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汽车座椅的低坐姿硬管通风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6223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23
本方案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座椅的低坐姿硬管通风系统及汽车,在低成本下,满足驾驶员低坐姿,保证满足密封、流阻、前排脚步空间及后排脚部空间及零重力座椅骨架结构设计空间,使安装在整车上既能解决满足乘员低坐姿空间需求,又具有产品产业化品质,保证结构隐蔽不外露,工程可行性高。其包括:空调风引入风管,其从空调系统引出空调风,穿过车辆地板到达座椅侧部;连接风管,连接风管同连接风管固定并连通;通风管,其被固定在连接风管上,并将连接风管的上部开口封闭住,通风管用将连接风管传递出的风引入坐垫下方;连接风管和通风管共同形成装配总成,装配总成的下端通过连接过梁固定在座椅坐垫的下滑轨上,装配总成的上端与座椅骨架固定连接。骨架固定连接。骨架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汽车座椅的低坐姿硬管通风系统及汽车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座椅风管通风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座椅的低坐姿硬管通风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座椅风管通风系统,部分厂家使用单个波纹软管由空调引入冷热风到坐垫下部,如图1所示,该方案不具备工程可行性,虽然可以简陋通风,但是无法具有产品工程化密封性能,该种软管发生严重弯折,影响CFD空气流体力学性能,长距离的管路弯曲滞留在座椅下部,暴露在座椅外部,不具有美观性,最重要的是占据大量座椅下部空间,不能够满足低坐姿轿车和轿跑车辆的空间要求,影响乘员脚步空间及严重影响零重力座椅骨架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座椅的低坐姿硬管通风系统及汽车,该系统能够在低成本下,满足驾驶员低坐姿,保证满足密封、流阻、前排脚步空间及后排脚部空间及零重力座椅骨架结构设计空间,使得安装在整车上既能解决满足乘员低坐姿空间需求,又具有产品产业化品质,保证结构隐蔽不外露,工程可行性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汽车座椅的低坐姿硬管通风系统,包括:
[0006]空调风引入风管,其从空调系统引出空调风,穿过车辆地板到达座椅侧部;
[0007]内部形成有呈碗状的连接风管,所述连接风管同所述空调风引入风管固定并连通;
[0008]采用硬质材料制成的通风管,其被固定在所述连接风管上,并将所述连接风管的上部开口封闭住,所述通风管用于将所述连接风管传递出的风引入坐垫下方;
[0009]所述连接风管和所述通风管共同形成装配总成,所述装配总成的下端通过连接过梁固定在座椅坐垫的下滑轨上,所述装配总成的上端与座椅骨架固定连接。
[0010]其中,所述通风管的相对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出有第一安装支架;
[0011]所述连接过梁上设置有两个螺柱,所述连接过梁和两个螺柱之间共同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装配总成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且各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分别通过螺母与对应位置处的螺柱固定;
[0012]所述连接过梁螺接固定在座椅坐垫的下滑轨上。
[0013]其中,所述连接过梁为两根,所述装配总成一端放置在第一根连接过梁上形成的安装空间内,所述装配总成另一端放置在第二根连接过梁上形成的安装空间内。
[0014]其中,所述通风管包括:与所述连接风管焊接固定的焊接块,与所述焊接块一体成型的L型方管,所述L型方管上延伸出有用于与座椅骨架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支架。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应用于汽车座椅的低坐姿硬管通风系
统。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1)、通风管与连接风管的接合面焊接,连接风管与空调风引入风管焊接在一起,通过分段设计既提高了性能有减小模具开发成本。该低坐姿硬管通风系统主要为了满足低坐姿乘用车设计,L型方管设计管路规整节约空间,碗型的连接风管设计使得CFD性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0018](2)、通风管通过左右共4个第一安装支架与前后2个连接过梁通过带螺母的螺柱连接,第二安装支架通过使用两个带螺母的螺柱和座椅骨架连接。使得连接更加牢固靠,并节约地板空间,有利于地板上其它部件布置及设计。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上述系统,将通风管采用硬管制成,该结构在低坐姿状态下不会发生变形,既能满足整车低坐姿空间要求,体积比较小,又能够充分发挥CFD性能,成本低,工程可行性高。
附图说明
[0020]图1现有传统坐垫通风系统结构形式示意图;
[0021]图2本技术实施例的风管结构图;
[0022]图3风管座椅滑轨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3]图4风管座椅骨架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01

