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介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656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化介入装置,包括微导管、探头组件和传输线,所述微导管包括管壁以及由管壁围设而成的空腔,所述空腔用于注入栓塞微球,所述管壁具有相远离的握持部和端部,所述探头组件安装于管壁的端部处,所述传输线一端伸入管壁内且与探头组件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视化介入装置,通过探头组件使得在穿插、定位过程中,可持续观察微导管的状态及精确定位至肿瘤近端,而不影响侧枝正常血管。通过微导管精准、精确的释放栓塞微粒。大大提高手术的使用效率以及安全性,有利于医生在可视的状态下进行TACE手术。可视的状态下进行TACE手术。可视的状态下进行TACE手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视化介入装置


[0001]本技术是关于医疗器械,特别是关于一种可视化介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TACE肝动脉化疗栓塞,目前常用的方法为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方法。通过使用介入装置介入至肿瘤器官组织近端,通过输送栓塞微球,阻塞癌变组织血液供应,引起肿瘤组织坏死,已达到治疗的作用。
[0003]由于介入装置导入时不能实施监控,所以存在定位不准确,并且可能出现位置错误的后果。通过造影剂造影,也无法实现实时显影。并且造影剂的过度使用,还会造成化学毒害以及微循环紊乱,不利于后续栓塞剂的注射使用。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视化介入装置,其能够实时监控且定位准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视化介入装置,包括:微导管、探头组件和传输线,所述微导管包括管壁以及由管壁围设而成的空腔,所述空腔用于注入栓塞微球,所述管壁具有相远离的握持部和端部,所述探头组件安装于管壁的端部处,所述传输线一端伸入管壁内且与探头组件连接。
[000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传输线的另一端从管壁内引出并与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传输线连接的连接件以及与连接件连接的接插件。
[0008]在本技术的另一方面中,所述探头组件包括透光壳体、反射元件和聚光元件,所述透光壳体包括侧壁以及由侧壁围设而成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空腔和外部连通,所述反射元件和聚光元件均安装于侧壁内,所述聚光元件和反射元件相对设置,所述反射元件朝向聚光元件的一侧为斜面。
[000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探头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侧壁内的电机,所述电机与反射元件配合安装,所述电机用于驱动反射元件转动。
[00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线为连接聚光元件的光纤。
[00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管壁的握持部处安装有手柄。
[0012]在本技术的另一方面中,所述探头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管壁内的换能器和信号放大模块,所述信号放大模块与换能器连接。
[0013]在另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线为连接信号放大模块的电信号传输线。
[0014]在本技术的另一方面中,所述探头组件包括电极环,所述电极环套设于所述管壁的外部。
[0015]在另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线为连接所述电极环的导线。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技术的可视化介入装置,通过探头组件使得在穿插、定位过程中,可持续观察微导管的状态及精确定位至肿瘤近端,而不影响侧枝正常血管。通过微导管精准、精确的释放栓塞微粒。大大提高手术的使用效率以及安全性,有利于医生在可视的状态下进行TACE手术。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可视化介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可视化介入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可视化介入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可视化介入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2]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3]实施例一:
[0024]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可视化介入装置,包括微导管10、探头组件20、传输线31和连接组件40。
[0025]其中,微导管10包括管壁11以及由管壁11围设而成的空腔12。空腔12用于注入栓塞微球。管壁11具有相远离的握持部和端部。探头组件20安装于管壁11的端部处。管壁11的握持部处安装有手柄50。
[0026]传输线31一端伸入管壁11内且与探头组件20连接,传输线31的另一端从管壁11内引出并与连接组件40连接。连接组件40包括与传输线31连接的连接件41以及与连接件41连接的接插件42,接插件42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
[0027]如图2所示,探头组件20包括透光壳体21、反射元件22、聚光元件23和电机24。透光壳体21包括侧壁211以及由侧壁211围设而成的容纳腔(图中未示出)。容纳腔与空腔12和外部连通。反射元件22和聚光元件23均安装于侧壁211内,聚光元件23和反射元件22相对设置。一实施方式中,反射元件22朝向聚光元件23的一侧为斜面221。电机24与反射元件22配合安装,电机24用于驱动反射元件22转动。通过转动反射元件22,使得斜面221转动,从而能够接收不同方向的光线。
[0028]一实施方式中,传输线31为连接聚光元件23的光纤。
[0029]外部的光线通过透光壳体21折射至反射元件22。通过反射元件22的斜面221再将光线反射至聚光元件23。通过聚光元件23汇聚光线并通过传输线31和连接组件40将光信号传输至图像分析仪进行光学成像。
[0030]实施例二:
[0031]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探头组件50包括安装于管壁11内
的换能器51和信号放大模块52。信号放大模块52与换能器51连接。
[0032]一实施方式中,传输线32为连接信号放大模块52的电信号传输线。
[0033]超声波通过换能器51转换成传输信号,再通过信号放大模块52进行信号放大,通过传输线32和连接组件40将放大后的传输信号传输至超声图像分析仪进行超声成像。
[0034]实施例三:
[0035]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探头组件60包括电极环61,电极环61套设于管壁11端部的外部。
[0036]一实施方式中,传输线33为连接电极环61的导线。
[0037]电极环61可选用金、铂铱合金等导电金属材料制成。通过电极环61接收电信号,通过传输线33和连接组件40将电信号传输至电生理记录仪进行电生理成像。
[0038]前述对本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化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导管、探头组件和传输线,所述微导管包括管壁以及由管壁围设而成的空腔,所述空腔用于注入栓塞微球,所述管壁具有相远离的握持部和端部,所述探头组件安装于管壁的端部处,所述传输线一端伸入管壁内且与探头组件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传输线的另一端从管壁内引出并与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传输线连接的连接件以及与连接件连接的接插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化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壁的握持部处安装有手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视化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组件包括透光壳体、反射元件和聚光元件,所述透光壳体包括侧壁以及由侧壁围设而成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空腔和外部连通,所述反射元件和聚光元件均安装于侧壁内,所述聚光元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成旭曹刚毅贾登强顾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环心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