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液用沉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514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滤液用沉淀装置,包括沉淀装置主体,所述沉淀装置主体的一端设置有承载板结构,所述承载板结构的下方安装有可转动爬梯,所述承载板结构的下端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含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基板的内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方形安装柱,两个所述方形安装柱上均安装有一个固定弹簧,所述安装结构上安装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的前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固定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滤液用沉淀装置,属于沉淀装置领域,通过设置可转动爬梯,可以使得其能够折叠收起,从而可以避免儿童误攀,最终降低了斜管沉淀池使用的风险;通过设置固定结构以及安装结构,使得其相互配合,可以便于可转动爬梯折叠收起时的固定。定。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液用沉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沉淀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滤液用沉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滤液即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同时在降水和地下水的渗流作用下产生了一种高浓度的有机或无机成份的液体。影响渗滤液产生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垃圾堆放填埋区域的降雨情况、垃圾的性质与成分、填埋场的防渗处理情况、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等。垃圾渗滤液水质复杂,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其中有机污染物经技术检测有99种之多除此之外渗滤液中还含有难以生物降解的萘、菲等非氯化芳香族化合物、氯化芳香族化物,磷酸醋,酚类化合物和苯胺类化合物等。垃圾渗滤液中CODcr、BOD5浓度最高值可达数千至几万,和城市污水相比,浓度高得多,所以渗滤液不经过严格的处理、处置是不可以直接排入城市污水处理管道的。一般而言,CODcr、BOD5、BOD5/CODcr随填埋场的“年龄”增长而降低,碱度含量则升高。渗滤液处理工艺以IBAF工艺为主要处理工艺,与其他处理工艺相结合。经过预处理的污水,可采用生物处理达到一定的标准。斜管沉淀池是指在沉淀区内设有斜管的沉淀池。组装形式有斜管和支管两种。在平流式或竖流式沉淀池的沉淀区内利用倾斜的平行管或平行管道分割成一系列浅层沉淀层,被处理的和沉降的沉泥在各沉淀浅层中相互运动并分离。根据其相互运动方向分为逆向流、同向流和侧向流三种不同分离方式。每两块平行斜板间相当于一个很浅的沉淀池。优点有:利用了层流原理,提高了沉淀池的处理能力;缩短了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间;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面积,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现有的滤液用斜管沉淀池为了方便使用,经常在其上设置承载板以及爬梯,从而方便工作人员查看斜管沉淀池的情况,但是因为现有设置的爬梯不能进行折叠收起,从而使得斜管沉淀池容易被儿童误攀,最终会造成一定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液用沉淀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滤液用沉淀装置,包括沉淀装置主体,所述沉淀装置主体的一端设置有承载板结构,所述承载板结构的下方安装有可转动爬梯,所述承载板结构的下端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含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基板的内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方形安装柱,两个所述方形安装柱上均安装有一个固定弹簧,所述安装结构上安装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的前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固定卡槽。
[0006]优选的,所述沉淀装置主体的下端对称设置有四个支撑腿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结构的下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之间设置有一个安装固定轴。
[0008]优选的,所述可转动爬梯安装在两个安装块之间设置的安装固定轴上。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的前端开设有一个手掌放置槽,所述手掌放置槽开设在两个固定卡槽之间,所述固定结构的后端对称开设有两个方形安装孔,两个所述方形安装孔分别将固定结构的后端与手掌放置槽贯穿。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结构在位于安装块后安装固定轴的后侧,所述安装结构上的安装基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承载板结构的下端,两个所述方形安装柱的前端均设置有一个方形挡板,两个所述方形挡板均位于固定结构前端开设的手掌放置槽内,两个所述方形安装柱分别穿过固定结构上对称开设的两个方形安装孔与两个方形挡板相连,两个所述固定弹簧均位于固定结构的后侧。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通过设置可转动爬梯,可以使得其能够折叠收起,从而可以避免儿童误攀,最终降低了斜管沉淀池使用的风险;通过设置固定结构以及安装结构,使得其相互配合,可以便于可转动爬梯折叠收起时的固定。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沉淀装置主体;2、承载板结构;3、可转动爬梯;4、安装结构;5、固定结构;6、支撑腿结构;7、安装块;8、安装固定轴;9、安装基板;10、方形安装柱;11、方形挡板;12、固定弹簧;13、手掌放置槽;14、方形安装孔;15、固定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如图1

3所示,一种滤液用沉淀装置,包括沉淀装置主体1,沉淀装置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承载板结构2,承载板结构2的下方安装有可转动爬梯3,承载板结构2的下端设置有安装结构4,安装结构4包含安装基板9,安装基板9的内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方形安装柱10,两个方形安装柱10上均安装有一个固定弹簧12,安装结构4上安装有固定结构5,固定结构5的前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固定卡槽15。
[0019]在本实施例中,沉淀装置主体1的下端对称设置有四个支撑腿结构6,承载板结构2的下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块7,两个安装块7之间设置有一个安装固定轴8。
[002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爬梯能够折叠收起,从而可以避免儿童误攀,最终降低斜管沉淀池使用的风险,设置了可转动爬梯3,可转动爬梯3安装在两个安装块7之间设置的安装固定轴8上。
[0021]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可转动爬梯3折叠收起时的固定,设置了固定结构5,固定结构5的前端开设有一个手掌放置槽13,手掌放置槽13开设在两个固定卡槽15之间,固定结构5的后端对称开设有两个方形安装孔14,两个方形安装孔14分别将固定结构5的后端与手掌放置槽13贯穿。
[002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可转动爬梯3折叠收起时的固定,设置了安装结构4,安装
结构4在位于安装块7后安装固定轴8的后侧,安装结构4上的安装基板9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承载板结构2的下端,两个方形安装柱10的前端均设置有一个方形挡板11,两个方形挡板11均位于固定结构5前端开设的手掌放置槽13内,两个方形安装柱10分别穿过固定结构5上对称开设的两个方形安装孔14与两个方形挡板11相连,两个固定弹簧12均位于固定结构5的后侧。
[002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滤液用沉淀装置,在使用完毕时,可将可转动爬梯3进行折叠收起,其方法为,首先将可转动爬梯3围绕着安装固定轴8向后转动九十度,在可转动爬梯3转动的过程中,可将固定结构5向后推动,此时安装结构4上的固定弹簧12会被固定结构5压缩,当可转动爬梯3紧贴在承载板结构2下端时,再将固定结构5松开,此时安装结构4上的固定弹簧12会将固定结构5向前侧推动,最终固定结构5通过其前端开设的固定卡槽15将可转动爬梯3固定,从而最终完成了可转动爬梯3的折叠收起,此时由于可转动爬梯3处于折叠状态,从而避免了儿童误攀,最终降低了斜管沉淀池使用的风险;当需要使用可转动爬梯3时,需将可转动爬梯3向前侧转动,其方法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液用沉淀装置,包括沉淀装置主体(1),所述沉淀装置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承载板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结构(2)的下方安装有可转动爬梯(3),所述承载板结构(2)的下端设置有安装结构(4),所述安装结构(4)包含安装基板(9),所述安装基板(9)的内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方形安装柱(10),两个所述方形安装柱(10)上均安装有一个固定弹簧(12),所述安装结构(4)上安装有固定结构(5),所述固定结构(5)的前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固定卡槽(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液用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装置主体(1)的下端对称设置有四个支撑腿结构(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滤液用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结构(2)的下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块(7),两个所述安装块(7)之间设置有一个安装固定轴(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滤液用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爬梯(3)安装在两个安装块(7)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利民阮鑫钢王丽张彬陈佳美张宇航丁丽娟马龙赵兴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微益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