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批量进针显微小血管吻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9630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7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次性批量进针显微小血管吻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体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一个装置导向头和一个置针套筒;所述置针套筒与所述装置导向头固定连接,所述置针套筒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缝合线出入槽,所述置针套筒的内部开设有与对应缝合线出入槽连通的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缝合针滑动槽,所述缝合针滑动槽的内部放置有缝合针,所述缝合针的尾端固定连接有缝合线,所述置针套筒与缝合针之间设置有推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均匀分布的缝合线出入槽,确保针距相等,避免漏血;实现等距的一次性批量进针,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通过弧度槽角度的设计,确保缝合针进针角度与血管壁垂直;实现垂直缝合,避免出现缝合失败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用于器官移植、组织移植和断肢再植中的血管吻合或输精管、输卵管等其他管腔的吻合,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批量进针显微小血管吻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已知显微小血管吻合是断肢再植、组织移植和器官移植成功的关键性技术,几乎涉及到外科领域的各个亚专科;而显微小血管吻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法主要是:人工缝合法和器械吻合器法;其中的吻合器法只能用于一定直径的静脉,比如动脉基本无法使用,而且装置不仅庞大,不适应狭小空间,操作不便,而且还价格昂贵,进而在临床应用中受到很多限制;鉴于该种情况,国内外学者试验了各种简化方法试图替代人工缝合,其中包括粘接法、支架法等等,但这些尝试无一能够用到临床;因此,在确保缝合操作精准和微创的情况下,人工缝合法仍然是目前最为可靠的方法。

2、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现有的人工缝合存在一些问题:

3、1、由于微小血管直径细小,通常在2mm以下,吻合需要在显微镜下进行,从而需要精细的缝合动作,如此特别费时费力,长时间的手术使医生易疲劳,进而存在难以规避的手术风险;

<p>4、2、人工缝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批量进针显微小血管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吻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装置导向头(1)和一个置针套筒(2);所述置针套筒(2)的一端与一所述装置导向头(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置针套筒(2)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缝合线出入槽(21),所述置针套筒(2)的内部开设有与对应缝合线出入槽(21)连通的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缝合针滑动槽(22),所述缝合针滑动槽(22)的内部放置有缝合针(3),所述缝合针(3)的尾端固定连接有缝合线(4),所述置针套筒(2)与缝合针(3)之间设置有推动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批量进针显微小血管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批量进针显微小血管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吻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装置导向头(1)和一个置针套筒(2);所述置针套筒(2)的一端与一所述装置导向头(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置针套筒(2)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缝合线出入槽(21),所述置针套筒(2)的内部开设有与对应缝合线出入槽(21)连通的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缝合针滑动槽(22),所述缝合针滑动槽(22)的内部放置有缝合针(3),所述缝合针(3)的尾端固定连接有缝合线(4),所述置针套筒(2)与缝合针(3)之间设置有推动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批量进针显微小血管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导向头(1)的直径小于置针套筒(2)的直径,所述置针套筒(2)连接装置导向头(1)的端部形状设置为圆台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批量进针显微小血管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针套筒(2)端部的圆台部分设置为出针区(23),所述缝合针滑动槽(22)的一端位于出针区(23),所述缝合针滑动槽(22)分为:远离出针区(23)的平滑槽(221)和靠近出针区(23)的弧度槽(222),所述平滑槽(221)的中心线与置针套筒(2)的中心线平行,所述弧度槽(222)的中心线与出针区(23)的斜面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批量进针显微小血管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针滑动槽(22)的直径大于缝合针(3)的直径,所述缝合针(3)的直径大于缝合线出入槽(21)的直径,所述缝合线出入槽(21)的直径大于缝合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传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