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位控制自动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567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位控制自动报警装置,涉及液位控制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电解液槽,所述电解液槽一侧的顶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卡接组件,所述支架一侧的顶端均匀设置有多组报警灯,所述支架远离报警灯一侧的顶端设置有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浮杆受浮力向上移动,当浮杆顶部的触发模块缓缓与顶板底部的最左侧的报警模块接触,使触发模块触发最左侧的报警模块运行,并使报警模块向报警灯产生报警信号,从而使报警灯亮灯,且电解液槽内部的电解液含量越来越多时,浮杆向上浮动的数量越多,并使其顶部的触发模块依次触发报警模块,并根据报警灯点亮的数量,实现对电解液含量的实时监控。实时监控。实时监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位控制自动报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液位控制
,具体为一种液位控制自动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解金属锰是用锰矿石经酸浸出获得锰盐,再送电解液槽电解析出的单质金属,且电解液槽内含有适量的电解液。
[0003]电解液在导入电解液槽内时,需要对电解液的含量进行控制,然而现有的液位控制方法只能通过肉眼进行观测,由于肉眼观测存在误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的难度,且当工作人员在将电解液导入电解液槽内时,电解液槽并不能及时的对液位情况进行报警,从而使工作人员操作时的反应时间较长,并不能及时控制液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使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位控制自动报警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液位控制方法只能通过肉眼进行观测,由于肉眼观测存在误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的难度,且当工作人员在将电解液导入电解液槽内时,电解液槽并不能及时的对液位情况进行报警,从而使工作人员操作时的反应时间较长,并不能及时控制液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使用率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位控制自动报警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电解液槽,所述电解液槽一侧的顶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卡接组件,所述支架一侧的顶端均匀设置有多组报警灯,所述支架远离报警灯一侧的顶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均匀安装有多组报警模块,所述顶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多组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板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多组经过限位孔贯穿至第二限位板下方的液位控制组件。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解液槽内部的电解液含量缓缓上升,当使电解液面缓缓与最左侧的浮杆底部的浮球接触时,浮球受电解液浮力影响缓缓沿着限位孔向上移动,从而使操作人员可根据移动的浮球,更为直观的看到电解液槽内部电解液的含量情况,降低了肉眼观测产生的误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的难度。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件,所述卡件位于支架的底部,所述电解液槽一侧的顶端固定有卡槽,且卡槽呈“L”型结构,所述卡槽的顶部设置有磁块。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卡槽和卡件使支架与电解液槽之间的对接更为简单,降低了卡接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位控制组件皆包括浮杆,所述浮杆的顶部皆安装有触发模块,所述浮杆的底部皆设置有浮球,所述浮球的底部皆设置有保护罩,且保护罩皆呈半圆形结构。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保护罩实现对浮球底部的保护,从而避免了电解液对浮球的腐蚀,提高了浮球的使用寿命。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杆的数目为三组,且三组所述浮杆的长度从左到右依次递减。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组所述浮杆的长度从左到右依次递减,使其存在三组液位控制阶段,便于实时控制。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报警灯和报警模块的数目皆为三组,所述报警灯与报警模块电性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解液槽内部的电解液含量越来越多时,会依次使右侧的两组浮杆缓缓向上移动,并使其顶部的触发模块依次触发剩余两组报警模块,同时使剩余两组报警灯依次点亮,根据三组报警灯点亮的数量,实现对电解液槽内部电解液含量的实时监控,从而使工作人员操作时的反应时间更短,并能及时控制液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率。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件底部的一侧设置有与磁块相匹配的铁块,所述卡件通过磁块和铁块的相互配合与卡槽磁吸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磁块和铁块的相互配合,使卡件与卡槽磁吸连接,从而利用磁吸使卡件与卡槽之间的对接更为稳定。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浮杆、浮球和限位孔,当电解液槽内部的电解液含量缓缓上升,当使电解液面缓缓与最左侧的浮杆底部的浮球接触时,浮球受电解液浮力影响缓缓沿着限位孔向上移动,从而使操作人员可根据移动的浮球,更为直观的看到电解液槽内部电解液的含量情况,降低了肉眼观测产生的误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的难度;
[0019]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报警模块、触发模块和报警灯,最左侧的浮杆受浮力向上移动,当最左侧的浮杆顶部的触发模块缓缓与顶板底部的最左侧的报警模块接触,从而使触发模块触发最左侧的报警模块运行,并使最左侧的报警模块向报警灯产生报警信号,从而使报警灯亮灯,且电解液槽内部的电解液含量越来越多时,会依次使右侧的两组浮杆缓缓向上移动,并使其顶部的触发模块依次触发剩余两组报警模块,同时使剩余两组报警灯依次点亮,根据三组报警灯点亮的数量,实现对电解液槽内部电解液含量的实时监控,从而使工作人员操作时的反应时间更短,并能及时控制液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图。
[0023]图中:1、装置主体;2、电解液槽;3、支架;4、报警灯;5、卡接组件;501、卡件;502、铁块;503、卡槽;504、磁块;6、顶板;7、报警模块;8、第一限位板;9、第二限位板;10、液位控制组件;1001、浮杆;1002、浮球;1003、保护罩;1004、触发模块;11、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6]一种液位控制自动报警装置,如图1

3所示,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电解液槽2,电解液槽2一侧的顶端设置有支架3,支架3的底部设置有卡接组件5,支架3一侧的顶端均匀设置有多组报警灯4,支架3远离报警灯4一侧的顶端设置有顶板6,顶板6的底部均匀安装有多组报警模块7,顶板6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限位板8,第一限位板8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限位板9,第一限位板8和第二限位板9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多组限位孔11,第一限位板8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多组经过限位孔11贯穿至第二限位板9下方的液位控制组件10,当电解液槽2内部的电解液含量缓缓上升,当使电解液面缓缓与最左侧的浮杆1001底部的浮球1002接触时,浮球1002受电解液浮力影响缓缓沿着限位孔11向上移动,从而使操作人员可根据移动的浮球1002,更为直观的看到电解液槽2内部电解液的含量情况,降低了肉眼观测产生的误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的难度。
[0027]请参阅图1、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位控制自动报警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电解液槽(2),所述电解液槽(2)一侧的顶端设置有支架(3),所述支架(3)的底部设置有卡接组件(5),所述支架(3)一侧的顶端均匀设置有多组报警灯(4),所述支架(3)远离报警灯(4)一侧的顶端设置有顶板(6),所述顶板(6)的底部均匀安装有多组报警模块(7),所述顶板(6)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限位板(8),所述第一限位板(8)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限位板(9),所述第一限位板(8)和第二限位板(9)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多组限位孔(11),所述第一限位板(8)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多组经过限位孔(11)贯穿至第二限位板(9)下方的液位控制组件(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位控制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5)包括卡件(501),所述卡件(501)位于支架(3)的底部,所述电解液槽(2)一侧的顶端固定有卡槽(503),且卡槽(503)呈“L”型结构,所述卡槽(5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庚飞卜永财何大志窦光阳兰忠吴艳萍
申请(专利权)人:靖西市大西南锰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