,两端支架扩展是连支撑柱2一同被扩展,血管腔被扩展后在支撑柱2间隙中进行缝合不会缝合到对侧的血管壁。在降低缝合风险时提升了缝合的效率。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合拢器可以由不同材料加工而成,可以留置在血管腔内。
[00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式显微血管支架型合拢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呈环形网状的支架和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架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若干支撑柱呈环状且等距设于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所述支撑柱用于连接左支架和右支架且使得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同步收缩和释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式显微血管支架型合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中部设有束缚带,所述束缚带在收紧状态下使得合拢器呈现初始的紧缩状态,其紧缩状态下的直径小于释放后的扩张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式显微血管支架型合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间隙充当血管缝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传俊张志宏王祎汪秀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