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梁柱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586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8
本技术涉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制梁柱连接结构,包括有护套,靠上端的四个所述撑板的一侧壁靠中间位置、另一侧壁靠中间位置、前侧壁靠中间位置与后侧壁靠中间位置与靠下端的四个所述撑板的一侧壁靠中间位置、另一侧壁靠中间位置、前侧壁靠中间位置与后侧壁靠中间位置均安装有第一转轴,八个所述第一转轴的下侧壁与上侧壁分别安装有斜撑板。本技术中,斜撑板在安装时通过下侧壁安装的支撑块中的凸起,通过调节斜撑板与各个第二转轴的角度后,使得对第一L形连接板与第二L形连接板完成支撑与固定,使得第一L形连接板与斜撑板,第二L形连接板与斜撑板之间形成高稳定性的三角形,使得结构整体的稳定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结构工程,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梁柱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预制框架的现场连接,根据构件拆分、预制部位和连接方式的不同,主要有两种方式:(1)节点预制,框架柱在柱中部位置通过后浇段连接,框架梁在受力较小的位置通过后浇段连接;(2)节点现浇,框架柱和框架梁均整段预制,现浇的节点把梁和柱连接成一个整体。

2、然而现有的连住连接结构,当发生地震时连接板与护套、套筒之间的仅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导致其稳定性下降,梁柱随时存在塌陷的可能性,从而容易引发危险,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预制梁柱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预制梁柱连接结构,斜撑板在安装时通过下侧壁安装的支撑块中的凸起,通过调节斜撑板与各个第二转轴的角度后,根据不同的场景将各个凸起分别卡接在各个限位槽中,使得对第一l形连接板与第二l形连接板完成支撑与固定,使得第一l形连接板与斜撑板,第二l形连接板与斜撑板之间形成高稳定性的三角形,使得结构整体的稳定性更高,四个撑板的一侧壁、后侧壁、另一侧壁、前侧壁均安装有第一转轴,使得斜撑板在未使用时,可以将各个凸起与限位槽进行分离,更好的携带,且八个斜撑板为结构整体增加美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梁柱连接结构,包括有护套,所述护套的上侧壁靠中间位置贯穿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下侧壁贯穿护套的下侧壁靠中间位置,所述套筒的上侧壁开设有浇注口,所述套筒的两侧壁中间靠上端位置与前侧壁中间靠上端位置与后侧壁中间靠上端那位置均螺纹安装连接有第一l形连接板,四个所述第一l形连接板的下侧壁分别螺纹连接在护套的上侧壁中间靠两侧位置、上侧壁中间靠前侧位置与上侧壁中间靠后侧位置;

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护套与连接梁插接适配,四个第一l形连接板与设置在护套的前侧壁靠上端位置、后侧壁靠上端位置,以及两侧壁靠上端位置。

4、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两侧壁中间靠下端位置、前侧壁中间靠下端位置与后侧壁中间靠下端位置均螺纹安装连接有第二l形连接板,四个所述第二l形连接板的上侧壁分别螺纹连接在护套的下侧壁中间靠两侧位置、下侧壁中间靠前侧位置与下侧壁中间靠后侧位置;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四个第二l形连接板与设置在护套的前侧壁靠下端位置、后侧壁靠下端位置,以及两侧壁靠下端位置。

6、进一步地,四个所述第二l形连接板的前侧壁靠中间位置、后侧壁靠中间位置、一侧壁靠中间位置与另一侧壁靠中间位置与四个第一l形连接板前侧壁中间靠上端位置、后侧壁中间靠上端位置、一侧壁中间靠上端位置与另一侧壁中间靠上端位置均安装有撑板;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撑板为螺纹连接在第二l形连接板的前侧壁靠中间位置、后侧壁靠中间位置、一侧壁靠中间位置与另一侧壁靠中间位置与四个第一l形连接板前侧壁中间靠上端位置、后侧壁中间靠上端位置、一侧壁中间靠上端位置与另一侧壁中间靠上端位置。

8、进一步地,靠上端的四个所述撑板的一侧壁靠中间位置、另一侧壁靠中间位置、前侧壁靠中间位置与后侧壁靠中间位置与靠下端的四个所述撑板的一侧壁靠中间位置、另一侧壁靠中间位置、前侧壁靠中间位置与后侧壁靠中间位置均安装有第一转轴,八个所述第一转轴的下侧壁与上侧壁分别安装有斜撑板;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四个撑板的一侧壁、后侧壁、另一侧壁、前侧壁均安装有第一转轴,使得斜撑板在未使用时,可以将各个凸起与限位槽进行分离,更好地携带,且八个斜撑板为结构整体增加美观。

