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螺旋型多层复合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4452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螺旋型多层复合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模具制备:3D打印螺旋型不锈钢模具;脱模层制备:在所述模具外侧涂覆至少一层脱模层;浸涂层制备:在所述至少一层脱模层外侧涂覆多层PLCL涂层;静电纺丝层制备:在所述多层PLCL涂层外侧纺丝,形成静电纺丝层;脱模:将成型的多层复合管与模具分离,得到螺旋型多层复合人工血管。该螺旋型多层复合人工血管制备方法,血管厚度可控且具有一定均匀性,制得的人工血管为呈螺旋状的小口径人工血管,能够产生旋动流,从而提高近壁面血流流速和壁面剪切应力,并能减少有害物质在血管内壁的沉积,对降低小口径人工血管移植后的再狭窄、提高长期通畅性具有重要意义。意义。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旋型多层复合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螺旋型多层复合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工血管是许多严重狭窄或闭塞性血管的替代品,目前,大、中口径的人工血管已在临床得到应用并取得满意效果。而小口径人工血管手术后易发血栓和内膜增生而造成血管再狭窄和通畅率低等问题一直是个未解难题。
[0003]旋动流态是人体的一种典型的血流形态,这种流态一方面可使血流稳定,减小湍流;另一方面可使血管壁得到光滑冲刷,减少血液中有害物质在血管壁的沉积,从而减轻动脉的负担,保护动脉免受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内膜增生的病理影响。研究表明,旋动流的形成与血管的形状有关,比如人体主动脉的三维螺旋扭曲结构,使得该处的血流流动在心脏收缩期内呈现出旋动状态。将这种流态运用到小口径人工血管的设计当中,对降低小口径人工血管移植后的再狭窄、提高长期通畅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型多层复合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小口径螺旋型多层复合人工血管能够通过形成血液旋动流,降低小口径人工血管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型多层复合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模具制备:3D打印不锈钢模具,所述模具呈螺旋型;(2)脱模层制备:采用提拉浸渍镀膜机在所述模具外侧涂覆至少一层脱模层;(3)浸涂层制备:采用提拉浸渍镀膜机在所述至少一层脱模层外侧涂覆多层PLCL涂层;(4)静电纺丝层制备:采用静电纺丝机在所述多层PLCL涂层外侧纺丝预定时间,形成静电纺丝层;(5)脱模:将成型在所述模具上的多层复合管与模具分离,得到螺旋型多层复合人工血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型多层复合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涂覆脱模层包括:将所述模具固定在提拉浸渍镀膜机的卡口上,以4500~5500μm/s的速度浸入到浓度10%~20%的脱模溶液中,滞留2~5s;将模具以500~600μm/s的速度退出所述脱模溶液,在室温条件下干燥10~15min;将模具放置于烘箱中,在40~60℃条件下干燥25~35min。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型多层复合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溶液为PVA溶液,该PVA溶液的溶剂为50:50的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混合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型多层复合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涂覆多层PLCL涂层包括:将完成脱模层涂覆的模具固定于提拉浸渍镀膜机的卡口上,以4500~5500μm/s的速度浸入到浓度14%~15%的PLCL溶液中,浸涂时间2~5s;将所述模具以400~800μm/s的速度退出PLCL溶液;将所述模具放置在通风橱中,干燥8~15min,形成一层PLCL涂层;重复上述步骤至少一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型多层复合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LCL溶液的溶剂为六氟异丙醇,所述PLCL溶液包括PEG,PEG浓度为0.55%~0.6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型多层复合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凯蒋紫仪赵荟菁张克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