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喷绘放线智能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556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全自动喷绘放线智能机器人,包括测距单元、车体、喷绘放线单元;测距单元和喷绘放线单元均安装在车体上部;测距单元共有两组,且两组对称布置;所述的测距单元中,激光测距传感器安装在传感器支撑杆的一端,传感器支撑杆的另一端安装在舵机的外壳上;车体上部设有两个舵机,每个舵机安装在舵机固定支架上;舵机固定支架安装在车体上;所述的喷绘放线单元中,墨汁箱安装在车体下部,墨汁箱通过导管与墨汁喷头连接,导管上水泵,水泵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运用激光测距,实现位置的矫正,保证了直线行走的精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喷绘系统由自主创新设计,喷墨细而均匀。匀。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喷绘放线智能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喷绘放线智能机器人,属于建筑喷涂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室内建筑场地的放线多为人工手动放线,但由于建筑地下室的环境的恶劣,存在蚊虫、潮湿、黑暗等危险,对工作人员进入地下室放线带来挑战,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且线可能将线放不直,由此设计了全自动喷绘放线智能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全自动喷绘放线智能机器人主要用于室内场地的喷绘放线,可根据用户需求画出矩形、凸字型、凹字形等形状。机器人为全自主移动划线,无需人工参与划线,用户只需按下启动按钮,选择划线模式即可启动机器人根据需求划线。可完成、定位喷线、二构墙体轮廓线、装备式机房定位线。当划线完成后机器人驶离划线区域自动停止。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全自动喷绘放线智能机器人,包括测距单元、车体、喷绘放线单元;测距单元和喷绘放线单元均安装在车体上部;测距单元共有两组,且两组对称布置;所述的测距单元中,激光测距传感器6安装在传感器支撑杆3的一端,传感器支撑杆3的另一端安装在舵机2的外壳上;车体上部设有两个舵机2,每个舵机2安装在舵机固定支架1上;舵机固定支架1安装在车体上;所述的喷绘放线单元中,墨汁箱4安装在车体下部,墨汁箱4通过导管与墨汁喷头12连接,导管上水泵,水泵与控制器13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墨汁箱4和墨汁喷头12对称布置在车体两侧,以平衡该全自动喷绘放线智能机器人再喷涂工作产生的反向作用力。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制器13上设有多个控制按钮,包括启停按钮8、复位按钮9和水泵控制按钮7。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车体的底部周向设有多个旋转云台10,旋转云台10的底部通过连接架与减速电机11相连,减速电机11能够带动轮子16转动,并且能够绕旋转云台10进行旋转。
[0008]进一步地,所述车体的主体结构为钢板15,测距单元和喷绘放线单元均安装在钢板15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车体上还设有电源5,电源5为锂电池。
[0010]进一步地,所述减速电机11通过电机驱动器14与控制器13进行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墨汁喷头12上设有调整舵机,调整舵机与控制器13进行电气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特点:
[0013]1.本技术运用激光测距,实现位置的矫正,保证了直线行走的精度,其精度在20mm以内。
[0014]2.本技术在结构上进行了创新设计,多个部件由3D打印而成,外形美观,结构轻便,占地面积较小。
[0015]3.产品通过单片机控制,将工程二维图转化为程序语言输入控制器,操作简便,满足智能化的需求。
[0016]4.产品的喷绘系统由自主创新设计,喷墨细而均匀。
附图说明
[0017]图1全自动划线移动机器人整体外观图
[0018]图2全自动划线移动机器人结构图
[0019]图中:1