空调风引入风管;102

连接风管;103

通风管;104

第一安装支架;105

第二安装支架;1031

焊接块;1032

L型方管;109

连接过梁;106

支架;107、108

螺柱;2

下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如图1所示是现有传统坐垫通风系统结构形式示意图,包含传统软管通风1,中控箱2,座椅通风管1033,该结构目前工程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影响CFD性能。
[0027]如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汽车座椅的低坐姿硬管通风系统,包括:空调风引入风管101,其从空调系统引出空调风,穿过车辆地板到达座椅侧部;内部形成有呈碗状的连接风管102,所述连接风管102同所述空调风引入风管101固定并连通;采用硬质材料制成的通风管103,其将所述连接风管102的上部开口封闭住,并被固定在所述连接风管102上,所述通风管103用于将所述连接风管102传递出的风引入坐垫下方;所述连接风管102和所述通风管103共同形成装配总成,所述装配总成的下端通过连接过梁109固定在座椅坐垫的下滑轨2上,所述装配总成的上端与座椅骨架固定连接。
[0028]其中,如图2和图4,通风管103包括:与所述连接风管102焊接固定的焊接块1031,与所述焊接块1031一体成型的L型方管1032,所述L型方管1032上延伸出有用于与座椅骨架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支架105。
[0029]其中,该L型方管1032为的截面形状为方形。
[0030]本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过梁109的两端通过螺接的方式固定在座椅坐垫的下滑轨2上,在座椅坐垫的下滑轨2上的两处位置分别设置有螺柱108,两根连接过梁109通过螺
母与对应位置处的螺柱108螺接,实现连接过梁109在下滑轨2上的固定。
[0031]如图3所示,连接过梁109为条状,其两端分别通过上述这种连接方式固定在座椅坐垫的两个下滑轨2之间。
[0032]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每一连接过梁109上分别固定有两个支架106,支架106上螺接有螺柱107,连接过梁109和两个螺柱107共同形成一个安装区间。两个连接过梁109上的安装空间正对,这样,装配总成的两端分别放置在一个安装区间内。
[0033]参照图2,通风管103的相对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出有第一安装支架104;所述连接过梁109上设置有两个螺柱107,所述连接过梁109和两个螺柱107之间共同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装配总成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且各所述第一安装支架104分别通过螺母与对应位置处的螺柱107固定。
[0034]装配总成在放置在两个安装区间内后,再通过连接过梁109上的螺柱107穿过对应位置的第一安装支架104上的安装孔后与螺母螺接,即可实现装配总成在连接过梁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汽车座椅的低坐姿硬管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风引入风管(101),其从空调系统引出空调风,穿过车辆地板到达座椅侧部;内部形成有呈碗状的连接风管(102),所述连接风管(102)同所述空调风引入风管(101)固定并连通;采用硬质材料制成的通风管(103),其被固定在所述连接风管(102)上,并将所述连接风管(102)的上部开口封闭住,所述通风管(103)用于将所述连接风管(102)传递出的风引入坐垫下方;所述连接风管(102)和所述通风管(103)共同形成装配总成,所述装配总成的下端通过连接过梁(109)固定在座椅坐垫的下滑轨(2)上,所述装配总成的上端与座椅骨架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坐姿硬管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103)的相对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出有第一安装支架(104);所述连接过梁(109)上设置有两个螺柱,所述连接过梁(109)和两个螺柱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莹蒲德华舒靖翔宋暖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