10、进一步地,靠上端的四个所述斜撑板的下侧壁与靠下端的四个斜撑板的上侧壁均连接有第二转轴,靠上端的四个所述第二转轴下侧壁与下端的四个第二转轴的上侧壁均安装有支撑块,靠上端的四个所述支撑块的下侧壁中间靠前侧位置、下侧壁中间靠后侧位置下侧壁中间靠一侧位置、下侧壁中间靠另一侧壁位置与靠下端的四个支撑块的上侧壁中间靠一侧位置、上侧壁中间靠另一侧位置、上侧壁中间靠前侧位置与上侧壁中间靠后侧位置均安装有凸起;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斜撑板在安装时通过下侧壁安装的支撑块中的凸起,通过调节斜撑板与各个第二转轴的角度。

12、进一步地,四个所述第一l形连接板的上侧壁靠中间位置与四个所述第二l形连接板的下侧壁靠中间位置均安装有限位块,八个所述限位块的内侧壁靠顶部位置与内侧壁靠底部位置分别安装有限位座,八个所述限位座的上侧壁靠中间位置与下侧壁靠中间位置开设有若干限位槽;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用于斜撑板固定时的限位作业。

14、进一步地,靠上端的四个所述限位座上侧壁所开设的若干限位槽与靠上端的四个凸起的相卡接,靠下端的四个所述限位座的下侧壁所开设的若干限位槽与靠下端的四个凸起相卡接;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不同的场景将各个凸起分别卡接在各个限位槽中,使得对第一l形连接板与第二l形连接板完成支撑与固定,使得第一l形连接板与斜撑板,第二l形连接板与斜撑板之间形成高稳定性的三角形,使得结构整体的稳定性更高。

16、进一步地,四个所述第一l形连接板的一侧壁靠中间位置、另一侧壁靠中间位置、前侧壁靠中间位置、后侧壁靠中间位置与第二l形连接板的一侧壁靠中间位置、另一侧壁靠中间位置、前侧壁靠中间位置、后侧壁靠中间位置均开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第一连接孔,四个所述第一l形连接板的上侧壁中间靠两侧位置、上侧壁中间靠前侧位置与上侧壁中间靠后侧位置与四个第二l形连接板的下侧壁中间靠两侧位置、下侧壁中间靠前侧位置与下侧壁中间靠后侧位置均开设有若干呈阵列分布的第二连接孔;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若干第一连接孔与若干第二连接孔为安装该结构式用于与梁柱进行螺纹固定连接。

1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本技术中,斜撑板在安装时通过下侧壁安装的支撑块中的凸起,通过调节斜撑板与各个第二转轴的角度后,根据不同的场景将各个凸起分别卡接在各个限位槽中,使得对第一l形连接板与第二l形连接板完成支撑与固定,使得第一l形连接板与斜撑板,第二l形连接板与斜撑板之间形成高稳定性的三角形,使得结构整体的稳定性更高。