舵机固定支架;2

舵机;3

传感器支撑杆;4

墨汁箱;5

电池;6

激光测距传感器;7

水泵控制按钮;8

启停按钮;9

复位按钮;10

旋转云台;11

减速电机;12

墨汁喷头;13

控制器;14

电机驱动器;15

钢板;16

轮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对具体说明:
[0021]全自动喷绘放线智能机器人,包括测距单元、车体、喷绘放线单元;测距单元和喷绘放线单元均安装在车体上部;测距单元共有两组,且两组对称布置;所述的测距单元中,激光测距传感器6安装在传感器支撑杆3的一端,传感器支撑杆3的另一端安装在舵机2的外壳上;车体上部设有两个舵机2,每个舵机2安装在舵机固定支架1上;舵机固定支架1安装在车体上;所述的喷绘放线单元中,墨汁箱4安装在车体下部,墨汁箱4通过导管与墨汁喷头12连接,导管上水泵,水泵与控制器13连接。每组测距单元中的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6用以量测车体两侧的距离,传感器支撑杆3能够绕舵机2进行转动并对相应的测量位置进行调整。
[0022]机器人通过控制器13连接四个直流减速电机11实现直线移动,四个减速电机11上通过连接架与旋转云台10连接,能够实现车体的横向等多角度转换运动。车体的顶部对角安装两个舵机2,其上分别连接两条激光传感器支架3约为30cm,支架末端各安装一个激光测距传感器6,通过激光测出与墙面的距离与设定距离值进行比较,并将信号反馈给减速电机11纠正,实现机器人能够直线行走而不发生偏差。墨汁喷头12安装在车体左侧,通过调整舵机的控制,实现角度任意调节。喷头与水泵相连,通过控制器控制继电器的通断来实现水泵的通断,从而控制墨汁流进喷头,喷头采用可调节流量的喷头,从而调节线的粗细,喷头最前端用软笔连接,当划线工作时通过舵机控制角度与地面进行接触。
[0023]1.本设备为全自动移动机器人,解决了建筑领域的人工放线不统一的问题。
[0024]2.本设备设计的喷绘放线系统,能较好控制流量,让喷绘的线细而均匀。
[0025]3.喷绘装置满足不同颜色、线宽的需求。
[0026]4.电源5不低于1000毫安,能够满足24小时连续作业。
[0027]5.划线精度在20mm以内,可完成、定位喷线、二构墙体轮廓线、装备式机房定位线。
[0028]将机将器人搬到指定划线区域放下,按下启动按钮。机器人上电,上方的机械臂运作旋转90
°
至程序调定位置;激光传感器红色指示灯发出光线,机械臂配合激光传感器实时监测反馈机器人位置信息,调整划线路径,划线过程采用闭环控制以保证划线精度。当机器人到达划线位置并矫正后,控制器控制抽水泵工作,抽取墨汁至喷涂机构,舵机带动喷涂机构放下至工作角度,由机器人运动控制划线轨迹。划线结束后按下停止按钮,机械臂旋转归位,水泵停止工作,防止墨汁倒流,喷涂机构回到初始角度。
[0029]机器人机身为390x390mm的矩形钢板经过激光加工而成,整体距地面高度100mm,刚度较好,不易发生变形,能较好的保证直线行走的运动平稳性。
[0030]部分构件采用的技术型号及说明如下:
[0031]激光测距传感器的室内最长可达80米,室外最长可达50米;测量精度
±
1mm,分辨率1mm,量程80m,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0032]技术参数:
[0033]1.测量范围:0.03—80米;
[0034]2.测量精度(标准差):
±
1.mm;
[0035]3.激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喷绘放线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距单元、车体、喷绘放线单元;测距单元和喷绘放线单元均安装在车体上部;测距单元共有两组,且两组对称布置;所述的测距单元中,激光测距传感器(6)安装在传感器支撑杆(3)的一端,传感器支撑杆(3)的另一端安装在舵机(2)的外壳上;车体上部设有两个舵机(2),每个舵机(2)安装在舵机固定支架(1)上;舵机固定支架(1)安装在车体上;所述的喷绘放线单元中,墨汁箱(4)安装在车体下部,墨汁箱(4)通过导管与墨汁喷头(12)连接,导管上水泵,水泵与控制器(1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喷绘放线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汁箱(4)和墨汁喷头(12)对称布置在车体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喷绘放线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13)上设有多个控制按钮,包括启停按钮(8)、复位按钮(9)和水泵控制按钮(7)。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显楼王牧曾文关志新罗智恒徐志建杨毅李磊周奕晨程咫译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