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制品回收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495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制品回收破碎装置,包括壳体和与壳体顶部相连通的进料管,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设置有初次破碎机构,所述壳体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二次破碎机构,所述二次破碎机构包括筒体,所述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顶端贯穿筒体并延伸至筒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制品回收技术领域。该塑料制品回收破碎装置,通过第一破碎辊与第一破碎辊对塑料进行初次破碎,然后通过电机带动破碎刀片对筒体中的塑料进行再次破碎,电机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通过齿牙带动环形板和筒体转动,使破碎更加均匀,破碎效果更好,提高了回收加工的效率。提高了回收加工的效率。提高了回收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制品回收破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塑料制品回收
,具体为一种塑料制品回收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塑料制品是采用塑料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生活、工业等用品的统称,包括以塑料为原料的注塑、吸塑等所有工艺的制品,塑胶是一类具有可塑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它与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形成了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三大合成材料,具体地说,塑料是以天然或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加入各种添加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条件下可以塑制成一定形状,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目前废旧的塑料制品通常会被回收再利用。
[0003]塑料制品在回收时需要先进行破碎,现有的破碎装置仅对塑料制品进行单次破碎,破碎不够充分,破碎效果不好,存在部分塑料难以被破碎的情况,降低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制品回收破碎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破碎装置仅对塑料制品进行单次破碎,破碎不够充分,破碎效果不好,存在部分塑料难以被破碎的情况,降低了加工效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塑料制品回收破碎装置,包括壳体和与壳体顶部相连通的进料管,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设置有初次破碎机构,所述壳体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二次破碎机构。
[0006]所述二次破碎机构包括筒体,所述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顶端贯穿筒体并延伸至筒体的内部,所述旋转轴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破碎刀片,所述旋转轴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位于筒体的下方,所述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板,且环形板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齿牙。
[0007]优选的,所述筒体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远离筒体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环形滑轨,所述环形滑轨远离固定板的一侧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筒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筒体底部的两侧均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壳体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出料管相适配的弧形槽,所述壳体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0009]优选的,所述初次破碎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底部通过支撑板与壳体内壁背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前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延伸至壳体内部的一端与壳体内壁的正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破碎辊。
[0011]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壁右侧的正面与背面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且第二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破碎辊相啮合的第二破碎辊。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制品回收破碎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塑料制品回收破碎装置,通过壳体内壁的顶部设置有初次破碎机构,壳体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二次破碎机构,通过第一破碎辊与第一破碎辊对塑料进行初次破碎,然后通过电机带动破碎刀片对筒体中的塑料进行再次破碎,电机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通过齿牙带动环形板和筒体转动,使破碎更加均匀,破碎效果更好,提高了回收加工的效率。
[0015](2)、该塑料制品回收破碎装置,通过筒体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远离筒体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环形滑轨,环形滑轨远离固定板的一侧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筒体在转动的同时,固定板在环形滑轨上随筒体进行滑动,提高了筒体转动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环形板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结构的俯视图。
[0020]图中:1壳体、2进料管、3初次破碎机构、31第二电机、32第一转动杆、33第一破碎辊、34第二转动杆、35第二破碎辊、4二次破碎机构、41筒体、42第一电机、43旋转轴、44破碎刀片、45传动齿轮、46环形板、47齿牙、5固定板、6环形滑轨、7进料口、8出料管、9弧形槽、10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塑料制品回收破碎装置,包括壳体1和与壳体1顶部相连通的进料管2,壳体1内壁的顶部设置有初次破碎机构3,壳体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二次破碎机构4。
[0023]二次破碎机构4包括筒体41,壳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2,第一电机42通过外部开关进行控制,并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且第一电机42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43,旋转轴43的顶端贯穿筒体41并延伸至筒体41的内部,旋转轴43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破碎刀片44,破碎刀片44设置有多组,破碎效果更好,旋转轴43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45,且传动齿轮45位于筒体41的下方,筒体4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板46,且环形板46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传动齿轮45相啮合的齿牙47,传动齿轮45通过齿牙47带动环形板46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筒体41转动。
[0024]筒体41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且固定板5远离筒体41的一侧滑
动连接有环形滑轨6,筒体41在转动的同时,固定板5在环形滑轨6上随筒体41进行滑动,提高了筒体41转动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环形滑轨6远离固定板5的一侧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筒体4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7,筒体41底部的两侧均连通有出料管8,出料管8内部设置有电磁阀门,并通过外部开关控制,壳体1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出料管8相适配的弧形槽9,壳体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0。
[0025]初次破碎机构3包括第二电机31,第二电机31通过外部开关进行控制,并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二电机31的底部通过支撑板与壳体1内壁背面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二电机31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32,第一转动杆32的前端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第一转动杆32延伸至壳体1内部的一端与壳体1内壁的正面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杆3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破碎辊33,壳体1内壁右侧的正面与背面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34,且第二转动杆3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破碎辊33相啮合的第二破碎辊3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0026]使用时,将回收的塑料通过进料管2投入壳体1中,启动第二电机31,带动第一转动杆32进行转动,第一转动杆32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制品回收破碎装置,包括壳体(1)和与壳体(1)顶部相连通的进料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顶部设置有初次破碎机构(3),所述壳体(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二次破碎机构(4);所述二次破碎机构(4)包括筒体(41),所述壳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2),且第一电机(42)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43),所述旋转轴(43)的顶端贯穿筒体(41)并延伸至筒体(41)的内部,所述旋转轴(43)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破碎刀片(44),所述旋转轴(43)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45),且传动齿轮(45)位于筒体(41)的下方,所述筒体(4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板(46),且环形板(46)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传动齿轮(45)相啮合的齿牙(4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制品回收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41)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且固定板(5)远离筒体(4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环形滑轨(6),所述环形滑轨(6)远离固定板(5)的一侧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祥文赵红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塑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