20、2、本技术中,四个撑板的一侧壁、后侧壁、另一侧壁、前侧壁均安装有第一转轴,使得斜撑板在未使用时,可以将各个凸起与限位槽进行分离,更好地携带,且八个斜撑板为结构整体增加美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梁柱连接结构,包括有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1)的上侧壁靠中间位置贯穿连接有套筒(2),所述套筒(2)的下侧壁贯穿护套(1)的下侧壁靠中间位置,所述套筒(2)的上侧壁开设有浇注口(9),所述套筒(2)的两侧壁中间靠上端位置与前侧壁中间靠上端位置与后侧壁中间靠上端那位置均螺纹安装连接有第一L形连接板(3),四个所述第一L形连接板(3)的下侧壁分别螺纹连接在护套(1)的上侧壁中间靠两侧位置、上侧壁中间靠前侧位置与上侧壁中间靠后侧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的两侧壁中间靠下端位置、前侧壁中间靠下端位置与后侧壁中间靠下端位置均螺纹安装连接有第二L形连接板(8),四个所述第二L形连接板(8)的上侧壁分别螺纹连接在护套(1)的下侧壁中间靠两侧位置、下侧壁中间靠前侧位置与下侧壁中间靠后侧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第二L形连接板(8)的前侧壁靠中间位置、后侧壁靠中间位置、一侧壁靠中间位置与另一侧壁靠中间位置与四个第一L形连接板(3)前侧壁中间靠上端位置、后侧壁中间靠上端位置、一侧壁中间靠上端位置与另一侧壁中间靠上端位置均安装有撑板(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靠上端的四个所述撑板(4)的一侧壁靠中间位置、另一侧壁靠中间位置、前侧壁靠中间位置与后侧壁靠中间位置与靠下端的四个所述撑板(4)的一侧壁靠中间位置、另一侧壁靠中间位置、前侧壁靠中间位置与后侧壁靠中间位置均安装有第一转轴(5),八个所述第一转轴(5)的下侧壁与上侧壁分别安装有斜撑板(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靠上端的四个所述斜撑板(6)的下侧壁与靠下端的四个斜撑板(6)的上侧壁均连接有第二转轴(16),靠上端的四个所述第二转轴(16)下侧壁与下端的四个第二转轴(16)的上侧壁均安装有支撑块(14),靠上端的四个所述支撑块(14)的下侧壁中间靠前侧位置、下侧壁中间靠后侧位置下侧壁中间靠一侧位置、下侧壁中间靠另一侧壁位置与靠下端的四个支撑块(14)的上侧壁中间靠一侧位置、上侧壁中间靠另一侧位置、上侧壁中间靠前侧位置与上侧壁中间靠后侧位置均安装有凸起(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第一L形连接板(3)的上侧壁靠中间位置与四个所述第二L形连接板(8)的下侧壁靠中间位置均安装有限位块(10),八个所述限位块(10)的内侧壁靠顶部位置与内侧壁靠底部位置分别安装有限位座(13),八个所述限位座(13)的上侧壁靠中间位置与下侧壁靠中间位置开设有若干限位槽(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制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靠上端的四个所述限位座(13)上侧壁所开设的若干限位槽(12)与靠上端的四个凸起(15)的相卡接,靠下端的四个所述限位座(13)的下侧壁所开设的若干限位槽(12)与靠下端的四个凸起(15)相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第一L形连接板(3)的一侧壁靠中间位置、另一侧壁靠中间位置、前侧壁靠中间位置、后侧壁靠中间位置与第二L形连接板(8)的一侧壁靠中间位置、另一侧壁靠中间位置、前侧壁靠中间位置、后侧壁靠中间位置均开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第一连接孔(7),四个所述第一L形连接板(3)的上侧壁中间靠两侧位置、上侧壁中间靠前侧位置与上侧壁中间靠后侧位置与四个第二L形连接板(8)的下侧壁中间靠两侧位置、下侧壁中间靠前侧位置与下侧壁中间靠后侧位置均开设有若干呈阵列分布的第二连接孔(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梁柱连接结构,包括有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1)的上侧壁靠中间位置贯穿连接有套筒(2),所述套筒(2)的下侧壁贯穿护套(1)的下侧壁靠中间位置,所述套筒(2)的上侧壁开设有浇注口(9),所述套筒(2)的两侧壁中间靠上端位置与前侧壁中间靠上端位置与后侧壁中间靠上端那位置均螺纹安装连接有第一l形连接板(3),四个所述第一l形连接板(3)的下侧壁分别螺纹连接在护套(1)的上侧壁中间靠两侧位置、上侧壁中间靠前侧位置与上侧壁中间靠后侧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的两侧壁中间靠下端位置、前侧壁中间靠下端位置与后侧壁中间靠下端位置均螺纹安装连接有第二l形连接板(8),四个所述第二l形连接板(8)的上侧壁分别螺纹连接在护套(1)的下侧壁中间靠两侧位置、下侧壁中间靠前侧位置与下侧壁中间靠后侧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第二l形连接板(8)的前侧壁靠中间位置、后侧壁靠中间位置、一侧壁靠中间位置与另一侧壁靠中间位置与四个第一l形连接板(3)前侧壁中间靠上端位置、后侧壁中间靠上端位置、一侧壁中间靠上端位置与另一侧壁中间靠上端位置均安装有撑板(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靠上端的四个所述撑板(4)的一侧壁靠中间位置、另一侧壁靠中间位置、前侧壁靠中间位置与后侧壁靠中间位置与靠下端的四个所述撑板(4)的一侧壁靠中间位置、另一侧壁靠中间位置、前侧壁靠中间位置与后侧壁靠中间位置均安装有第一转轴(5),八个所述第一转轴(5)的下侧壁与上侧壁分别安装有斜撑板(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靠上端的四个所述斜撑板(6)的下侧壁与靠下端的四个斜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街秀谭小军周得胜
申请(专利权)人:抚州市中阳研砼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