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国清专利>正文

高功率LED导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5205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功率LED导线架,包括壳体、散热基板和至少一对正、负极接极片;壳体为绝缘中空多阶状固形物,其底部具有底孔,顶面设有至少一个凹穴,且凹穴呈向外渐扩的喇叭型而具有向外倾斜的第一斜壁;壳体两侧内壁横向相对突设有至少一对平台;散热基板装设于壳体的底孔内,其底面外露于该底孔;正、负极接极片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个外侧,其内端分别具有一接触片且固设在至少一对平台上。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晶片设置在凹穴内且粘贴在散热基板的表面,通过导线焊接在两接触片上,从而形成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能够进一步聚集反射光线,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便于封装作业,从而有效提高了高功率LED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LED)导线架,尤其涉及一种高功率LED导 线架。 背荣技术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发光元件,由于其体积小、耗电量低,己广泛应用在 许多发光装置上,如车灯、交通指挥棒以及照明装置等。LED的作用原理如下正 极与负极电流通过晶片,使晶片发光。为此,通常是将晶片定位、封装在一可引出 导线的导线架内,以形成具有晶片的导线架或导线模组(module)。然后,将该导线 架或导线模组再装设于电路板上并接通电路,从而形成可导通状态。同时,为了使 LED晶片点亮后所发出的光线能够最大能量地输出,LED导线架其结构的设计和改 进, 一直是LED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课题。此外,目前现有技术中电子元件的组装,大都采用表面粘着技术(Surface Melting-Mount Technology,简称SMT),以连结电子组件或构件。LED的设计制 造也同样如此。然而,由于LED点亮是瞬间启动,故该瞬间之电流耗电量大,导致 各晶片产生较高的温度。当其应用在发光装置时,由于必须具备持续点亮及长时间 的使用,因此使得晶片与导线架的热能无法即时快速导出,从而容易形成闷烧状态。 此外,当材质选料不当以及在组装制造过程中应力不当时,便会造成其互动之热膨 胀不匹配等问题,从而直接影响了晶片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而对高功率半导体晶片 尤其如此,其散热效果的好坏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解决高功率 LED的散热问题与封装问题,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也是LED行业 急待突破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够进一步 聚集反射光线、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同时便于封装作业的高功率LED导线架,以 有效提高高功率LED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功率LED导线架,包括壳体、散热基板和至少一对正、 负极接极片;所述壳体为绝缘中空多阶状固形物,其底部具有底孔,顶面设有至少一个凹穴, 所述凹穴呈向外渐扩的喇叭型而具有向外倾斜的第一斜壁;所述壳体两侧内壁横向 相对突设有至少一对平台;所述散热基板装设于所述壳体的底孔内,其底面外露于该底孔;所述正、负极接极片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个外侧,其内端分别具有一接触片且 固设在至少一对平台上。本技术壳体顶面的凹穴用以容置晶片。在定位装设晶片时,晶片设置在凹 穴内且粘贴在散热基板的表面,并通过导线焊接在两接触片上,从而形成电性连接。 当晶片点亮后,其所产生的热能可传导至散热基板,而散热基板的底面外露于壳体, 因此可及时散除晶片所产生的热量。同时,晶片发出的光线,可以由凹穴内侧向外 倾斜的第一斜壁反射出去,使其可垂直向外射出,增强了光线的输出。为进一步增强壳体的整体结构应力,本技术所述相邻两平台之间均突设有 辅助榫,并连接于壳体与凹穴之间;此外,所述辅助榫其内缘具有呈斜削状的第二 斜壁,以便将凹穴所反射的光线进一步反射以聚集引导而垂直向外射出。本技术所述正、负极接极片可以为一宽形片体,不但有利于大电流通过, 而且还可以将晶片及导线所生成的热能传导至该接极片,以协助散热。就接极片的具体装设而言,本技术所述正、负极接极片的接触片呈扇形, 以埋入式射出成型的方式设置在平台上,从而加强了接极片与壳体的结合。在进行封胶作业时,介于光学镜片(LENS )与胶液内的空气泡如不能及时排出, 会影响产品的质量。为此,本技术所述二个以对称形式设置的平台上各开具有 一气孔,以便于空气的排出。此外,为了更加有利于封胶作业的进行,还可以在所 述对应两气孔的接触片上各开设一相通的片孔,以帮助空气的进一步排出。本技术所述散热基板的顶缘可侧向具有一凸缘,此时散热基板可借以该凸 缘设在壳体的底孔上,加强了散热基板和壳体的结合。此外,散热基板和壳体也可 以采取如下的方式加强结合所述壳体的底孔侧向延伸有翼片,散热基板的边缘设 有板凹,底孔的翼片可伸入散热基板的板凹内。当本技术用于多晶片,且各晶片具有不同电压时,为进行稳压保护,本实 用新型所述壳体的顶面还间隔地设有至少一个较小的凹穴,用以容置稳压二极体 (ZenerDiode),并通过导线连接晶片,以达到保护晶片的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本技术所述壳体可以由液晶高分子聚合物塑胶材料制成;所述散热基板可以为铜合金材质。 