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质轻且高强度的PC预制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6276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预制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质轻且高强度的PC预制柱,包括预制柱主体,所述预制柱主体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对接钢筋,所述对接钢筋的表面呈倾斜状,所述预制柱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十字固定架,十字固定架的顶部贯穿插设有插杆,所述插杆的表面焊接有T字抵触件,所述预制柱主体的底部铰接有成型板,所述成型板的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成型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与成型塑纸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结构对预制柱与预制柱之间的连接进行了加固,防止其因稳定性较差,导致在使用时因稳定性不足被迫降低建筑层高的情况出现,同时对于预制柱与地基之间的连接也进行了加固,使预制柱在投入使用时更加的稳定安全。全。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质轻且高强度的PC预制柱


[0001]本技术涉及预制柱
,具体涉及一种质轻且高强度的 PC预制柱。

技术介绍

[0002]PC为precast concrete(混凝土预制件)的英文缩写,在住宅工业化领域称作PC构件。如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地基基础、预制钢结构钢柱基础、路灯广告牌柱钢筋混凝土基础、预制楼板。与之相对应的传统现浇混凝土需要工地现场制模、现场浇筑和现场养护。混凝土预制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水利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0003]针对与PC预制柱而言,在建筑工程使用过程中,根据使用需求,会出现预制柱相互拼接的情况,而现今预制柱相互拼接的方式大多通过钢筋互套外加混凝土浇筑,这种方式牢固性一般,同时对于与地基面相接的预制柱,根基的稳定性尤为重要,若仅依靠钢筋互套的方式,这样浇筑出的预制柱抗压抗震性能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质轻且高强度的PC预制柱,解决了预制柱与预制柱之间的连接不够牢固,导致稳定性较差,不能建筑更高的柱体,预制柱与地基连接不够牢固,降低了预制柱的抗压、抗震性能的问题。
[0006]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一种质轻且高强度的PC预制柱,包括预制柱主体,所述预制柱主体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对接钢筋,所述对接钢筋的表面呈倾斜状,所述预制柱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十字固定架,十字固定架的顶部贯穿插设有插杆,所述插杆的表面焊接有T字抵触件,所述预制柱主体的底部铰接有成型板,所述成型板的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成型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与成型塑纸相连接,所述预制柱主体的内部安装有拉结机构。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T字抵触件的内部通过转轴等距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表面与对接钢筋倾斜面相抵。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柱主体的内部对称固定连接有钩爪,所述钩爪的纵截面呈倒钩状。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凸块的纵截面呈梯形,所述成型板远离预制柱主体的一侧插设有延伸板。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成型板与预制柱主体相铰接的铰接轴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预制柱主体、成型板相连接。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拉结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所述预制柱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底部等距铰接有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远离第一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预制柱主体的内壁,所述第一铰接杆的底端铰接有第二铰接杆,所
述第二铰接杆远离第一铰接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块相铰接。
[0014]有益效果
[0015]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通过结构对预制柱与预制柱之间的连接进行了加固,防止其因稳定性较差,导致在使用时因稳定性不足被迫降低建筑层高的情况出现,同时对于预制柱与地基之间的连接也进行了加固,从而以预制柱与地基连接坚固为基础,使预制柱在投入使用时更加的稳定安全。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一种质轻且高强度的PC预制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预制柱对接部件的立体结构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预制柱主体;2、对接钢筋;3、十字固定架;4、插杆;5、T字抵触件;6、滚轮;7、钩爪;8、成型板;9、凸块;10、延伸板;11、成型塑纸;12、第一连接块;13、第一铰接杆;14、第二铰接杆;15、第二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4]实施例
[0025]本实施例的一种质轻且高强度的PC预制柱,如图1所示,包括预制柱主体1,预制柱主体1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对接钢筋2,对接钢筋2的表面呈倾斜状,预制柱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十字固定架3,十字固定架3的顶部贯穿插设有插杆4,插杆4的表面焊接有T字抵触件5,预制柱主体1的底部铰接有成型板8,成型板8的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凸块9,成型板8相互靠近的一侧与成型塑纸11相连接,预制柱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拉结机构。
[0026]在实际使用时,用户可将一组预制柱与另一组预制柱对接,使各组对接钢筋2插入预制柱主体1底部的圆孔中,随着预制柱主体1的抵触,插杆4携带T字抵触件5被推动向预制柱主体1的内部伸入,各组T字抵触件5的边缘与对接钢筋2的斜面抵触传动,因此各组对接钢筋2轻微的对向呈展开状分布,从而对接钢筋2所围成的面域增大,从而在浇筑完成混凝土凝固后,二组预制柱主体1的连接处因对接钢筋2所围成的面域增大而更加紧固;
[0027]注:成型板8及其所连结构仅针对与地基相连的预制柱主体1所使用的,对于预制
柱主体1之间的相互连接,预制柱主体1表面应不连接成型板8及其所连部件;
[0028]预制柱主体1在与地接相接时,用户当在地基表面向内开出一组与成型板8相适配的矩形开口孔,且该孔的内底面应较开口大,随后将地基表面所露出钢筋插入预制柱主体1底面的圆孔中,成型板8及其所连整体皆嵌入事先开设的矩形开孔中,当用户通过预制柱主体1 表面的开孔对预制柱主体1的内部进行灌浆时,混凝土砂浆流入对接钢筋2所处位置,压迫各组成型板8对向展开与矩形开孔内壁相贴;
[0029]此时在混凝土砂浆凝固后,成型板8内部所包裹的混凝土砂浆形成一个上小下大的凸台,借此凸台,可为预制柱主体1带来进一步的稳定性、牢固性
[0030]如图2所示,T字抵触件5的内部通过转轴等距连接有滚轮6,滚轮6的表面与对接钢筋2倾斜面相抵。
[0031]该结构使得,当T字抵触件5被预制柱主体1抵触传动对接钢筋2 对向展开的过程中,通过T字抵触件5的间隔,而滚轮6借助较小的摩擦力自身产生转动对对接钢筋2进行辅助传导,从而滚轮6起来了辅助T字抵触件5对对接钢筋2进行传导更加流畅的效果。
[0032]如图3所示,预制柱主体1的内部对称固定连接有钩爪7,钩爪7 的纵截面呈倒钩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质轻且高强度的PC预制柱,包括预制柱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柱主体(1)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对接钢筋(2),所述对接钢筋(2)的表面呈倾斜状,所述预制柱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十字固定架(3),所述十字固定架(3)的顶部贯穿插设有插杆(4),所述插杆(4)的表面焊接有T字抵触件(5),所述预制柱主体(1)的底部铰接有成型板(8),所述成型板(8)的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凸块(9),所述成型板(8)相互靠近的一侧与成型塑纸(11)相连接,所述预制柱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拉结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质轻且高强度的PC预制柱,其特征在于,所述T字抵触件(5)的内部通过转轴等距连接有滚轮(6),所述滚轮(6)的表面与对接钢筋(2)倾斜面相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质轻且高强度的PC预制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柱主体(1)的内部对称固定连接有钩爪(7),所述钩爪(7)的纵截面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胜德戢文安许丽芳
申请(专利权)人:抚州市中阳研砼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