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分离式散热器与桌上型计算机CPU散热结构的改进,可应用于对CPU产生的热气排放有较高需求的、诸如计算机等事务处理机上。
技术介绍
当前,随着计算机快速发展,CPU执行速度已超过3GHz以上,而CPU本身所产生的高热则成为计算机设计上面临的严重问题。一般常用的CPU散热器(参见图1),其构造为散热片A结合风扇B形成“整体式”,利用扣具装在CPU上,致使CPU产生的高热先经由散热片A底端逸散至顶端,再由安装于其顶端的风扇B予以吹入空气灌注。但其散热片A的大小受限于使用的CPU规范,又散热片A的大小影响该风扇B面积大小,加上风扇B所吸入的空气是机壳内原有的暖空气,所以在CPU运行愈高速,而温度愈高时,散热器排出的热风也会使机壳内原有的暖空气温度升高,因而风扇B需更大的风量才能使CPU降温。以上所述的结构限制,不但使CPU不易有效进行排热,而且风量需求过大,风扇一旦转速快则产生的噪音极高,有加以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可移动密闭式导风管,完全配合CPU在主机板上的位置,利用机壳侧板开设的气孔,将机外的冷空气直接导入,供CPU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式散热器与桌上型计算机CPU散热结构的改进,其特征是包括有可移动密闭式导风管,由固定框,框架及伸缩框所构成;风扇,锁固于伸缩框中;分离式散热器,由数散热片所排列组成;机壳,在与可移动式导风管相对应处设有滑槽与数个气孔;依上述元件组装,并以可移动密闭式导风管导入机壳外冷空气。2.一种分离式散热器与桌上型计算机CPU散热结构的改进,其特征是可移动密闭式导风管包括有固定框,于中空框体一侧两端延伸有抵靠片,而抵靠片上设有升降槽,于框体内部形成容置空间,于容置空间上、下端设置滑动轨;框架,于框体上、下设置栓孔,于框体两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