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 有效提高了高功率LED导线架的散热效果。晶片粘贴在散热基板的表面,而散热基板的底面外露于壳体底孔,因此散热基 板可充分吸收由晶片点亮后所产生的热能,并迅速加以散热。此外,正、负接极片 呈宽形片状,可以吸收由导线所传导而来的热能,从而进一步协助散热。(2) 增强了光线的聚集反射。用于容置晶片的凹穴其内侧具有向外渐扩的第一斜壁,可有效反射光线至垂直 方向而集结向外投射。此外,设置在相邻平台间的辅助榫设计可增强壳体的整体结 构应力,并藉由其内缘的第二斜壁,将各凹穴所反射的光线作进一步聚集反射。(3) 有利于封胶作业的进行,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设置在平台上的气孔以及接触片上的片孔,能够将介于光学镜片(LENS)与胶 液内的空气泡排出,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4) 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能够容置稳压二极体,可对具有不同电压的晶片进行稳压保护;从而达到延长 产品使用寿命的目的。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后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之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B-B剖面图;图8是图6的C-C剖面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壳体l,底孔ll,凹穴12、 12A,第一斜壁121,平台13,辅助榫14, 第二斜壁141,气孔15,标示孔16,翼片17,散热基板2,凸缘21,板凹22,接 极片3,接触片31,片孔32,连片33,晶片4,导线41,稳压二极体4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之一,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l、散热 基板2和一对正、负极接极片3。壳体1由绝缘、耐高温的塑胶材料,如液晶高分子(Liquid Crystal Polymers, LCP)聚合物塑胶材料制成,为中空多阶状固形物。壳体l的底部具有一底孔ll, 以容置和定位散热基板2。壳体1顶面的中央设有凹穴12,用以对应容置晶片4。 凹穴12呈向外渐扩的喇叭型而具有向外倾斜的第一斜壁121,该第一斜壁121可将 光线反射,使其可垂直向外射出。壳体1的内壁横向相对突设有二对平台13。此外,相邻两平台13间均突设有 辅助榫14,并连接于壳体1与凹穴12之间,除了用以增强壳体1的整体结构应力 之外,其内缘为斜削状的第二斜壁141,还可将凹穴12所反射的光线进一步反射以 聚集引导而垂直向外射出。二个以对称或对角形式设置的平台13上各开具有一气孔15。在进行封胶作业 时,胶液如矽胶可从壳体1的顶部或底部进行充填,使介于光学镜片(LENS)与胶 液内的空气泡可以借由该气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功率LED导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散热基板(2)和至少一对正、负极接极片(3);    所述壳体(1)为绝缘中空多阶状固形物,其底部具有底孔(11),顶面设有至少一个凹穴(12),所述凹穴(12)呈向外渐扩的喇叭型而具有向外倾斜的第一斜壁(121);所述壳体两侧内壁横向相对突设有至少一对平台(13);    所述散热基板(2)装设于所述壳体(1)的底孔(11)内,其底面外露于该底孔(11);    所述正、负极接极片(3)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两个外侧,其内端分别具有一接触片(31)且固设在至少一对平台(1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高功率LED导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l)、散热基板(2)和至少一对正、负极接极片(3);所述壳体(l)为绝缘中空多阶状固形物,其底部具有底孔(ll),顶面设有至少一个凹穴(12),所述凹穴(12)呈向外渐扩的喇叭型而具有向外倾斜的第一斜壁(121); 所述壳体两侧内壁横向相对突设有至少一对平台(13);所述散热基板(2)装设于所述壳体(1)的底孔(11)内,其底面外露于该底孔(ll);所述正、负极接极片(3)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两个外侧,其内端分别具有一接触 片(31)且固设在至少一对平台(13)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LED导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平台 (13)之间均突设有辅助榫(14),并连接于壳体(1)与凹穴(12)之间,其内缘具有呈斜削 状的第二斜壁(14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LED导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接 极片(3)为一宽形片体。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高功率LED导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 极接极片(3)的接触片(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威廉约翰毕契
申请(专利权)人:蔡国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